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寺微茫背夕曛,鸟飞不到半山昏。上方孤磬定行云。
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
题记:
此词为1905年夏归海宁时登硖山所作。此词中之意蕴,虽然也有幽微深婉的极可赏爱之处,然而其意境却是词人作品中之所习见,并且性质亦属于有关人生之情思与哲理。
山寺微茫背夕曛,鸟飞不到半山昏。
山寺背对着夕阳的光晕,在余晖下显得影廓模糊,飞鸟也显得影子迷离,刚飞到半山腰,山脉便隐藏在昏暗的影子之中了。
上方孤磬定行云。
这时,寺院中的磬声悠扬地响起,仿佛把山间的云彩都定格住了。
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
登上山顶,想更近地眺望月亮,如果此时开了天眼,便可以借此透视凡界红尘。
可怜身是眼中人。
这些都是奢想啊,我只是人世间的一个凡夫俗子罢了。
浣溪沙:词牌名,双调四十二字,上阕三句三平韵,下阕三句两平韵。
微茫:隐约,模糊。夕曛(xūn):日落时的余晖。
上方:寺庙。磬(qìng):佛寺中钵形的打击乐器,用铜制成。定行云:即《列子·汤问》“响遏行云”之意。
天眼:佛教所说五眼之一。能透视众生诸物,无论上下、远近、前后、内外、大小及未来,皆能观照。又古诗词中常以天眼指月亮。
王国维(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汉族,浙江海宁盐官镇人。清末秀才。我国近现代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等
百尺朱楼临大道。楼外轻雷,不间昏和晓。独倚阑干人窈窕。闲中数尽行人小。 一霎车...
屏却相思,近来知道都无益。不成抛掷,梦里终相觅。 醒后楼台,与梦俱明灭。西窗白...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
满地霜华浓似雪。人语西风,瘦马嘶残月。一曲阳关浑未彻。车声渐共歌声咽。 换尽天...
水抱孤城,云开远戍,垂柳点点栖鸦。晚潮初落,残日漾平沙。白鸟悠悠自去,汀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