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漫成一绝》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杜甫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漫成一绝
唐代-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题记:

这首诗是杜甫寄居巴蜀时期所作,时间为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当时杜甫正在从云安(今四川云阳)前往夔州的船上。

    《漫成一绝》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水中的月影离我只有数尺之远,船中桅杆上的风灯照耀着夜空,时间马上就要进入三更天。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栖息在沙滩上的白鹭静静地蜷身而睡,突然船尾方向传来“拨剌”一声,原来有一条鱼儿跃出水面。

    注释

    ⑴漫成:即诗人一时应手之作。

    ⑵“去人”句:意谓月影靠船很近。江月:江面上空的月亮。南朝梁何逊《宿南洲浦》诗:“违乡已信次,江月初三五。”

    ⑶风灯:船中桅杆上挂着照夜的灯,有纸罩避风。清陈维嵩《桂殿秋·淮河夜泊》词:“船头水笛吹晴碧,樯尾风灯飐夜红。”三更:指半夜十一时至翌晨一时。《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二·子夜变歌一》:“三更开门去,始知子夜变。”

    ⑷“沙头”句:指夜宿的白鹭屈曲着身子,静静地蜷躺在沙滩上。沙头:沙滩边;沙洲边。北周庾信《春赋》:“树下流杯客,沙头渡水人。”拳:屈曲貌。唐杜甫《雕赋》:“联拳拾穗,长大如人。”一说“联拳”通“连蜷”,蜷身之意。静:一作“起”。

    ⑸拨剌:鱼在水里跳动所发出的声音。拨:一作“跋”,一作“泼”。


      图片版
      漫成一绝

      杜甫(唐代)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

      杜甫相关作品
      返照-杜甫(唐代)

      楚王宫北正黄昏,白帝城西过雨痕。 返照入江翻石壁,归云拥树失山村。 衰年肺病唯...

      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杜甫(唐代)

      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 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

      新安吏-杜甫(唐代)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

      呀鹘行-杜甫(唐代)

      病鹘孤飞俗眼丑,每夜江边宿衰柳。 清秋落日已侧身,过雁归鸦错回首。 紧脑雄姿迷...

      望岳-杜甫(唐代)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