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平仄(韦应物)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唐代-韦应物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题记:

这首诗写于韦应物离开广陵(今江苏扬州)回洛阳去的途中。韦应物曾客游广陵,元大是他在广陵的朋友,诗中用“亲爱”相称,可见彼此感情颇深。公元763年,韦氏被任命为洛阳丞,在乘船离开广陵赴任洛阳的时候,对元大校书非常怀念,于是写了这首诗寄给他。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凄怆地离别了亲爱的朋友,船只泛泛地驶入茫茫烟雾。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轻快地摇桨向着洛阳归去,晓钟残音还远绕广陵树木。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
    今日在此我与你依依作别,何时何地我们能再次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人情世事犹如波上的小船,顺流洄旋岂能由自己作主?

    注释


    ⑴扬子:指扬子津,在长江北岸,近瓜州。校书:官名。唐代的校书郎,掌管校书籍。
    ⑵去:离开。亲爱:相亲相爱的朋友,指元大。
    ⑶泛泛:行船漂浮。
    ⑷归棹:指从扬子津出发乘船北归洛阳。
    ⑸“残钟”句:意渭回望广陵,只听得晓钟的残音传自林间。广陵:江苏扬州的古称。在唐代,由扬州经运河可以直达洛阳。
    ⑹此:此处。为别:作别。
    ⑺还:再。
    ⑻沿洄:顺流而下为沿,逆流而上为洄,这里指处境的顺逆。安得住:怎能停得住?
                 

      平仄

      原句:凄凄去亲爱 泛泛入烟雾 
      平仄:平平仄平仄 仄仄仄平仄 

      原句:归棹洛阳人 残钟广陵树 
      平仄:平仄仄平平 平平仄平仄 

      原句:今朝此为别 何处还相遇 
      平仄:平平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 

      原句:世事波上舟 沿洄安得住 
      平仄:仄仄平仄平 平平平平仄 

      以上内容是根据我们拼音版本所整理出的平仄关系,可供参考。

      原始诗句: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古韵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仄。 注:雾『七遇去声』
      今韵平仄:平平仄通仄,仄仄仄平仄。

      原始诗句: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古韵平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 注:树『七麌上声』 注:树『七遇去声』
      今韵平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仄。

      原始诗句: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
      古韵平仄:平平仄通仄,平仄平通仄。 注:遇『七遇去声』
      今韵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通仄。

      原始诗句: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古韵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注:住『七遇去声』
      今韵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平仄。

      重复字体:
      去亲爱入烟雾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图片版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韦应物(唐代)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

        韦应物相关作品
        淮上喜会梁川故人-韦应物(唐代)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韦应物(唐代)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 ...

        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韦应物(唐代)

        夹水苍山路向东,东南山豁大河通。 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 孤村几岁临...

        早春对雪,寄前殿中元侍御-韦应物(唐代)

        扫雪开幽径,端居望故人。 犹残腊月酒,更值早梅春。 几日东城陌,何时曲水滨。 ...

        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韦应物(唐代)

        凿崖泄奔湍,古称神禹迹。 夜喧山门店,独宿不安席。 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 ...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