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位置:古文之家 清代古诗文
清代古诗文
先秦
宋代
南北朝
元代
金朝
唐代
明代
清代
魏晋
两汉
五代
近代
隋代
未知
现代
三国
课文
辽代
其它
诗文列表(仅显示最新更新1000条信息)
螳螂捕蛇-蒲松龄(清代)

  张姓者,偶行溪谷,闻崖上有声甚厉。寻途登觇,见巨蛇围如碗,摆扑丛树中,以尾击树,树枝崩折。反侧倾跌之状,似有物捉制之。然审视殊无所见,大疑。渐临之,则一螳...

芙蕖-李渔(清代)

  芙蕖与草本诸花似觉稍异,然有根无树,一岁一生,其性同也。谱云:“产于水者曰草芙蓉,产于陆者曰旱莲。”则谓非草本不得矣。予夏季倚此为命者,非故效颦于茂叔,而...

棒椎鱼-纪昀(清代)

  居卫河侧者言:河之将决,中流之水必凸起,高于两岸;然不知其在何处也。至棒椎鱼集于一处,则所集之处不一两日溃矣。父老相传,验之百不失一。棒椎鱼者,象其形而名...

治家格言十则-朱用纯(清代)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 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器具质...

盗户-蒲松龄(清代)

  顺治间,滕、峄之区,十人而七盗,官不敢捕,后受抚,邑宰别之为“盗户”。凡值与良民争,则曲意左袒之,盖恐其复叛也。后讼者辄冒称盗户,而怨家则力攻其伪;每两造...

马伶传-侯方域(清代)

  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梨园以技鸣者,无虑数十辈,而其最著者...

盘古化身万物-绎史(清代)

  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肤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

南岳山形-刘献廷(清代)

  南岳规模宏阔,过于岱宗,无论嵩华。初陟山麓,即觉气象迥别。群峰罗列,层层浮出,各极奇秀,而雄浑博大,绝无峻岩刻削之状。正如雷尊象鼎,虽丹碧烂然,而太朴浑沦...

秋海棠-袁枚(清代)

小朵娇红窈窕姿,独含秋气发花迟。 暗中自有清香在,不是幽人不得知。 ...

过零丁洋怀宋文丞相-何巩道(清代)

漠漠寒烟返照时,文山当日此题诗。 艰难早识谁无死,凭吊惟应我独悲。 欲写遗篇投逝水,难寻游迹荐江蓠。 亦曾惶恐滩头宿,一种风涛两处吹。 ...

高邮州署秋日偶题·其一-魏源(清代)

天无风雨不成秋,只当清明上巳游。 楚树吴云二千里,满天黄英独登楼。 ...

高邮州署秋日偶题·其二-魏源(清代)

传舍官如住寺僧,半年暂主此荒城。 湖边无处看山色,但爱千家带雨耕。 ...

高邮州署秋日偶题·其三-魏源(清代)

衙斋少地得天宽,亭畔疏花丑石安。 官既支离民又病,待成新竹斫鱼竿。 ...

高邮州署秋日偶题·其四-魏源(清代)

隔墙树作青山看,乍晓莺当赤子听。 僧解送花兼送竹,吏忙钞牍更钞经。 ...

高邮州署秋日偶题·其五-魏源(清代)

不暇莺花与酒旗,半忙吏牍半忙诗。 新来札比催租急,江外僧徵去岁碑。 ...

37/67
36
37
38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一帝[1] ,享国二百六十八年。 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3-4]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5]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