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满江红·江汉西来》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苏轼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满江红·江汉西来
宋代-苏轼

江汉西来,高楼下、蒲萄深碧。犹自带、岷峨云浪,锦江春色。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
江表传,君休读。狂处士,真堪惜。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不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愿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

题记:

这首词当作于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苏轼谪居黄州时期,或与《南乡子·黄州临皋亭作》作于同时同地。这是苏轼写给友人朱寿昌的,当时朱寿昌知鄂州(今湖北武昌)。

    《满江红·江汉西来》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江汉西来,高楼下、蒲萄深碧。
    长江、汉江从西方奔流直下,在黄鹤楼望去,浩淼的江水如葡萄般碧绿澄澈。
    犹自带、岷峨云浪,锦江春色。
    江水相通,好像都带着岷山和峨嵋山融化的雪水浪花,这便是锦江的春色。
    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
    你是在陕州留有爱民美誉的通判,我却是思乡未归的浪子。
    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
    面对这里的景色怎能没有感情,我将会殷切地述说。
    江表传,君休读。
    您千万不要读《江表传》。
    狂处士,真堪惜。
    祢衡真是令人同情,深感痛惜。
    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
    只能空对鹦鹉洲,苇花依旧萧瑟。
    不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
    书生何苦与这种人纠缠,权势人物就算如曹操与黄祖,也都已一闪过去。
    愿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
    希望使君您能像李白一样潜心作诗,赶追崔颢的名作《黄鹤楼》诗。

    注释

    ⑴满江红:词牌名,有仄韵、平韵两体。此词仄韵,为正体,双调九十三字,上片八句四仄韵,下片十句五仄韵。

    ⑵朱使君寿昌:朱寿昌,字康叔,时为鄂州(治今湖北武汉武昌)知州。使君,汉时对州郡长官之称,后世如唐宋时就相当于太守或刺史。

    ⑶江汉:长江和汉水。

    ⑷高楼:指湖北武昌黄鹤楼。

    ⑸蒲萄:喻水色,或代指江河。语出李白《襄阳歌》“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发醅”诗句。

    ⑹岷峨:四川境内岷山山脉北支。

    ⑺锦江:在四川成都南,一称濯锦江,相传其水濯锦,特别鲜丽,故称。

    ⑻南山:即终南山, 在陕西,朱寿昌曾任陕州通判,故称。遗爱: 指有惠爱之政引起人们怀念。《左传·昭公二十年》 载孔子闻郑子产卒时“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⑼剑外:四川剑阁以南。唐都长安在剑阁东北,因称剑阁以南为剑外。苏轼家乡四川眉山,故自称剑外来客。

    ⑽江表传:书名,晋虞溥著,已佚。其中记述三国时江左东吴时事及人物言行,《三国志》裴松之注中多引之。

    ⑾狂处士:指三国名士祢衡。他有才学而行为狂放,曾触犯曹操,曹操多顾忌他才名而未杀。后为江夏太守黄祖所杀。处士,指不出仕之士。

    ⑿空洲:指鹦鹉洲,在长江中,后与陆地相连,在今湖北汉阳。黄祖长子黄射在洲大会宾客,有人献鹦鹉,祢衡当即作《鹦鹉赋》,故以为洲名。唐崔颢《黄鹤楼》诗:“芳草萋萋鹦鹉洲。”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诗:“顾惭祢处士, 虚对鹦鹉洲。”为此词用语所本。

    ⒀曹公黄祖:指曹操与刘表属将黄祖。飘忽:时光流逝甚速。此指死。

    ⒁谪仙:谪居世间的仙人,形容才行高远。指李白。

    ⒂黄鹤:指崔颢的《黄鹤楼》诗。据《唐才子传》载,李白登黄鹤楼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无作而去。后作《登金陵凤凰台》,即有意追赶崔诗。


      图片版
      满江红·江汉西来

      苏轼(北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

      满江红(词牌名)

      满江红为一词牌名,此调为双调93字,前阕4仄韵,后阙5仄韵,前阕5、6句、后阕7、8句要对仗。后阕3字4字也可对仗。其中最著名的一首为宋朝名将岳飞所作;但是亦有不少人如余嘉锡和夏承焘等怀疑作者另有其人,因明朝初未有此词流行及贺兰山当时在西夏境内[1]。而宋辽金史专家邓广铭与王曾瑜、李安等则考据岳飞确有作《满江红》[2][3][4][5]。王克等人认为词中贺兰山指河北西路磁州贺兰山,正于对金战场[6]。
      苏轼相关作品
      赤壁赋-苏轼(北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

      江神子·黄昏犹是雨纤纤-苏轼(北宋)

        公旧序云:大雪有怀朱康叔使君,亦知使君之念我也,作《江神子》以寄之。   ...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北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

      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北宋)

        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北宋)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