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秦医缓和》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佚名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秦医缓和
先秦-佚名

  晋侯梦大厉,被发及地,搏膺而踊,曰:“杀馀孙,不义,馀得请于帝矣!”坏大门及寝门而入。公惧,入于室。又坏户。公觉,召桑田巫,巫言如梦。公曰:“何如?”曰:“不食新矣。”
  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公曰:“良医也!”厚为之礼而归之。
  六月丙午,晋侯欲麦,使甸人献麦,馈人为之。召桑田巫,示而杀之。将食,张,如厕,陷而卒。小臣有晨梦负公以登天,及日中,负晋侯出诸厕,遂以为殉。
  晋侯求医于秦,秦伯使医和视之。曰:“疾不可为也。是谓近女室,疾如蛊。非鬼非食,惑以丧志。良臣将死,天命不佑。”公曰:“女不可近乎?”对曰:“节之。先王之乐,所以节百事也,故有五节。迟速本末以相及,中声以降。五降之后,不容弹矣。于是有烦手淫声,慆堙心耳,乃忘平和,君子弗听也。物亦如之。至于烦,乃舍也已,无以生疾。君子之近琴瑟,以仪节也,非以慆心也。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徴为五声,淫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菑: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女,阳物而晦时,淫则生内热惑蛊之疾。今君不节不时,能无及此乎?”
  出,告赵孟。赵孟曰:“谁当良臣?”对曰:“主是谓矣。主相晋国,于今八年。晋国无乱,诸侯无阙,可谓良矣。和闻之,国之大臣,荣其宠禄,任其大节,有菑祸兴,而无改焉,必受其咎。今君至于淫以生疾,将不能图恤社稷,祸孰大焉?主不能御,吾是以云也。”赵孟曰:“何谓蛊?”对曰:“淫溺惑乱之所生也。于文,皿虫为蛊。穀之飞亦为蛊。在《周易》,女惑男、风落山谓之蛊。皆同物也。”赵孟曰:“良医也!”厚其礼而归之。

