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春望》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平仄及详解(杜甫)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春望
唐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题记:

天宝十四年(755)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世称肃宗,改元至德。杜甫闻讯,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至德二年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春望》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注释

    选自《杜诗详注》卷四(中华书 局1979年版)。此诗为杜甫安史之 乱时期在长安所作。唐肃宗至德元 载(756)八月,杜甫将家小安置 在鄜(fū)州(今陕西富县),只 身前往灵武(今属宁夏)投奔肃宗, 途中为叛军所俘,遂困居长安。该 诗作于次年三月。
    〔城〕指长安城,当时被叛军占领。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 里借指战事。
    〔浑〕简直。
    〔不胜簪(zān)〕插不住簪子。胜, 能够承受禁得起。簪,一种别住 发髻的长条状首饰。

    〔国〕国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
    〔破〕陷落。
    〔山河在〕旧日的山河仍然存在。
    〔城〕长安城。
    〔草木深〕指人烟稀少。
    〔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
    〔溅泪〕流泪。
    〔恨别〕怅恨离别。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这里指安史之乱的战火。三月〕正月二月三月。
    〔抵〕值,相当。
    〔白头〕这里指白头发。
    〔搔〕用手指轻轻的抓。
    〔浑〕简直。
    〔欲〕想,要,就要。
    〔胜〕受不住,不能。
    〔簪〕一种束发的首饰。古代男子蓄长发,成年后束发于头顶,用簪子横插住,以免散开。

      平仄


      原始诗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古韵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 注:深『十二侵平声』 注:深『二十七沁去声』
      今韵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原始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古韵平仄:仄平平通仄,仄仄仄平平。 注:心『十二侵平声』
      今韵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

      原始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古韵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注:金『十二侵平声』
      今韵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原始诗句: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古韵平仄:仄平平通仄,平仄通通平。 注:簪『十二侵平声』 注:簪『十三覃平声』
      今韵平仄:仄平平通仄,平仄仄通平。

      重复字体: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图片版
        春望

        杜甫(唐代)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

        杜甫相关作品
        客至-杜甫(唐代)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

        蜀相-杜甫(唐代)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

        登岳阳楼-杜甫(唐代)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

        登高-杜甫(唐代)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

        月夜忆舍弟-杜甫(唐代)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