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位置:古文之家 明代古诗文
明代古诗文
先秦
宋代
南北朝
元代
金朝
唐代
明代
清代
魏晋
两汉
五代
近代
隋代
未知
现代
三国
课文
辽代
其它
诗文列表(仅显示最新更新1000条信息)
孤雁-高启(明代)

衡阳初失伴,归路远飞单。 度陇将书怯,排空作阵难。 呼群云外急,吊影月中残。 不共凫鷖宿,蒹葭夜夜寒。 ...

念奴娇·策勋万里-高启(明代)

  策勋万里,笑书生骨相,有谁相许?壮志平生还自负,羞比纷纷儿女。酒发雄谈,剑增奇气,诗吐惊人语。风云无便,未容黄鹄轻举。   何事匹马尘埃,东西南北,十载犹...

雨夜-何景明(明代)

院静闻疏雨,林高纳远风。 秋声连蟋蟀,寒色上梧桐。 短榻孤灯里,清笳万井中。 天涯未归客,此夜忆江东。 ...

元旦试笔·其二-陈献章(明代)

天上风云庆会时,庙谟争遣草茆知。 邻墙旋打娱宾酒,稚子齐歌乐岁诗。 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 晚风何处江楼笛,吹到东溟月上时。 ...

元旦试笔·其一-陈献章(明代)

六载虚叨供奉恩,白头吾亦两朝臣。 闾阎击壤今弘治,简册编年又戊申。 日色小薰秾李昼,风光欲醉乳莺春。 庐冈此景谁分付,也到江门不属人。 ...

匿名谤书-孙能传(明代)

  宋王安礼,字和甫,尹京时,有匿名文书告一富家有逆谋者。都城皆恐,和甫不以然,不数日果有旨根治。和甫搜验富家无实迹,因询其曾有冤家否。答曰:“数日前有鬻状人...

潼关-王廷相(明代)

天设潼关金陡城,中条华岳拱西京。 何时帝劈苍龙峡,放与黄河一线行。 ...

第一计·瞒天过海-三十六计(明代)

  【原典】   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按语】   阴谋作为,不能于背时秘处行之。夜半行窃,僻巷杀人,愚俗之行,...

第二计·围魏救赵-三十六计(明代)

  【原典】   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按语】   治兵如治水:锐者避其锋,如导流;弱者塞其虚,如筑堰。故当齐救赵时,孙膑谓田忌曰:“夫解杂乱纠...

第三计·借刀杀人-三十六计(明代)

  【原典】   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按语】   敌象已露,而另一势力更张,将有所为,便应借此力以毁敌人。如:郑桓公将欲...

第四计·以逸待劳-三十六计(明代)

【原典】 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按语】 此即致敌之法也。兵书云:“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逸,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兵书论敌,此...

第五计·趁火打劫-三十六计(明代)

  【原典】   敌之害大,就势取利,刚决柔也。   【按语】   敌害在内,则劫其地;敌害在外,则劫其民;内外交害,败劫其国。如:越王乘吴国内蟹稻不遗种而谋...

第六计·声东击西-三十六计(明代)

  【原典】   敌志乱萃,不虞,坤下兑上之象,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按语】   西汉,七国反,周亚夫坚壁不战。吴兵奔壁之东南陬,亚夫便备西北;已而 ,吴...

第七计·无中生有-三十六计(明代)

  【原典】   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少阴、太阴、太阳。   【按语】   无而示有,诳也。诳不可久而易觉,故无不可以终无。无中生有,则由诳而真,由虚而...

第八计·暗度陈仓-三十六计(明代)

  【原典】   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   【按语】   奇出于正,无正不能出奇。不明修栈道,则不能暗渡陈仓。昔邓艾屯白水之北;姜维遥廖化屯...

26/43
25
26
27
明朝(1368[1] -1644年[2] )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传十二世,历经十六帝,享国276年。[3-4] 元末民不聊生,爆发红巾起义,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