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尉迟杯·大石离恨》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及详解周邦彦
原文/译文 一句一译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尉迟杯·大石离恨
北宋-周邦彦

  隋堤路。渐日晚、密霭生深树。阴阴淡月笼沙,还宿河桥深处。无情画舸,都不管、烟波隔南浦。等行人、醉拥重衾,载将离恨归去。
  因念旧客京华,长偎傍、疏林小槛欢聚。冶叶倡条俱相识,仍惯见、珠歌翠舞。如今向、渔村水驿,夜如岁、焚香独自语。有何人、念我无憀,梦魂凝想鸳侣。

题记:

此词乃作者宦途中所作,抒写词人在运河之上、隋堤之畔的客舟之中的一段离情别恨。

    《尉迟杯·大石离恨》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隋堤路。
      隋堤大道上。
    渐日晚、密霭生深树。
    天色已暗,雾气弥漫,笼罩着路旁的柳树。
    阴阴淡月笼沙,还宿河桥深处。
    冷冷的月光洒在地上,仿佛为大地披上了一层薄薄的纱罩,我又一次住在了河桥深处。
    无情画舸,都不管、烟波隔南浦。
    画船似乎不懂人间的离愁别绪,只顾一路前行,任由苍茫的烟波遮挡前方的视线。
    等行人、醉拥重衾,载将离恨归去。
    只等行人喝得酩酊大醉,盖上厚厚的被子,它便载着满心伤感的离人远去,同时也带走了无数的离别之情。
      因念旧客京华,长偎傍、疏林小槛欢聚。
      回想起从前在京城的日子,我常到树林边的亭台楼阁中游玩。
    冶叶倡条俱相识,仍惯见、珠歌翠舞。
    青楼里的歌女们都与我相熟,我也早已习惯了她们的华服盛装和曼妙舞姿。
    如今向、渔村水驿,夜如岁、焚香独自语。
    如今,我却独自一人住在小小的渔村水边,漫漫长夜难熬,只能对着一缕青烟自言自语。
    有何人、念我无憀,梦魂凝想鸳侣。
    谁能了解我的孤独寂寞,来到我身边,与我作伴呢。

    注释

    〔尉迟杯〕词牌名,双调,上片字,下片字,仄韵。
    〔隋堤〕隋炀帝大业元年重浚汴河,开通济渠,沿河筑堤,后称隋堤。
    〔密霭〕浓云密雾。
    〔深树〕枝叶茂密的树。
    〔深〕《才调集》作“远”。
    〔树〕《全唐诗》注“有本作‘处’”。
    〔阴阴〕形容月色暗淡。
    〔笼〕笼罩。
    〔淡月笼沙〕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河桥〕汴河上的桥。
    〔画舸〕画船,即装饰华美的游船。
    〔浦〕水边。
    〔重衾〕两层被子。
    〔离恨〕离别的愁苦。
    〔京华〕京城。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诗〕“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偎傍〕相互偎依的样子。
    〔小槛〕窗下或者长廊上的栏杆。
    〔冶叶倡条〕指歌妓。
    〔惯见〕常见。
    〔珠歌翠舞〕声色美妙的歌舞。
    〔水驿〕水边的驿站。
    〔无聊〕孤单寂寞
    〔梦魂〕古人以为人的灵魂在睡梦中会离开肉体,故称“梦魂”。
    〔凝想〕聚精会神的想,痴痴地想。
    〔鸳侣〕情人。

      图片版
      尉迟杯·大石离恨

      周邦彦(北宋)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

      周邦彦相关作品
      兰陵王·柳-周邦彦(北宋)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

      夜游宫·叶下斜阳照水-周邦彦(北宋)

        叶下斜阳照水。卷轻浪、沉沉千里。桥上酸风射眸子。立多时,看黄昏,灯火市。 ...

      尉迟杯·大石离恨-周邦彦(北宋)

        隋堤路。渐日晚、密霭生深树。阴阴淡月笼沙,还宿河桥深处。无情画舸,都不管、...

      蝶恋花·早行-周邦彦(北宋)

        月皎惊乌栖不定,更漏将残,辘轳牵金井。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绵冷。  ...

      过秦楼·大石-周邦彦(北宋)

        水浴清蟾,叶喧凉吹,巷陌马声初断。闲依露井,笑扑流萤,惹破画罗轻扇。人静夜...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