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
三年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三月庚戌,天王崩。夏四月辛卯,君氏卒。秋,武氏子来求赙。八月庚辰,宋公和卒。冬十有二月,齐侯、郑伯盟于石门。癸未,葬宋穆公。
【传】
三年春,王三月壬戌,平王崩。赴以庚戌,故书之。夏,君氏卒。声子也。不赴于诸侯,不反哭于寝,不祔于姑,故不曰薨。不称夫人,故不言葬。不书姓,为公故,曰君氏。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曰“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君子曰:“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之?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蘋蘩蕰藻之菜,筐筥锜釜之器,潢汙行潦之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而况君子结二国之信,行之以礼,又焉用质?《风》有《采蘩》、《采蘋》,《雅》有《行苇》、《泂酌》,昭忠信也。”武氏子来求赙,王未葬也。宋穆公疾,召大司马孔父而属殇公焉,曰:“先君舍与夷而立寡人,寡人弗敢忘。若以大夫之灵,得保首领以没,先君若问与夷,其将何辞以对?请子奉之,以主社稷,寡人虽死,亦无悔焉。”对曰:“群臣愿奉冯也。”公曰:“不可。先君以寡人为贤,使主社稷,若弃德不让,是废先君之举也,岂曰能贤?光昭先君之令德,可不务乎?吾子其无废先君之功。”使公子冯出居于郑。八月庚辰,宋穆公卒。殇公即位。君子曰:“宋宣公可谓知人矣。立穆公,其子飨之,命以义夫。《商颂》曰:‘殷受命咸宜,百禄是荷。’其是之谓乎?”冬,齐、郑盟于石门,寻卢之盟也。庚戌,郑伯之车偾于济。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又娶于陈,曰厉妫,生孝伯,早死。其娣戴妫生桓公,庄姜以为己子。公子州吁,嬖人之子也,有宠而好兵,公弗禁,庄姜恶之。石碏谏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骄、奢、淫、泆,所自邪也。四者之来,宠禄过也。将立州吁,乃定之矣,若犹未也,阶之为祸。夫宠而不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珍者鲜矣。且夫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所谓六逆也。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去顺效逆,所以速祸也。君人者将祸是务去,而速之,无乃不可乎?”弗听,其子厚与州吁游,禁之,不可。桓公立,乃老。
【经】
【经】
三年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
三年春天,周历二月的初一,天空中出现了日食。
三月庚戌,天王崩。
三月十二日,周平王去世了。
夏四月辛卯,君氏卒。
到了夏天四月,君氏也去世了。
秋,武氏子来求赙。
秋天的时候,武氏的儿子来到鲁国,索求助丧的钱财。
八月庚辰,宋公和卒。
八月初五,宋穆公去世。
冬十有二月,齐侯、郑伯盟于石门。
冬天十二月,齐侯和郑伯在石门会盟。
癸未,葬宋穆公。
十二月癸未这一天,安葬了宋穆公。
【传】
【传】
三年春,王三月壬戌,平王崩。
三年的春天,按照周朝的历法,三月二十四日,周平王去世了。
赴以庚戌,故书之。
讣告上写的是庚戌日,因此《春秋》也记载为庚戌日,也就是十二日。
夏,君氏卒。
夏天,君氏去世了。
声子也。
君氏就是声子。
不赴于诸侯,不反哭于寝,不祔于姑,故不曰薨。
因为她没有向诸侯发出讣告,安葬后也没有回到祖庙哭祭,也没有把她的神主牌位放在婆婆的神主旁边,所以《春秋》没有称她为“薨”。
不称夫人,故不言葬。
又因为她没有被称为“夫人”,所以也没有记载她的下葬情况。
不书姓,为公故,曰君氏。
连姓氏也没有记录,只是因为她是隐公生母的缘故,才称她为“君氏”。
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
郑武公和郑庄公先后担任周平王的卿士,但平王暗中又把部分朝政托付给了虢公。
郑伯怨王,王曰“无之”。
郑庄公对此感到不满,平王却说,“没有这回事。”
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
于是周王室和郑国交换了人质,周王子狐被送到郑国做人质,而郑国的公子忽则被送到周王室做人质。
王崩,周人将畀虢公政。
平王去世后,周王室的人想把政权交给虢公。
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
四月,郑国的祭足带兵割取了温地的麦子。
秋,又取成周之禾。
秋天,又割取了成周的谷子。
周、郑交恶。
从此,周王室和郑国的关系恶化了。
君子曰:“
君子评论说:“
信不由中,质无益也。
如果诚意不是发自内心,即使交换人质也是没有用的。
明恕而行,要之以礼,虽无有质,谁能间之?
只有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地办事,并用礼仪加以约束,即使没有人质,又有谁能离间他们呢?
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蘋蘩蕰藻之菜,筐筥锜釜之器,潢汙行潦之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而况君子结二国之信,行之以礼,又焉用质?
假如真有诚意,哪怕是山沟、池塘里生长的野草,蘋、蘩、蕴、藻这样的野菜,普通的竹器和金属器皿,大小道路上的积水,都可以献给鬼神,进献给王公,更何况是两国之间建立信约、按照礼仪办事呢,哪里还需要人质呢?
