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一句一译带拼音句译版可打印-文言文
原文/译文 一句一译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拼音全文:(我们坚持对每一篇古诗文进行人工查证并注音、我们亲自查证并回复来自您的每一次纠错,只为给您一份更为准确的拼音版本,请记住我们:古文之家)本页最后更新时间:2025/4/20 10:01:19
  • zhòng
    shù
    guō
    tuó
    tuó
    zhuàn
  •  
    táng
     
    liǔ
    zōng
    yuán
  • 〔1〕
     
    guō
    tuó
    tuó
     

    zhī
    shω

    mγng
     
  • ▓译:郭橐驼,不知道他起初叫什么名字。
  • 〔2〕
     
    bìng

     
    lóng
    rán

    xγng
     
    yǒu
    lèi
    tuó
    tuó
    zhě
     

    xiāng
    rén
    hào
    zhī
    tuó
     
     
  • ▓译:他患了脊背弯曲的病,脊背突起而弯腰行走,就像骆驼一样,所以乡里人称呼他叫“橐驼”。
  • 〔3〕
     
    tuó
    wén
    zhī
     
    yuē
     
  • ▓译:橐驼听说后,说:
  • 〔4〕
     
    shèn
    shàn
     
  • ▓译:“这个名字很好啊。
  • 〔5〕
     
    mγng


    dàng
     
  • ▓译:这样称呼我确实恰当。
  • 〔6〕
     
    yīn
    shě

    mγng
     


    wèi
    tuó
    tuó
    yún
     
  • ▓译:于是他舍弃了他原来的名字,也自称起“橐驼”来。
  • 〔7〕
     

    xiāng
    yuē
    fēng

    xiāng
     
    zài
    cháng
    ān

    西
     
  • ▓译:他的家乡叫丰乐乡,在长安城西边。
  • 〔8〕
     
    tuó

    zhòng
    shù
     
    fán
    cháng
    ān
    háo

    rén
    wéi
    guān
    yóu
    βγ
    mài
    guǒ
    zhě
     
    βiē
    zhēng
    yγng

    yǎng
     
  • ▓译:郭橐驼以种树为职业,凡是长安城里经营园林游览和做水果买卖的豪富人,都争着把他接到家里奉养。
  • 〔9〕
     
    shì
    tuó
    suǒ
    zhòng
    shù
     
    huò


     


    huó
     
    qiě
    shuò
    mào
     
    zǎo
    shγ

    fán
     
  • ▓译:观察橐驼种的树,有的是移植来的,也没有不成活的,而且长得高大茂盛,结果实早而且多。
  • 〔10〕
     

    zhγ
    zhě
    suī
    kuī

    xiào

     

    néng


     
  • ▓译:其他种树的人即使暗中观察、羡慕效仿,也没有谁能比得上。
  • 〔11〕
     
    yǒu
    wèn
    zhī
     
    duì
    yuē
     
  • ▓译:有人问他种树种得好的原因,他回答说:
  • 〔12〕
     
    tuó
    tuó
    fēi
    néng
    shω
    使

    shòu
    寿
    qiě


     
    néng
    shùn

    zhī
    tiān
     

    zhì

    xìng
    yān
    ěr
     
  • ▓译:“我郭橐驼不是能够使树木活得长久而且长得很快,只不过能够顺应树木的天性,来实现其自身的习性罢了。
  • 〔13〕
     
    fán
    zhγ

    zhī
    xìng
     

    běn

    shū
     

    péi

    pγng
     




     

    zhù


     
  • ▓译:但凡种树的方法,它的树根要舒展,它的培土要平均,它根下的土要用原来培育树苗的土,它捣土要结实。
  • 〔14〕
     
    βì
    rán

     

    dòng


     




     
  • ▓译:已经这样做了,就不要再动,不要再忧虑它,离开它不再回顾。
  • 〔15〕
     

    shì

    ruò

     

    zhì

    ruò

     


    tiān
    zhě
    quán
    ér

    xìng


     
  • ▓译:栽种时要像对待子女一样细心,栽好后要像丢弃它一样放在一边,那么树木的天性就得以保全,它的习性就得以实现。
  • 〔16〕
     



    hài

    zhǎng
    ér

     
    fēi
    yǒu
    néng
    shuò
    mào
    zhī

     
  • ▓译:所以我只不过不妨碍它的生长罢了,并不是有能使它长得高大茂盛的办法;
  • 〔17〕
     


    hào

    shγ
    ér

     
    fēi
    yǒu
    néng
    zǎo
    ér
    fán
    zhī

     
  • ▓译:只不过不抑制、减少它的结果罢了,也并不是有能使它果实结得早又多的办法。
  • 〔18〕
     

    zhγ
    zhě


    rán
     
    gēn
    quán
    ér


     

    péi
    zhī

     
    ruò

    guò
    yān


    βγ
     
  • ▓译:别的种树人却不是这样,树根拳曲又换了生土,他培土的时候,不是过紧就是太松。
  • 〔19〕
     
    gǒu
    yǒu
    néng
    fǎn
    shì
    zhě
     

    yòu
    ài
    zhī
    tài
    ēn
     
    yōu
    zhī
    tài
    qγn
     
    dàn
    shì
    ér


     


