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记承天寺夜游》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及详解(苏轼)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记承天寺夜游
北宋-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题记:

《记承天寺夜游》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被贬到黄州已经有四年了。在黄州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也就是说做着有职无权的闲官。在这种情况下,作者写了这篇短文,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

    《记承天寺夜游》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译),(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照在门上,(于是我就)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了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何夜无月?
    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
    何处无竹柏?
    (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注释

    选自《苏轼文集》卷七十一(中华书局1986 年版)。承天寺,在今湖北黄冈南。
    〔苏轼 〕(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 (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此文写于作者 贬官黄州期间。
    〔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元丰,宋神宗赵 顼(xū)年号(1078—1085)。
    〔念〕考虑,想到。
    〔张怀民〕作者的朋友,当时也贬官在黄州。
    〔相与〕共同,一起。
    〔中庭〕院子里。
    〔空明〕形容水的澄澈。
    〔藻荇(xìng)〕均为水生植物。
    〔盖〕大概是。
    〔但〕只是。
    〔耳〕语气词,相当于“罢了”。

      图片版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北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

      苏轼相关作品
      次荆公韵四绝·其三-苏轼(北宋)

      骑驴渺渺入荒陂,想见先生未病时。 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 ...

      次荆公韵四绝·其四-苏轼(北宋)

      甲第非真有,闲花亦偶栽。 聊为清净供,却对道人开。 ...

      次荆公韵四绝·其二-苏轼(北宋)

      斫竹穿花破绿苔,小诗端为觅桤栽。 细看造物初无物,春到江南花自开。 ...

      次荆公韵四绝·其一-苏轼(北宋)

      青李扶疏禽自来,清真逸少手亲栽。 深红浅紫从争发,雪白鹅黄也斗开。 ...

      雪后书北台壁二首-苏轼(北宋)

      黄昏犹作雨纤纤,夜静无风势转严。 但觉衾裯如泼水,不知庭院已堆盐。 五更晓色来...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