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诘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
陶侃曾经外出游玩,看到一个人拿着一把没熟的稻穗,陶侃问:“
用此何为?”
你为什么用这个呢?”
人云:“
那人说:“
行道所见,聊取之耳。”
我走在路上看见的,姑且取来玩玩罢了。”
侃大怒诘曰:“
陶侃非常生气地说:“
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
你既然不种田了,还随意戏弄别人的庄稼!”
执而鞭之。
陶侃把那人抓起来用鞭子打。
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
因此老百姓都勤恳地耕地,家家生活宽裕,人人丰衣足食。
〔尝〕曾经。
〔出〕外出。
〔持〕拿着。
〔何为〕即“为何”,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指干什么。
〔云〕说。
〔聊〕姑且。
〔耳〕罢了。
〔汝〕你不田〕不种田。
〔田〕名词作动词,种田。
〔贼〕毁害,毁坏,损害,伤害。
〔执〕抓住。
〔鞭〕名词作动词,抽打。
〔是以〕因此。
〔勤于农植〕即“于农植勤”,对农业肯下苦力。
〔给〕富裕,足,丰足。
〔足〕足够。
〔聊取之耳〕随便取来玩玩罢了。汝既不田:你既不努力种田。
〔戏贼人稻〕为了游戏破坏农民的庄稼。
〔陶侃〕史称陶侃为荆州刺史,在所辖的长江中游地区,甚至“道不拾遗”。这显然与他的爱惜民力,重视生产有关。
〔出〕外出
〔持而鞭之,而〕表转折。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
古者谏无官,自公卿大夫,至於工商,无不得谏者。汉兴以来,始置官。 夫以...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
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青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 相见争如不见,多情...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
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