    ér


     
    shèn
    zhě
     
    zhǎo



    yàn

    shēng

     
    yáo

    běn

    guān

    shū

     
    ér

    zhī
    xìng




     
  • ▓译:如果有能够和这种做法相反的人,就又太过于吝惜它们了,担心它太过分了,在早晨去看了,在晚上又去摸摸,已经离开了,又回头去看看,更严重的,甚至掐破树皮来观察它是死是活着,摇晃树根来看它是否栽结实了,这样树木的天性就一天天远去了。
  • 〔20〕
     
    suī
    yuē
    ài
    zhī
     

    shγ
    hài
    zhī
     
  • ▓译:虽然说是喜爱它,这实际上是害了它。
  • 〔21〕
     
    suī
    yuē
    yōu
    zhī
     

    shγ
    chóu
    zhī
     



    ruò

     
  • ▓译:虽说是担心它,这实际上是仇视它,所以他们都不如我。
  • 〔22〕
     

    yòu

    néng
    wéi
    zāi
     
  • ▓译:我又能做什么呢?
  • 〔23〕
     
    wèn
    zhě
    yuē
     
  • ▓译:问的人说:
  • 〔24〕
     


    zhī
    dào
     

    zhī
    guān

     


     
  • ▓译:“把你种树的方法,转用到做官治民上,可行吗?
  • 〔25〕
     
    tuó
    yuē
     
  • ▓译:橐驼说:
  • 〔26〕
     

    zhī
    zhòng
    shù
    ér

     

     
    fēi



     
  • ▓译:“我只知道种树罢了,做官治民,不是我的职业。
  • 〔27〕
     
    rán

    βū
    xiāng
     
    βiàn
    zhǎng
    rén
    zhě
    hào
    fán

    lìng
     
    ruò
    shèn
    lián
    yān
     
    ér


    huò
     
  • ▓译:但是我住在乡里,看见那些官吏喜欢不断地发号施令,好像是很怜爱(百姓)啊,但百姓最终反因此受到祸害。
  • 〔28〕
     
    dàn


    lái
    ér

    yuē
     
  • ▓译:在早上在晚上那些小吏跑来大喊:
  • 〔29〕
     
    guān
    mìng

    ěr
    gēng
     

    ěr
    zhγ
     

    ěr
    huò
     
    zǎo
    sāo
    ér

     
    zǎo
    zhī
    ér

     

    ér
    yòu
    hái
     
    suì
    ér
    βī
    tún
     
  • ▓译:‘长官命令,催促你们耕地,勉励你们种植,督促你们收获,早些煮茧抽丝,早些织你们的布,养育你们的小孩,喂大你们的鸡和猪。
  • 〔30〕
     
    mγng

    ér
    βù
    zhī
     
    βī

    ér
    zhào
    zhī
     
  • ▓译:’一会儿打鼓招聚大家,一会儿鼓梆召集大家。
  • 〔31〕
     

    xiǎo
    rén
    chuò
    sūn
    yōng

    láo

    zhě
     
    qiě


    xiá
     
    yòu


    fán

    shēng
    ér
    ān

    xìng

     
  • ▓译:我们这些小百姓停止吃早、晚饭去慰劳那些小吏尚且不得空暇,又怎能使我们繁衍生息,使我们民心安定呢?
  • 〔32〕
     

    bìng
    qiě
    dài
     
  • ▓译:所以我们既困苦又疲乏。
  • 〔33〕
     
    ruò
    shì
     




    zhě


    yǒu
    lèi

     
  • ▓译:像这样(治民反而扰民),它与我种树的行当大概也有相似的地方吧?
  • 〔34〕
     
    wèn
    zhě
    yuē
     
  • ▓译:问的人说:
  • 〔35〕
     

     


    shàn

     
  • ▓译:“不也是很好吗!
  • 〔36〕
     

    wèn
    yǎng
    shù
     

    yǎng
    rén
    shù
     
  • ▓译:我问种树的方法,得到了治民的方法。
  • 〔37〕
     
    zhuàn

    shì

    wéi
    guān
    βiè

     
  • ▓译:我为这件事作传把它作为官吏们的鉴戒。
拼音 图片 文档 纠错/留言(33条)
欢迎留言/纠错(共有信息33条))

