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题记:
南亭,似应在涧南园,位于孟浩然家乡襄阳郊外的岘山附近。辛大疑即辛谔,为作者同乡友人,常于夏日来南亭纳凉,与孟浩然约为琴酒之会。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傍山的日影忽然西落了,池塘上的月亮从东面慢慢升起。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披散着头发在夜晚乘凉,打开窗户躺卧在幽静宽敞的地方。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一阵阵的晚风送来荷花的香气,露水从竹叶上滴下发出清脆的响声。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正想拿琴来弹奏,可惜没有知音来欣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感慨良宵,怀念起老朋友来,整夜在梦中也苦苦地想念。
山光:傍山的日影。
池月:池边的月色。
东上:从东面升起
开轩:开窗。
卧闲敞:躺在幽静宽敞的地方。
恨:遗憾。
感此:有感于此。
中宵:整夜。
劳:苦于。
梦想:想念。
原句:山光忽西落 池月渐东上
平仄:平平平平仄 平仄仄平仄
原句:散发乘夕凉 开轩卧闲敞
平仄:仄仄平平平 平平仄平仄
原句:荷风送香气 竹露滴清响
平仄:平平仄平仄 平仄平平仄
原句:欲取鸣琴弹 恨无知音赏
平仄:仄仄平平平 仄平平平仄
原句:感此怀故人 中宵劳梦想
平仄:仄仄平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以上内容是根据我们拼音版本所整理出的平仄关系,可供参考。
原始诗句: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古韵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通平仄。 注:上『二十二养上声』 注:上『二十三漾去声』
今韵平仄:平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
原始诗句: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古韵平仄:仄仄通仄平,平平仄平仄。 注:敞『二十二养上声』
今韵平仄:仄通通平通,平平仄平仄。
原始诗句: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古韵平仄:通平仄平仄,仄仄仄平仄。 注:响『二十二养上声』
今韵平仄:通平仄平仄,平仄平平仄。
原始诗句: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古韵平仄:仄仄平平通,仄平平平仄。 注:赏『二十二养上声』
今韵平仄:仄仄平?通,仄平平平仄。
原始诗句: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古韵平仄:仄仄平仄平,通平通仄仄。 注:想『二十二养上声』
今韵平仄:仄仄平仄平,通平平仄仄。
重复字体: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
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 酒伴来相命,开尊共解酲。 ...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男儿一片气,何必五车书。 好勇方过我,多才便起予。 运筹将入幕,养拙就闲居。 ...
云海泛瓯闽,风潮泊岛滨。 何知岁除夜,得见故乡亲。 余是乘槎客,君为失路人。 ...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