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插秧歌》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及详解杨万里
原文/译文 一句一译 拼音/详解 纠错评论
文字版
插秧歌
南宋-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插秧歌》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种田的农夫将秧苗抛在半空,农妇一把接住,小儿子把秧苗拔起,大儿子再把秧苗插入水中。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斗笠是头盔,蓑衣是战甲,但似乎没什么用,雨水从头上进入,直湿到肩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喊他停下来吃早餐好休息一会儿,那农夫低头弯腰,努力插秧,半天不回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秧苗根部尚不牢固,栽种也还没完成,一定要照看好小鹅小鸭,不要让它们来破坏秧苗。

    注释

    选自《杨万里集笺校》卷十三(中华书局2007年版)。
    〔兜鍪(móu)〕古代打仗时战士所戴的头盔。
    〔蓑(suō)〕即蓑衣,用草或棕制成,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
    〔甲〕用金属或皮革制成的护身装备。
    〔胛〕肩胛。
    〔渠〕他。
    〔朝(zhāo)餐〕吃早饭。
    〔半霎〕极短的时间。
    〔莳(shì)未匝〕意思是,这块田里还没有栽插完 毕。莳,移栽种植。匝,布满遍及。
    〔折腰〕弯腰。
    〔只不答〕指不搭理农妇的要求,但却有别的话要说。以下两句便是农夫说的话。
    〔照管〕照料,照看。这里是“提防”的意思。
    〔抛秧〕插秧前,将秧苗从秧畦拔出,捆成小捆,扔进稻田,叫作抛秧。
    〔插〕将秧苗栽插在水田中。

      图片版
      插秧歌

      杨万里(南宋)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江西吉州人(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南宋大诗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历任国子博士、

      杨万里相关作品
      泊平江百花洲-杨万里(南宋)

      吴中好处是苏州,却为王程得胜游。 半世三江五湖棹,十年四泊百花洲。 岸傍杨柳都...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南宋)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

      好事近·七月十三日夜登万花川谷望月作-杨万里(宋代)

      七月十三日夜登万花川谷望月作。 月未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

      昭君怨·赋松上鸥-杨万里(南宋)

        晚饮诚斋,忽有一鸥来泊松上,已而复去,感而赋之。   偶听松梢扑鹿,知是沙...

      昭君怨·咏荷上雨-杨万里(宋代)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