网友留言
    【第24楼】为什么是“名我固当dàng”啊
    古文之家网友华岁G9:1..***发表于(2025/4/20)
    【第24_1楼】可参照商务印书馆的《古代汉语词典》第(258)页 内容。
    古文之家网友【古文之家】.***发表于(2025/4/20)
    【第23楼】字而幼孩的“而”应该是三声,课本译:你们
    古文之家网友[手机用户]:.***发表于(2025/4/10)
    【第23_1楼】可参照商务印书馆的《古代汉语词典》第(331)页 内容。
    古文之家网友【古文之家】.***发表于(2025/4/11)
    【第22楼】“蚤缫而绪,蚤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而,通“尔”读ěr
    古文之家网友[手机用户]:.***发表于(2023/4/24)
    【第22_1楼】可参照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中语文教材 选择性必修 下册》第(82)页 ,商务印书馆的《古代汉语词典》第(331)页 内容。
    古文之家网友【古文之家】.***发表于(2023/4/25)
    【第21楼】注释第三条的字和音都写错了,应该是“偻”和“lǚ”
    古文之家网友:111.32.***发表于(2023/3/23)
    【第20楼】第三段中“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在教科书上有停顿,应为“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古文之家网友[手机用户]:.***发表于(2023/3/18)
    【第20_1楼】非常感谢来自热心读者{[手机用户]:220.170.*.*}的纠错指正,经过我们的人工核对,本文已对错误内容进行了更正。再次感谢您为古诗文注音所作出的贡献。
      古文之家网友【古文之家】.***发表于(2023/4/25)
      【第19楼】第二句话偻是lóu不是lǚ
      古文之家网友[手机用户]:.***发表于(2023/2/1)
      【第18楼】贡献条目最后一句是“传其是以为官戒也”,少了一个“也”字
      古文之家网友[手机用户]:.***发表于(2022/4/14)
      【第18_1楼】非常感谢来自热心读者{[手机用户]:222。219。*。*}的纠错指正,经过我们的人工核对,本文已对错误内容进行了更正。
        古文之家网友【古文之家】.***发表于(2022/4/21)
        【第17楼】贡献条目最后一句是“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少了一个“也”
        古文之家网友:42.236.***发表于(2022/4/8)
        【第17_1楼】非常感谢来自热心读者{:42。236。*。*}的纠错指正,经过我们的人工核对,本文已对错误内容进行了更正。
          古文之家网友【古文之家】.***发表于(2022/4/8)
          【第16楼】贡献条目第四段应该是“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 ”多写了一个官
          古文之家网友meng凌涵:.***发表于(2022/4/6)
          【第16_1楼】非常感谢来自热心读者{meng凌涵:111。32。*。*}的纠错指正,经过我们的人工核对,本文已对错误内容进行了更正。
            古文之家网友【古文之家】.***发表于(2022/4/6)
            【第15楼】贡献条目传zhuan
            古文之家网友_天天天天才:.***发表于(2022/3/15)
            【第14楼】贡献条目病偻lǚ
            古文之家网友人生自顾摩羯:.***发表于(2022/2/6)
            【第13楼】“名”ming四声
            古文之家网友[手机用户]:.***发表于(2022/12/3)
            【第12楼】隆读long三声
            古文之家网友来自灵石山乐观.***发表于(2022/9/21)
            【第11楼】拼音版的第一段的“病偻”的偻注音错了
            古文之家网友[手机用户]:.***发表于(2022/6/15)
            【第11_1楼】可参照商务印书馆的《古代汉语词典》第(946)页 ,新华出版社的《古文观止 注音详解》第(485)页 内容。
            古文之家网友【古文之家】.***发表于(2022/6/16)
            【第10楼】优秀
            古文之家网友百度网友1b1.***发表于(2022/4/15)
            【第9楼】翻译句子对照错误
            古文之家网友百度网友808.***发表于(2022/4/2)
            【第9_1楼】非常感谢来自热心读者{百度网友808bf19:111。32。*。*}的纠错指正,经过我们的人工核对,本文已对错误内容进行了更正。
              古文之家网友【古文之家】.***发表于(2022/4/6)
              【第8楼】棒!
              古文之家网友:111.32.***发表于(2022/3/29)
              【第7楼】病偻是lǚ还是lou
              古文之家网友2005o1o.***发表于(2022/3/29)
              【第6楼】病偻lv三声
              古文之家网友[手机用户]:.***发表于(2022/1/30)
              【第5楼】最后一句怎么没有
              古文之家网友橒竹23:15.***发表于(2022/1/22)
              【第4楼】非常好的资料,谢谢!
              古文之家网友mmrhwfy.***发表于(2021/11/19)
              【第3楼】病偻(lóu)
              古文之家网友day强尼森森.***发表于(2021/11/12)
              【第2楼】goood
              古文之家网友胡多退少补:1.***发表于(2021/6/29)
              【第1楼】好!
              古文之家网友[手机用户]:.***发表于(2020/3/4)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