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夏父弗忌改昭穆之常》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及详解(国语)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夏父弗忌改昭穆之常
先秦-国语

  夏父弗忌为宗,蒸将跻僖公。宗有司曰:“非昭穆也。”曰:“我为宗伯,明者为昭,其次为穆,何赏之有!”有司曰:“夫宗庙之有昭穆也,以次世之长幼,而等胄之亲疏也。夫祀,昭孝也。各致齐敬于其皇祖,昭孝之至也。故工史书世,宗祝书昭穆,犹恐其踰也。今将先明而后祖,自玄王以及主癸莫若汤,自稷以及王季莫若文、武,商、周之蒸也,未尝跻汤与文、武,为不踰也。鲁未若商、周而改其常,无乃不可乎?”弗听,遂跻之。
  展禽曰:“夏父弗忌必有殃。夫宗有司之言顺矣,僖又未有明焉。犯顺不祥,以逆训民亦不祥,易神之班亦不祥,不明而跻之亦不祥,犯鬼道二,犯人道二,能无殃乎?”侍者曰:“若有殃焉在?抑刑戮也,其天札也?”曰:“未可知也。若血气强固,将寿宠得没,虽寿而没,不为无殃。”既其葬也,焚,烟彻于上。

    《夏父弗忌改昭穆之常》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夏父弗忌为宗,蒸将跻僖公。
      夏父弗忌担任宗伯,冬祭时要把鲁僖公的位次升到鲁闵公之前。
    宗有司曰:“
    手下具体办事的人说:“
    非昭穆也。”
    这不合乎昭穆的次序。”
    曰:“
    夏父弗忌说:“
    我为宗伯,明者为昭,其次为穆,何赏之有!”
    我是宗伯,僖公有明德当为昭,不如他的就为穆,有什么固定的次序?”
    有司曰:“
    主事人说:“
    夫宗庙之有昭穆也,以次世之长幼,而等胄之亲疏也。
    宗庙的昭穆次序,是用来排列世系的先后,理顺后人的亲疏关系。
    夫祀,昭孝也。
    祭祀,是表明孝道的。
    各致齐敬于其皇祖,昭孝之至也。
    各自向皇天宗祖献上敬意,这是表明孝道的最高礼仪。
    故工史书世,宗祝书昭穆,犹恐其踰也。
    所以乐师和史官要记载世次的先后,宗伯和太祝要记载昭穆的次序,还生怕出现越礼的现象。
    今将先明而后祖,自玄王以及主癸莫若汤,自稷以及王季莫若文、武,商、周之蒸也,未尝跻汤与文、武,为不踰也。
    现在你要把所谓有明德的僖公排在前,而把世次在前的闵公列在后,那么从玄王到主癸都不及汤的明德,从后稷到王季都不及周文王和周武王的明德,可是商人、周人在冬祭时,并没有因此把汤和文王、武王排列在前,这是为的不越礼啊。
    鲁未若商、周而改其常,无乃不可乎?”
    鲁国不像商人、周人那样做反而改变常规,这多么不可以啊!”
    弗听,遂跻之。
    夏父弗忌不听劝告,还是把僖公的位次升到闵公之前。
      展禽曰:“
      展禽说:“
    夏父弗忌必有殃。
    夏父弗忌一定有灾祸。
    夫宗有司之言顺矣,僖又未有明焉。
    宗庙主事人的话是合乎礼的,况且僖公又没有明德。
    犯顺不祥,以逆训民亦不祥,易神之班亦不祥,不明而跻之亦不祥,犯鬼道二,犯人道二,能无殃乎?”
    违犯了礼不吉祥,用违礼的话教育民众也不吉祥,变换神的位次也不吉祥,没有明德反升到前面也不吉祥,前两条违犯了人道,后两条违犯了鬼道,能没有灾祸吗?”
    侍者曰:“
    旁边的侍者问:“
    若有殃焉在?
    如果有灾祸会在哪里呢?
    抑刑戮也,其天札也?”
    是被刑杀,还是因瘟疫而早死?”
    曰:“
    回答说:“
    未可知也。
    这还不能知道。
    若血气强固,将寿宠得没,虽寿而没,不为无殃。”
    假如这个人身体壮实,将侥幸而尽天年,但即使是寿终而死,也不会没有灾祸。”
    既其葬也,焚,烟彻于上。
    夏父弗忌死后,下葬的时候棺椁忽然起火,烟气直上天空。

    图片版
    夏父弗忌改昭穆之常

    国语(先秦)

    暂无
    国语相关作品
    勾践灭吴夫差自杀-国语(先秦)

      吴王夫差还自黄池,息民不戒。越大夫种乃唱谋曰:“吾谓吴王将遂涉吾地,今罢师...

    夫差退于黄池使王孙苟告于周-国语(先秦)

      吴王夫差既退于黄池,乃使王孙苟告劳于周,曰:“昔者楚人为不道,不承共王事,...

    吴欲与晋战得为盟主-国语(先秦)

      吴王昏乃戒,令秣马食士。夜中,乃令服兵擐甲,系马舌,出火灶,陈士卒百人,以...

    吴晋争长未成勾践袭吴-国语(先秦)

      吴王夫差既杀申胥,不稔于岁,乃起师北征。阙为深沟,通于商、鲁之间,北属之沂...

    申胥自杀-国语(先秦)

      吴王还自伐齐,乃讯申胥曰:“昔吾先王体德明圣,达于上帝,譬如农夫作耦,以刈...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