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上下之事,有远而亲,近而疏;就之不用,去之反求;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
事皆有内楗,素结本始。或结以道德,或结以党友,或结以财货,或结以采色。用其意,欲入则入,欲出则出;欲亲则亲,欲疏则疏;欲就则就;欲去则去;欲求则求,欲思则思。若蚨母之从子也;出无间,入无朕。独往独来,莫之能止。
内者,进说辞也。楗者,楗所谋也。欲说者务隐度,计事者务循顺。阴虑可否,明言得失,以御其志。方来应时,以和其谋。详思来楗,往应时当也。夫内有不合者,不可施行也。乃揣切时宜,从便所为,以求其变。以变求内者,若管取楗。言往者,先顺辞也;说来者,以变言也。善变者审知地势,乃通于天,以化四时,使鬼神,合于阴阳,而牧人民。
见其谋事,知其志意。事有不合者,有所未知也。合而不结者,阳亲而阴疏。事有不合者,圣人不为谋也。
故远而亲者,有阴德也。近而疏者,志不合也。就而不用者,策不得也。去而反求者,事中来也。日进前而不御者,施不合也。遥闻声而相思者,合于谋待决事也。
故曰:不见其类而为之者,见逆。不得其情而说之者,见非。得其情乃制其术,此用可出可入,可楗可开。故圣人立事,以此先知而楗万物。
由夫道德仁义,礼乐忠信计谋,先取诗书,混说损益,议论去就。欲合者用内,欲去者用外。外内者,必明道数。揣策来事,见疑决之。策无失计,立功建德,治名入产业,曰楗而内合。上暗不治,下乱不窹,楗而反之。内自得而外不留,说而飞之,若命自来,己迎而御之。若欲去之,因危与之。环转因化,莫知所为,退为大仪。
君臣上下之事,有远而亲,近而疏;
君臣上下之间的事情,有的距离君主很远关系却很亲密,有的距离君主很近关系却很疏远。
就之不用,去之反求;
有的投奔君主却不被起用,有的在离开以后却被四处诏求。
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
有的天天都能到君主眼前却得不到信任和任用,有的君主遥闻其名便朝思暮想他的到来。
事皆有内楗,素结本始。
凡是事物都有采纳和建议两方面,平常的东西都与本源相连结。
或结以道德,或结以党友,或结以财货,或结以采色。
有的靠道德相连结,有的靠朋党相连结,有的靠财务相连结,有的靠艺术相连结。
用其意,欲入则入,欲出则出;
只要摸准了君主的心意,并善于迎合其意,那么想入仕就能入仕,想出世就能出世;
欲亲则亲,欲疏则疏;
想亲近君主就能亲近,想让君主疏远就能疏远;
欲就则就;
想投奔君主就能投奔。
欲去则去;
想离去就离去;
欲求则求,欲思则思。
想被诏求就被诏求,想被思念就能被君主思念。
若蚨母之从子也;
就好像母蜘蛛率领小蜘蛛一样。
出无间,入无朕。
出来时不留洞痕,进去时不留标记。
独往独来,莫之能止。
独自前往,独自返回,谁也没法阻止它。
内者,进说辞也。
所谓“内”就是进献说辞让君主接纳;
楗者,楗所谋也。
所谓“揵”就是进献计策。
欲说者务隐度,计事者务循顺。
想要说服他人,就必须要暗中揣度对方的心意;
阴虑可否,明言得失,以御其志。
度量、策划事情,务必要循沿顺畅的途径,暗中分析做的决策是否符合时宜,公开严明决策的所得所失,以邀宠于君心。
方来应时,以和其谋。
我们的决策必须既合乎时宜,又合于君意。
详思来楗,往应时当也。
详细地思考后再来进言,以适应形势。
夫内有不合者,不可施行也。
凡是内情有不合时宜的,就不可以实行。
乃揣切时宜,从便所为,以求其变。
就要揣摩形势,从便利处入手,来改变策略。
以变求内者,若管取楗。
用善于变化来被采纳,就像以门管来接纳门楗一样顺当。
言往者,先顺辞也;
凡是谈论过去的事情,要先顺畅的言辞。
说来者,以变言也。
凡是谈论未来的事情要采用容易、变通的言辞。
善变者审知地势,乃通于天,以化四时,使鬼神,合于阴阳,而牧人民。
能自如地改变决策的人,必须审知地理形势,明于天道,又有随顺、运用固有法则的能力,善于应变,且能契合于阴阳变化规律,从而驾驭天下百姓。
