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鬼谷子·忤合》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及详解鬼谷子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鬼谷子·忤合
先秦-鬼谷子

  凡趋合倍反,计有适合。化转环属,各有形势,反覆相求,因事为制。是以圣人居天地之间,立身、御世、施教、扬声、明名也;必因事物之会,观天时之宜,因知所多所少,以此先知之,与之转化。
  世无常贵,事无常师;圣人无常与,无不与;无所听,无不听;成于事而合于计谋,与之为主。合于彼而离于此,计谋不两忠,必有反忤;反于是,忤于彼;忤于此,反于彼,其术也。用之于天下,必量天下而与之;用之于国,必量国而与之;用之于家,必量家而与之;用之于身,必量身材气势而与之;大小进退,其用一也。必先谋虑计定,而后行之以忤合之术。
  古之善背向者,乃协四海,包诸侯忤合之地而化转之,然后求合。故伊尹五就汤,五就桀,而不能所明,然后合于汤。吕尚三就文王,三入殷,而不能有所明,然后合于文王,此知天命之箝,故归之不疑也。
  非至圣达奥,不能御世;非劳心苦思,不能原事;不悉心见情,不能成名;材质不惠,不能用兵;忠实无实,不能知人;故忤合之道,己必自度材能知睿,量长短远近孰不如,乃可以进,乃可以退,乃可以纵,乃可以横。

    《鬼谷子·忤合》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凡趋合倍反,计有适合。
      凡是有关联合或对抗的行劝,都会有相应的计策。
    化转环属,各有形势,反覆相求,因事为制。
    变化和转移就像铁环一样环连而无中断,然而,变化和转移又各有各的具体情形,彼此之间环转反复,互相依赖,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控制。
    是以圣人居天地之间,立身、御世、施教、扬声、明名也;
    所以圣人生活在天地间,立身处世都是为了说教众人,扩大影响,宣扬名声。
    必因事物之会,观天时之宜,因知所多所少,以此先知之,与之转化。
    他们还必须根据事物之间的联系来考察天时,以便抓有利时机,国家哪些方面有余,哪些方面不足,都要从这里出发去掌握,并设法促进事物向有利的方面转化。
      世无常贵,事无常师;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也没有永远居于榜样地位的,也没有一定的法则。
    圣人无常与,无不与;
    圣人常做的是无所不能做。
    无所听,无不听;
    常听的是无所不能听。
    成于事而合于计谋,与之为主。
    要想做的事情成功,就要使计谋切合实际。
    合于彼而离于此,计谋不两忠,必有反忤;
    一般来说,施行计谋难以同时兼顾,合乎那一方的利益,就要背叛另一方的利益,凡是计谋不可能同时忠于两个对立物,必然违背某一方的意愿。
    反于是,忤于彼;
    合乎这一方的意愿,就要违背另一方的意愿;
    忤于此,反于彼,其术也。
    违背另一方的意愿,才可能合乎这一方的意愿,这就是“忤合”之术。
    用之于天下,必量天下而与之;
    如果把这种“忤合”之术运用到天下,必然要把全天下都放在忤合之中;
    用之于国,必量国而与之;
    如果把这种“忤合”之术用到某个国家,就必然要把整个国家放在忤合之中;
    用之于家,必量家而与之;
    如果把这种“忤合”之术运用到某个家庭,就必然要把整个家庭都放在忤合之中;
    用之于身,必量身材气势而与之;
    如果把这种“忤合”之术用到某一个人,就必然要把这个人的才能气势都放在忤合之中。
    大小进退,其用一也。
    总之,无论把这种“忤合”之术用在大的范围,还是用在小的范围,其功用是相同的。
    必先谋虑计定,而后行之以忤合之术。
    因此,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要进行谋划、分析,计算准确了以后再实行“忤合”之术。
      古之善背向者,乃协四海,包诸侯忤合之地而化转之,然后求合。
      古代那些善于通过背离一方、趋向一主而横行天下的人,常常掌握四海之内的各种力量,掌控诸侯,驱之于忤合之地,因循形势而设法化转,然后使之改变方向,与贤君明主相契合。
    故伊尹五就汤,五就桀,而不能所明,然后合于汤。
    过去伊尹五次投靠商汤,五次投靠夏桀,不能昭明其志,最终受用于汤。
    吕尚三就文王,三入殷,而不能有所明,然后合于文王,此知天命之箝,故归之不疑也。
    姜尚三次投奔周文王,三次投奔殷纣是懂得天命的制约,他们运用“忤合”认清了天命所在,所以归附明主而不再怀疑。
      非至圣达奥,不能御世;
      对于一个纵横家来说,如果没有高尚的品德,超人的智慧,不可能通晓深层的规律,就不可能驾驭天下;
    非劳心苦思,不能原事;
    如果不肯用心苦苦思考,就不可能揭示事物的本来面目;
    不悉心见情,不能成名;
    如果不会全神贯注地考察事物的实际情况,就不可能功成名就;
    材质不惠,不能用兵;
    如果才能、胆量都不足,就不能统兵作战;
    忠实无实,不能知人;
    如果只是愚忠呆实而无真知灼见,就不可能有察人之明。
    故忤合之道,己必自度材能知睿,量长短远近孰不如,乃可以进,乃可以退,乃可以纵,乃可以横。
    所以,“忤合”的规律是,要首先自我估量聪明才智,然后度量他人的优劣长短,分析在远近范围之内还比不上谁,只有在这样知己知彼以后,才能随心所欲,可以前进,可以后退,可以合纵,可以连横。

    图片版
    鬼谷子·忤合

    鬼谷子(先秦)

    暂无
    鬼谷子相关作品
    鬼谷子·中经-鬼谷子(先秦)

      “中经”,谓振穷趋急,施之能言厚德之人。救拘执穷者,不忘恩也。能言者,俦善...

    鬼谷子·持枢·持枢-鬼谷子(先秦)

      持枢,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之正也,不可干而逆之。逆之者,虽成必败。...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损兑法灵蓍-鬼谷子(先秦)

      损兑者,几危之决也。事有适然,物有成败,机危之动,不可不察。故圣人以无为待...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转圆法猛兽-鬼谷子(先秦)

      转圆法猛兽。   转圆者,无穷之计也。无穷者,必有圣人之心,以原不测之智;...

    鬼谷子·本经阴符七术·散势法鸷鸟-鬼谷子(先秦)

      散势法鸷鸟。   散势者,神之使也。用之,必循间而动。威肃内盛,推间而行之...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