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墨子·69章 旗帜》的原文打印版
原文/译文
文字版
墨子·69章 旗帜
战国鲁国-墨子
  守城之法,木为苍旗,火为赤旗,薪樵为黄旗,石为白旗,水为黑旗,食为菌旗,死士为仓英之旗,竟士为雩旗,多卒为双兔之旗,五尺童子为童旗,女子为梯末妹妹之旗,弩为狗旗,戟为藢旗,剑盾为羽旗,车为龙旗,骑为鸟旗。凡所求索旗名不在书者,皆以其形名为旗。城上举旗,备具之官致财物,之足而下旗。
  凡守城之法:石有积,樵薪有积,菅茅有积,雚苇有积,木有积,炭有积,沙有积,松柏有积,蓬艾有积,麻脂有积,金铁有积,粟米有积;井灶有处,重质有居;五兵各有旗;节各有辨;法令各有贞;轻重分数各有请;主慎道路者有经。
  亭尉各为帜,竿长二丈五,帛长丈五、广半幅者大。寇傅攻前池外廉城上当队鼓三,举一帜;到水中周,鼓四,举二帜;到藩,鼓五,举三帜,到冯垣,鼓六,举四帜,到女垣;鼓七,举五帜;到大城,鼓八,举六帜;乘大城半以上,鼓无休。夜以火,如此数。寇却解,辄部帜如进数,而无鼓。
  城为隆,长五十尺,四面四门将,门长四十尺,其次三十尺,其次二十五尺,其次二十尺,其次十五尺,高无下四十五尺。
  城上吏卒置之背,卒于头上;城下吏、卒置之肩,左军于左肩,中军置之胸,各一。鼓,中军一三,每鼓三、十击之,诸有鼓之吏,谨以次应之;当应鼓而不应,不当应而应鼓,主者斩。
  道广三十步,于城下夹阶者各二,其井,置铁(弓+雚)。于道之外为屏,三十步而为之圜,高丈。为民圂,垣高十二尺以上。巷术周道者,必为之门,门二人守之;非有信符,勿行,不从令者斩。
  诸守牲格者,三出却适,守以令召赐食前,予大旗,署百户邑。若他人财物,建旗其署,令皆明白知之,曰某子旗。牲格内广二十五步,外广十步,表以地形为度。
  靳卒中教,解前后、左右,卒劳者更休之。
    《墨子·69章 旗帜》全文注音拼音版

    墨子(战国鲁国)

           墨子(约公元前476年(一说是公元前480年)~约公元前390年(一说是公元前420年)),墨家学派

    墨子相关作品
    兼爱-墨子(战国鲁国)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

    公输-墨子(战国鲁国)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

    非攻(上)-墨子(战国鲁国)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

    非攻(中)-墨子(先秦)

      子墨子言曰:“古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情欲誉之审,赏罚之当,刑政之不过失...

    非攻(下)-墨子(先秦)

      子墨子言曰:今天下之所誉善者,其说将何哉?为其上中天之利,而中中鬼之利,而...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