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沫将而亡人之城,又劫天下盟主,管仲因勿背以市信一时可也。予独怪智伯国士豫让,岂顾不用其计耶?让诚国士也,曾不能逆策三晋,救智伯之亡,一死区区,尚足校哉?其亦不欺其意者也。聂政售于严仲子,荆轲豢于燕太子丹。此两人者,污隐困约之时,不妄愿知,亦曰有待焉。彼挟道德以待世者,何如哉?
曹沫将而亡人之城,又劫天下盟主,管仲因勿背以市信一时可也。
曹沫作为鲁国的将军却丢失了鲁国的土地,又劫持盟主齐桓公要回失地,管仲只是因为不愿在诸候面前背信弃义,才返还鲁国的土地,这还算可以的。
予独怪智伯国士豫让,岂顾不用其计耶?
我只是奇怪,智伯以国士待豫让,难道反而不用他的计策吗?
让诚国士也,曾不能逆策三晋,救智伯之亡,一死区区,尚足校哉?
豫让如果确实是一个国士,却不能预料到韩、魏、赵三家的阴谋,不能挽救智伯的灭亡,仅仅以自己的死来报智伯,这还值得议论吗?
其亦不欺其意者也。
他也算不背弃自己的志向了。
聂政售于严仲子,荆轲豢于燕太子丹。
聂政依附于严遂,荆轲受养于燕太子丹。
此两人者,污隐困约之时,不妄愿知,亦曰有待焉。
这两个人在位卑而窘迫时,自贵其身,不轻易地让人知道自己,而是有所等待。
彼挟道德以待世者,何如哉?
他们坚守自己的道德品行以等待社会承认赏识,结果又能怎么样呢?
。
刺客传:即《史记》中的《刺客列传》。
曹沫:春秋时鲁人,为庄公将,与齐战,三北,鲁献地于齐以和。齐桓公伐鲁,鲁庄公请成,会于柯。沫以匕首劫桓公,尽反鲁之侵地。将:作为将领。亡:丢失。
管仲:春秋齐桓公之相,名夷吾。背:背叛诺言。
智伯:即荀瑶,为春秋时晋六卿之一。豫让:晋人。赵、魏、韩灭智氏,让变姓名,谋报仇,累刺赵襄子未成。尝曰:“智伯以国士遇我,我故以国士报之。”后为赵襄子所获,自杀。国士:以国士对待。
让:豫让。诚:确实。
逆策:预先料到。三晋:春秋末年,韩、魏、赵三卿公晋自立为诸侯,后世因称韩、魏、赵为三晋。
校:议论。
聂政:战国轵人。严仲子与韩相侠累有隙,厚结政,使政刺侠累。政以母在不许。母死,为仲于刺杀侠累,遂自杀。售:依附。
荆轲:战国时魏人。初燕太子丹,为质于毒。既自秦亡归,怨秦王,欲报之。求得荆轲厚遇之。使荆轲剌秦王。未中,轲被杀。豢(huàn):受养。
污隐:谓自污其身以隐。困约:谓困穷贫约。
待:等待。
挟:挟持。 [4-5] [7]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
某启: 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
布衣阡陌动成群,卓荦高才独见君。 杞梓豫章蟠绝壑,骐驎騕袅跨浮云。 行藏已许终...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
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花是去年红,吹开一夜风。 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