返回 电脑版
《新嫁娘词三首》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平仄及详解(王建)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新嫁娘词三首
唐代-王建

邻家人未识,床上坐堆堆。
郎来傍门户,满口索钱财。
锦幛两边横,遮掩侍娘行。
遣郎铺簟席,相并拜亲情。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新嫁娘词三首》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邻家人未识,床上坐堆堆。
    邻家都不认识的人来闹洞房,只能缩着身子往床里坐。
    郎来傍门户,满口索钱财。
    新郎进门来的时候,闹洞房的人们纷纷向他索要钱财。
    锦幛两边横,遮掩侍娘行。
    华丽的幛子横铺在两边,在侍娘的遮掩下行走。
    遣郎铺簟席,相并拜亲情。
    让新郎在地上铺好簟席,一起拜见他家的亲人。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新婚三天来到厨房,洗手亲自来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不知婆婆什么口味,做好先让小姑品尝。

    注释

    〔未识〕一作“不识”。
    〔锦幛〕色彩鲜明的华丽的幛子。
    〔亲情〕亲戚。
    〔三日〕古代风俗,新媳妇婚后三日须下厨房做饭菜。
    〔羹〕泛指做成浓的菜肴。
    〔“未谙”句〕意思是还不熟悉婆婆的口味。
    〔谙〕熟悉。
    〔姑食性〕婆婆的口味。
    〔遣〕让。
    〔小姑〕一作“小娘”。丈夫的妹妹。也称小姑子。

      平仄

      原句:邻家人未识 床上坐堆堆 
      平仄:平平平仄平 平仄仄平平 

      原句:郎来傍门户 满口索钱财 
      平仄:平平仄平仄 仄仄仄平平 

      原句:锦幛两边横 遮掩侍娘行 
      平仄:仄仄仄平平 平仄仄平平 

      原句:遣郎铺簟席 相并拜亲情 
      平仄:仄平平仄平 平仄仄平平 

      原句:三日入厨下 洗手作羹汤 
      平仄:平仄仄平仄 仄仄仄平平 

      原句:未谙姑食性 先遣小姑尝 
      平仄:仄平平平仄 平仄仄平平 

      以上内容是根据我们拼音版本所整理出的平仄关系,可供参考。

      原始诗句:邻家人未识,床上坐堆堆。
      古韵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注:堆『十灰平声』
      今韵平仄:平平平仄通,平仄仄平平。

      原始诗句:郎来傍门户,满口索钱财。
      古韵平仄:平平通平仄,仄仄仄平平。 注:财『十灰平声』
      今韵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原始诗句:锦幛两边横,遮掩侍娘行。
      古韵平仄:仄?仄平通,平仄仄平通。 注:行『七阳平声』 注:行『八庚平声』 注:行『二十三漾去声』 注:行『二十四敬去声』
      今韵平仄:仄仄仄平通,平仄仄平平。

      原始诗句:遣郎铺簟席,相并拜亲情。
      古韵平仄:仄平通仄仄,通通仄平平。 注:情『八庚平声』
      今韵平仄:仄平通仄平,通仄仄通平。

      原始诗句: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古韵平仄:仄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注:汤『七阳平声』 注:汤『二十三漾去声』
      今韵平仄:平仄仄平仄,仄仄通平平。

      原始诗句: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古韵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注:尝『七阳平声』
      今韵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重复字体:
      邻家人床上坐
      来傍门户满口索钱财锦幛两边横遮掩侍娘行铺簟席相并拜亲情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食性

        图片版
        新嫁娘词三首

        王建(唐代)

        王建(约767年—约830年):字仲初,生于颍川(今河南许昌),唐朝诗人。其著作,《新唐书·艺文志》、《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皆作10卷,《崇文

        王建相关作品
        寄汴州令狐相公-王建(唐代)

        三军江口拥双旌,虎帐长开自教兵。 机锁恶徒狂寇尽,恩驱老将壮心生。 水门向晚茶...

        新嫁娘词三首-王建(唐代)

        邻家人未识,床上坐堆堆。 郎来傍门户,满口索钱财。 锦幛两边横,遮掩侍娘行。 ...

        宫词一百首·其二十七-王建(唐代)

        红灯睡里唤春云,云上三更直宿分。 金砌雨来行步滑,两人抬起隐花裙。 ...

        寄蜀中薛涛校书-王建(唐代)

        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 扫眉才子于今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

        赏牡丹-王建(唐代)

        此花名价别,开艳益皇都。 香遍苓菱死,红烧踯躅枯。 软光笼细脉,妖色暖鲜肤。 ...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