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平仄及详解苏轼
原文/译文 一句一译 拼音/详解 纠错评论
文字版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北宋-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题记:

  这首记事抒怀之词作于公元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三月七日,沙湖路上下起了雨,雨具早被前面的人带走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觉得。
    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过了一会儿,天晴了,我写下了这首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别去管那树林里传来的雨声,不妨一边悠然地走,一边吟诗唱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手拄竹杖,脚穿草鞋,比骑马还要轻快自在,有什么好怕的?
    一蓑烟雨任平生。
    披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我照样能过好这一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春风微凉,吹醒了我喝的酒,刚感到一丝寒意时,山头的夕阳便暖洋洋地照在脸上。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回头看看刚才风雨经过的地方,回去吧,对我来说,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晴天。

    注释

    选自《东坡乐府笺》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定风波,词牌名。
    〔定风波〕词牌名。又名“卷春空”“定风波令”等。双调六十二字,前段五句三平韵两仄韵,后段六句四仄韵两平韵。
    〔三月七日〕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的三月七日,这时苏轼被贬居黄州(今湖北黄冈)。
    〔沙湖〕在黄州东南三十里处。
    〔雨具先去〕有人带雨具先走了。
    〔吟啸〕高声吟咏。
    〔芒鞋〕草鞋。
    〔料峭〕形容微寒。
    〔萧瑟〕指风雨吹打树木的声音。
    〔狼狈〕进退皆难的困顿窘迫之状。
    〔已而〕过了一会儿。
    〔穿林打叶声〕指大雨点透过树林打在树叶上的声音。
    〔一蓑(suō)烟雨任平生〕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蓑,蓑衣,用棕制成的雨披。
    〔斜照〕偏西的阳光。
    〔向来〕方才。
    〔也无风雨也无晴〕意谓既不怕雨,也不喜晴。

      平仄


      原始诗句: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古韵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通仄仄。仄仄平仄,平通平?仄,平仄通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 注:词『四支平声』
      今韵平仄:平仄平仄,平平仄通仄仄。仄仄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通,仄平通平,仄通仄平。

      原始诗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古韵平仄:仄通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通。仄仄平平平通仄,平仄?仄平平仄通平平。 注:生『八庚平声』
      今韵平仄:?平平平仄通平,平平平仄通平平。平?平平平通仄,平仄?通平平仄通平平。

      原始诗句: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古韵平仄:仄仄平平通仄通,平仄,平平平仄仄通通。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注:晴『八庚平声』
      今韵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通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重复字体: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具先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任平生料峭春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

        图片版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北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

        定风波(词牌名)

        定风波,词牌名。双调六十二字,前阕三平韵,两仄韵,后阕四仄韵,两平韵。平仄换韵方式为“甲乙甲丙甲丁甲”。以平声韵为主,间以仄声韵。
        苏轼相关作品
        荷华媚·荷花-苏轼(北宋)

          霞苞电荷碧。天然地、别是风流标格。重重青盖下,千娇照水,好红红白白。   ...

        如梦令·春思-苏轼(北宋)

          手种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帘外百舌儿,惊起五更春睡。居士,居士。莫忘小桥...

        范增论-苏轼(北宋)

          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

        和子由渑池怀旧-苏轼(北宋)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北宋)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放生鱼鳖逐...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