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夕次盱眙县》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平仄韦应物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夕次盱眙县
唐代-韦应物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题记:

《夕次盱眙县》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这是一首写羁旅风波,泊岸停宿,客居不眠,顿生乡思的诗。诗的前四句为第一段,是写傍晚因路途风波,不得不停舫孤驿。后四句为第二段,是写人雁归宿、夜幕降临,自夜到晓不能入眠而生乡思客愁。全诗富有生活气息,侃侃诉说,淡淡抒情,看是写景,景中寓情,情由景生,景令情动。《夕次盱眙县》当作于唐德宗建中三年(783年),时诗人出任滁州刺史。盱眙,县名,韦应物自长安赴滁州经过此地。

    《夕次盱眙县》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落下风帆留宿在淮水岸边的小镇,小船停靠在孤零零的驿站。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大风突起浩渺的江面上掀起了波浪,不知不觉间太阳就要落山了。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人们陆续回到家中,山城也逐渐暗了下来,大雁也栖息进了芦苇丛中,静悄悄的只见一片白色的芦花。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夜晚孤独的我此时想起了我的家乡秦川,听着远处的钟声,彻夜不眠的恐怕唯有我这个游子了。

    注释


    次:停泊。
    盱眙(xū yí):今属江苏,地处淮水南岸。
    逗:停留。淮镇:淮水旁的市镇,指盱眙。
    舫:船。
    临:靠近。
    驿:供邮差和官员旅宿的水陆交通站。
    “人归”句:意为日落城暗,人也回去休息了。
    芦洲:芦苇丛生的水洲。
    秦:今陕西的别称。因战国时为秦地而得名。
    客:诗人自称。此句意为孤独之夜,怀念家乡。?

      平仄

      原句:落帆逗淮镇 停舫临孤驿 
      平仄:仄平仄平仄 平仄平平仄 

      原句:浩浩风起波 冥冥日沉夕 
      平仄:仄仄平仄平 平平仄平平 

      原句:人归山郭暗 雁下芦洲白 
      平仄:平平平平仄 仄仄平平平 

      原句:独夜忆秦关 听钟未眠客 
      平仄: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仄 

      以上内容是根据我们拼音版本所整理出的平仄关系,可供参考。

      原始诗句: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古韵平仄:仄平仄平仄,平仄平平仄。 注:驿『十一陌入声』
      今韵平仄:仄平仄平仄,平仄平平仄。

      原始诗句: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古韵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注:夕『十一陌入声』
      今韵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

      原始诗句: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古韵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 注:白『十一陌入声』
      今韵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原始诗句: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古韵平仄:仄仄仄平平,通平仄平仄。 注:客『十一陌入声』
      今韵平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

      重复字体: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风起波日沉夕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图片版
        夕次盱眙县

        韦应物(唐代)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

        韦应物相关作品
        滁州西涧-韦应物(唐代)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

        寄李瞻元锡-韦应物(唐代)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

        游开元精舍-韦应物(唐代)

        夏衣始轻体,游步爱僧居。 果园新雨后,香台照日初。 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馀。 ...

        淮上遇洛阳李主簿-韦应物(唐代)

        结茅临古渡,卧见长淮流。 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 寒山独过雁,暮雨远来舟。 ...

        与友生野饮效陶体-韦应物(唐代)

        携酒花林下,前有千载坟。 于时不共酌,奈此泉下人。 始自玩芳物,行当念徂春。 ...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