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题记:
孔子在鲁国做过司冠,后周游列国,一生主要从事于讲学和著述,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世家”是《史记》创立的一种体例,记载世袭封国诸侯的事迹。孔子不是世袭封爵的王侯,但司马迁为了突出孔子学术思想对后世的影响,破例推崇,将其列入“世家”。
《孔子世家赞》是司马迁为《史记·孔子世家》写的赞,列在该篇末尾。赞是司马迁在《史记》重要篇章之后,以“太史公曰”的口气议论、总结或补充的文字。此种颇似于评论的“赞”的形式,乃司马迁首创,并被后世史书所沿用。《孔子世家赞》是司马迁为表对孔子无以复加的赞誉而写,具有浓郁的抒情性。
太史公曰:
太史公说:
《诗》有之:“
《诗经》有这样的话:“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巍峨的高山令人仰望,宽阔的大路让人行走。”
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
尽管我不能回到孔子的时代,然而内心非常向往。
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
我阅读孔氏的书籍,可以想见到他的为人。
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
去到鲁地,观看仲尼的宗庙厅堂、车辆服装、礼乐器物,儒生们按时在孔子故居演习礼仪,我流连忘返以至留在那里无法离去。
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
天下从君王直至贤人,是很多很多了,生前都荣耀一时,死后也就完。
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
孔子是个平民,传世十几代,学者尊崇他。
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上起天子王侯,中原凡是讲习六经的都要以孔夫子为标准来判断是非,孔子可说是至高无上的圣人了!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中华书局年版)。《史记》一百三十篇,每篇最后都以“太史公曰”的形式,对所记的历史人物或事件加以评论,一般称为赞。赞,文体名。本文是《史记·孔子世家》的赞,是作者对孔子的评论。
〔太史公〕司马迁的官名,用以自称。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出自《诗经·小雅·车舝》。仰,这里是仰慕敬仰的意思。景行,大道。这里喻指高尚的品德。行,这里是效法的意思。止,句末语气助词,无意义。
〔乡〕通“向”。
〔适〕往。
〔祗回〕相当于“低回”。流连,盘桓。祗,恭敬。有的版本作“低回”。
〔布衣〕没有官职的人。
〔《六艺》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折中〕调和取证。
司马迁(前145或前135—前87?),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一说山西河津)人,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被后人尊为“史圣”。他最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
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生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
老子曰:“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
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
韩子曰:“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二者皆讥,而学士多称于世云。至如以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