《风》有《采蘩》、《采蘋》,《雅》有《行苇》、《泂酌》,昭忠信也。”
《国风》中有《采繁》和《采蘋》,《大雅》中有《行苇》和《泂酌》,这些诗篇就是为了表明忠信的重要性。”
武氏子来求赙,王未葬也。
武氏的儿子来到鲁国,求取办丧事所需的财物,这是因为周平王还没有举行葬礼。
宋穆公疾,召大司马孔父而属殇公焉,曰:“
宋穆公病重时,召见大司马孔父,把殇公嘱托给他,说道:“
先君舍与夷而立寡人,寡人弗敢忘。
先君抛弃了自己的儿子与夷而立我为国君,我不敢忘记。
若以大夫之灵,得保首领以没,先君若问与夷,其将何辞以对?
如果托大夫的福,我能保全性命,将来先君如果问起与夷的情况,我该用什么话回答呢?
请子奉之,以主社稷,寡人虽死,亦无悔焉。”
请您辅佐与夷来主持国家事务吧,这样我即使死去,也不会后悔了。”
对曰:“
孔父回答说:“
群臣愿奉冯也。”
群臣愿意事奉您的儿子冯啊!”
公曰:“
穆公却说:“
不可。
不行!
先君以寡人为贤,使主社稷,若弃德不让,是废先君之举也,岂曰能贤?
先君认为我有德行,才让我主持国家事务,如果我现在丢掉道德而不让位,那就是废弃了先君的提拔,怎么能说是有什么德行呢?
光昭先君之令德,可不务乎?
发扬光大先君的美德,难道不应该尽快办理吗?
吾子其无废先君之功。”
您不要废弃先君的功业!”
使公子冯出居于郑。
于是命令公子冯到郑国去居住。
八月庚辰,宋穆公卒。
八月初五,宋穆公去世。
殇公即位。
殇公即位。
君子曰:“
君子评论说:“
宋宣公可谓知人矣。
宋宣公可以说是能了解人了。
立穆公,其子飨之,命以义夫。
他立了自己的弟弟穆公,而他的儿子最终还是继承了君位,这就是因为他的遗命符合道义。
《商颂》曰:“
《诗经·商颂》说:“
殷受命咸宜,百禄是荷。
殷王传授天命都合于道义,所以承受了各种福禄’。’
其是之谓乎?”
正是这种情况。”
冬,齐、郑盟于石门,寻卢之盟也。
冬天,齐国和郑国在石门会盟,这是为了重温之前在庐地结盟的友好关系。
庚戌,郑伯之车偾于济。
冬天某一天,郑伯在济水翻了车。
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
卫庄公娶了齐国太子得臣的妹妹,名叫庄姜,容貌非常美丽,却没有儿子,卫国人做了一首名为《硕人》的诗,就是用来赞美她的美貌的。
又娶于陈,曰厉妫,生孝伯,早死。
庄公又从陈国娶了一个妻子,叫厉妫,她生了儿子孝伯,但孝伯早逝。
其娣戴妫生桓公,庄姜以为己子。
跟她陪嫁来的妹妹戴妫,生了桓公,庄姜就把桓公当作自己的儿子抚养。
公子州吁,嬖人之子也,有宠而好兵,公弗禁,庄姜恶之。
公子州吁是庄公宠妾所生的儿子,卫庄公十分宠爱他,还纵容他对军事的喜爱,却没有加以禁止,庄姜因此非常厌恶他。
石碏谏曰:“
石碏劝谏庄公说:“
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
我听说一个人爱自己的儿子,一定要用正确的礼法来教导和约束他,这样才能使他不走上邪路。
骄、奢、淫、泆,所自邪也。
骄傲、奢侈、淫荡、逸乐,就是走向邪路的开端。
四者之来,宠禄过也。
这四种问题的产生,都是因为宠爱和赏赐太过分的缘故。
将立州吁,乃定之矣,若犹未也,阶之为祸。
如果您打算立州吁为太子,就应该早点定下来,如果没有决定,那这就是引发祸乱的阶梯了。
夫宠而不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珍者鲜矣。
受宠爱而不骄傲,骄傲了而能被压制,受压制后而不怨恨,有怨恨而不做出坏事的人,是非常少的呀!
且夫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所谓六逆也。
再说,卑贱的妨害高贵的,年少的欺负年长的,疏远的离间亲近的,新的挑拨旧的,地位低的压着地位高的,淫乱的破坏有礼义的,这些都是人们常说的六种逆理的事。
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
君主行事公正适宜,臣子服从命令,父亲慈爱儿子,儿子孝顺父亲,哥哥爱护弟弟,弟弟敬重哥哥,这才是人们常说的六种顺礼的事。
去顺效逆,所以速祸也。
不去做顺应礼义的事,反而去做违背礼的事,就会招致祸害。
君人者将祸是务去,而速之,无乃不可乎?”
作为君主,应该尽力消除祸害,现在却反而招致祸害的到来,这恐怕是不可以的吧!”
弗听,其子厚与州吁游,禁之,不可。
庄公没有听从石碏的建议,石碏的儿子石厚与州吁交往,石碏试图阻止,但没能成功。
桓公立,乃老。
后来,等到卫桓公当上国君时,石碏就告老退休了。
左丘明(前556年-前451年),姓丘,名明。汉族,春秋末期鲁国都君庄(今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人。相传为春秋末期曾任鲁国史官,是中国古代伟大的
【经】 三年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三月庚戌,天王崩。夏四月辛卯,君...
【经】 二年春,公会戎于潜。夏五月,莒人入向。无骇帅师入极。秋八月庚辰...
【经】 元年春,王正月。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
夏四月戊午,晋侯使吕相绝秦,曰:“昔逮我献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盟...
定王使单襄公聘于宋。遂假道于陈,以聘于楚。火朝觌矣,道茀不可行也。侯不在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