    《秦医缓和》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晋侯梦大厉,被发及地,搏膺而踊,曰:“
      晋景公梦见了一个大恶鬼,披散着头发直拖到地上,拍打着胸脯跳跃着对他喊叫:“
    杀馀孙,不义,馀得请于帝矣!”
    你杀了我的子孙,太不合正义了,我向天帝请求报仇,已经得到准许了!”
    坏大门及寝门而入。
    说罢就打坏宫门和寝殿的门闯了进来。
    公惧,入于室。
    晋景公非常恐惧,躲到了内室。
    又坏户。
    厉鬼又打坏了内室的小门。
    公觉,召桑田巫,巫言如梦。
    晋景公被惊醒了,召来桑田的巫师卜梦,巫师说,的情况和晋景公的梦境相同。
    公曰:“
    晋景公问道:“
    何如?”
    会怎么样呢?”
    曰:“
    巫师回答说:“
    不食新矣。”
    您不能吃到今年的新麦了。”
      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
      晋景公患了重病,向秦国求医,秦桓公派医缓去给他治疗。
    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
    医缓还没到达晋国时,晋景公梦见病邪变成了两个儿童,一个说:“
    彼,良医也。
    他是一位良医。
    惧伤我,焉逃之?”
    担心会伤害我们,往哪里躲避他呢?”
    其一曰:“
    另一个说:“
    居肓之上,膏之下,若我何?”
    躲到肓的上边、膏的下边,能把我们怎么样呢?”
    医至,曰:“
    医缓到了晋国,诊断后说:“
    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
    病不能治疗了,在肓的上边、膏的下边。
    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
    用灸法攻治根本起不到作用,用针刺治疗效力够不着,药力也不能到达那里,所以不能治疗了。”
    公曰:“
    晋景公叹道:“
    良医也!”
    良医啊!”
    厚为之礼而归之。
    给缓置办了丰厚的礼物让他回国了。
      六月丙午,晋侯欲麦,使甸人献麦,馈人为之。
      六月初七(注,此处是周历,夏历应为四月),晋景公想要尝尝新收的麦子做成的食物,就让甸人献上新麦,让馈人做成食品。
    召桑田巫,示而杀之。
    晋景公召来了桑田的那个巫师,将新麦做成的食物拿给他看后就杀了他。
    将食,张,如厕,陷而卒。
    晋景公将要吃的时候,感到腹胀,便去上厕所,在厕所中由于气陷而死。
    小臣有晨梦负公以登天,及日中,负晋侯出诸厕,遂以为殉。
    有个小宦官凌晨梦见自己背着晋景公升天了,到了中午,他就从厕所里背出了晋景公,晋国于是就把他做了陪葬的人。
      晋侯求医于秦,秦伯使医和视之。
      (昭公元年)晋平公患病向秦国求医,秦景公派医和去给他诊治。
    曰:“
    医和诊断后说:“
    疾不可为也。
    病不能治了。
    是谓近女室,疾如蛊。
    这个病是因为过度亲近女色造成的,病人心志沉迷惑乱犹如中了蛊毒,是患了蛊病’。
    非鬼非食,惑以丧志。
    这个病不是鬼神作祟,也不是饮食不调,而是由于迷恋女色而丧失了心志。
    良臣将死,天命不佑。”
    良臣将要死去,上天也不会保佑。”
    公曰:“
    晋平公问道:“
    女不可近乎?”
    女子不能亲近吗?”
    对曰:“
    医和回答说:“
    节之。
    要加以节制。
    先王之乐,所以节百事也,故有五节。
    先王的音乐,就是用来告诉人们做事要有节制的,所以有五音的节奏。
    迟速本末以相及,中声以降。
    五音速度的慢快和声音的低高递相连及,就会奏出中正和谐的音乐。
    五降之后,不容弹矣。
    一曲终了,五音都降于无声,这时就不能再弹奏了。
    于是有烦手淫声,慆堙心耳,乃忘平和,君子弗听也。
    在这时如果再弹奏的话,手法就会繁乱混杂,会奏出不中正的靡靡之乐,君子是不会听这种音乐的。
    物亦如之。
    万事万物也像演奏音乐的道理一样。
    至于烦,乃舍也已,无以生疾。
    如果过度了,就要休止下来,不要因为过度而导致生病。
    君子之近琴瑟,以仪节也,非以慆心也。
    君子亲近女子,要按照礼仪的规定进行,不要因为女色而使心志惑乱。
    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徴为五声,淫生六疾。
    上天有六种气,降下来化生五种味道,表现为五种颜色,体现为五种声音,过度就会产生六种疾病。
    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菑:
    六种气叫做阴、阳、风、雨、晦、明,在时间上区分为四季,按次序排列为五行,六气过度就会造成疾病:
    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
    阴气过度造成寒性的疾病,阳气过度造成热性的疾病,风气过度造成四肢的疾病,雨湿过度造成肠胃的疾病,夜晚活动过度造成心志惑乱的疾病,白天操劳过度造成心力疲惫的疾病。
    女,阳物而晦时,淫则生内热惑蛊之疾。
    男女之事,其性为阳,夜晚才能与之交合,过度亲近就会产生内热和心志惑乱的疾病。
    今君不节不时,能无及此乎?”
    如今您亲近女色既不加以节制、又不按时,能不到这样的地步吗?”
      出,告赵孟。
      医和出来后,将情况告诉了赵孟。
    赵孟曰:“
    赵孟问道:“
    谁当良臣?”
    谁称得上是良臣呢?”
    对曰:“
    医和回答说:“
    主是谓矣。
    说的就是主公您啊!
    主相晋国,于今八年。
    主公辅佐晋国,到现在八年了。
    晋国无乱,诸侯无阙,可谓良矣。
    晋国国内没有动乱,与诸侯外交也没有失礼的事情,可以称得上是良臣了。
    和闻之,国之大臣,荣其宠禄,任其大节,有菑祸兴,而无改焉,必受其咎。
    我听说,一个国家的大臣,荣享着国君的恩宠和俸禄,担负着国家的重任,有灾祸发生了,却不能改变它,一定会受到它的祸害。
    今君至于淫以生疾,将不能图恤社稷,祸孰大焉?
    如今国君到了因过度亲近女色而生病的地步,势将不能谋虑顾念国家大事了,灾祸哪一个比这更大呢?
    主不能御,吾是以云也。”
    主公不能加以阻止,我因此才说‘良臣将死,天命不佑’的话!”
    赵孟曰:“
    赵孟又问道:“
    何谓蛊?”
    什么叫做‘蛊’?”
    对曰:“
    医和答道:“
    淫溺惑乱之所生也。
    过度沉溺于令人心志惑乱的事所生的病叫‘蛊’;
    于文,皿虫为蛊。
    在文字上,皿和虫构成了‘蛊’;
    穀之飞亦为蛊。
    谷物中孳生的飞蛾也是‘蛊’;
    在《周易》,女惑男、风落山谓之蛊。
    在《周易》中,长女迷惑了少男,就像大风吹落了山上的草木一般,同样叫做‘蛊’。
    皆同物也。”
    这些都是同类的事理。”
    赵孟曰:“
    赵孟叹道:“
    良医也!”
    良医啊!”
    厚其礼而归之。
    给他置办了丰厚的礼物,然后让他回国了。

    图片版
    秦医缓和

    佚名(先秦)

    暂无
    佚名相关作品
    秦医缓和-佚名(先秦)

      晋侯梦大厉,被发及地,搏膺而踊,曰:“杀馀孙,不义,馀得请于帝矣!”坏大门...

    尧戒-佚名(先秦)

    颤颤栗栗 , 日谨一日 。 人莫踬于山 , 而踬于垤。 ...

    夏后铸鼎繇-佚名(先秦 )

    逢逢白云,一南一北,一西一东。 九鼎既成,迁于三国。 ...

    盥盘铭-佚名(先秦)

    与其溺于人也,宁溺于渊。 溺于渊犹可游也,溺于人不可救也。 ...

    带铭-佚名(先秦)

    火灭修容,慎戒必恭。恭则寿。 ...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