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题记:
曹操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所以就写下此诗,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汇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向东我登上了高高的碣石山,想要一览那苍茫无际的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眼前的大海无比宽广,海水浩荡,海中的岛屿星罗棋布,一座座巍然耸立。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四周的树木郁郁葱葱,花草繁茂,生机勃勃。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萧瑟的风声呼啸而过,草木随之摇曳,海面上更是掀起了滔天巨浪。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太阳和月亮仿佛从这片浩瀚的海洋中升起又落下,周而复始。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银河中那些璀璨的星辰,也似乎是从大海的怀抱中喷涌而出,熠熠生辉。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此刻,我的心中充满了喜悦,于是写下这首诗,用以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志向。
选自《曹操集·诗集》(中华书局年二〇一八版)。这是曹操诗《步出夏门行》
的第一章。曹操(一五五~二二〇),字
孟德,沛国谯(qiáo)县(今安徽
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
家诗人。著有《孙子略解》《兵
法接要》,诗歌《蒿里行》《观沧
海》《龟虽寿》《短歌行》等。
〔临〕到达,登上。
〔碣(jié)石〕山名,在今河北昌
黎西北。东汉建安十二年(二〇七)秋天,曹操征乌桓时曾路经这里。
〔澹(dàn)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竦峙(sǒngzhì)〕耸立。竦峙,
都是耸立的意思。
〔星汉〕银河。
〔幸甚至哉〕幸运得很,好极了。幸,幸运。至,达到极点。最后两句诗在《步出夏门行》各章末
尾都有,应为诗歌合乐时所加的
套语,与正文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原句: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平仄:平平平平 仄平平仄
原句: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平仄:仄平仄仄 平仄仄仄
原句: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仄
原句: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平仄:平平平仄 平平仄仄
原句: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平仄:仄仄平平 仄平平平
原句: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平仄:平仄仄仄 仄平平仄
原句: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平仄:仄仄仄平 平仄仄仄
以上内容是根据我们拼音版本所整理出的平仄关系,可供参考。
原始诗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古韵平仄:平平仄仄,仄通平仄。 注:海『十贿上声』
今韵平仄:平平?通,仄通平仄。
原始诗句: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古韵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仄。 注:峙『四纸上声』
今韵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仄。
原始诗句: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古韵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 注:茂『二十六宥去声』
今韵平仄:仄仄平平,通仄平仄。
原始诗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古韵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 注:起『四纸上声』
今韵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
原始诗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古韵平仄:仄仄平通,仄仄平通?
今韵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通?
原始诗句: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古韵平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 注:里『四纸上声』 注:里『四寘去声』
今韵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
原始诗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古韵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 注:志『四寘去声』
今韵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重复字体: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