见其谋事,知其志意。
了解君主谋划的事情,就能从中洞悉其意愿志向。
事有不合者,有所未知也。
若我们所办的事情不合君主之意,那是因为我们对君主的意图掌握得还不够。
合而不结者,阳亲而阴疏。
若表面上我们的决策得到了同意但实际上却并没有得到施行,那是因为君主与我们的关系表面上看起来亲密,实际上却很疏远。
事有不合者,圣人不为谋也。
若决策不合君意,圣智之人也难以将决策付诸实践。
故远而亲者,有阴德也。
所以说,与君主相距很远却被亲近的人,是因为能与君主心意暗合;
近而疏者,志不合也。
距离君主很近却反被疏远的人,是因为与君主志趣不投;
就而不用者,策不得也。
就职上任而不被重用的人,是因为他的决策不得君心;
去而反求者,事中来也。
革职离去而能再被诏求的人,是因为他和主张被后来的现实证明是可行的,合乎君意的;
日进前而不御者,施不合也。
每天都能出入君主面前,却不被信任的人,是因为他的主张不得君心;
遥闻声而相思者,合于谋待决事也。
距离遥远只要能听到声音就被思念的人,是因为其主张与决策都与君主相合,君主正等他参加决断大事。
故曰:
所以说:
不见其类而为之者,见逆。
在情况还没有明朗之前就去游说的人,定会事与愿违;
不得其情而说之者,见非。
在还没有掌握实情的时候就去游说的人,定要受到非议。
得其情乃制其术,此用可出可入,可楗可开。
只有充分了解对方的真实情况与意图,再依据实际情况确定方法,这样去推行自己的主张,就可以出去,又可以进来,既可以进谏君主,坚持己见,又可以放弃自己的主张,随机应变。
故圣人立事,以此先知而楗万物。
所以,圣智之士行事成大业,都是凭着预先全面把握信息而驾驭、控制世间万物。
由夫道德仁义,礼乐忠信计谋,先取诗书,混说损益,议论去就。
进而顺合道德、仁义、礼乐、忠信、计谋的种种规范,对于君主的决策,我们可以先引用《诗经》《尚书》中的立论、教诲为其论证,笼统地说些添添减减的修改意见,同时在内心里衡量一下此决策与自己决策的差距大小,以决定离去还是留下。
欲合者用内,欲去者用外。
要想与人合作,就要把力量用在内部,要想离开现职,就要把力量用在外面。
外内者,必明道数。
处理内外大事必须明确理论和方法。
揣策来事,见疑决之。
要预测未来的事情,就要善于在各种疑难面前临机决断。
策无失计,立功建德,治名入产业,曰楗而内合。
在运用策略时要不失算,不断建立功业和积累德政,善于管理人民,使他们从事生产事业,这叫做“巩固内部团结”。
上暗不治,下乱不窹,楗而反之。
如果上层昏庸不理国家政务,下层纷乱不明为臣事理,各执己见,事事抵触,还自鸣得意,不接受外面的新思想,还自吹自擂。
内自得而外不留,说而飞之,若命自来,己迎而御之。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朝廷诏命自己,就先迎合他的心意再设法逐步掌握他。
若欲去之,因危与之。
若觉得某位君主实在不堪凭依而想离之而去时,就趁乱离开,伺机退隐,以保全自己不受伤害。
环转因化,莫知所为,退为大仪。
要圆转灵活地根据所面临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我们的策略、变换我们的手法,让外人摸不透自己的真实意图,这就是进用和退居的根本原则。
“中经”,谓振穷趋急,施之能言厚德之人。救拘执穷者,不忘恩也。能言者,俦善...
持枢,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之正也,不可干而逆之。逆之者,虽成必败。...
损兑者,几危之决也。事有适然,物有成败,机危之动,不可不察。故圣人以无为待...
转圆法猛兽。 转圆者,无穷之计也。无穷者,必有圣人之心,以原不测之智;...
散势法鸷鸟。 散势者,神之使也。用之,必循间而动。威肃内盛,推间而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