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秦死,其弟苏代欲继之,乃北见燕王哙曰:“臣,东周之鄙人也,窃闻王义甚高甚顺,鄙人不敏,窃释鉏耨而干大王。至于邯郸,所闻于邯郸者,又高于所闻东周。臣窃负其志,乃至燕廷,观王之群臣下吏,大王天下之明主也。”
王曰:“子之所谓天下之明主者,何如者也?”
对曰:“臣闻之,明主者务闻其过,不欲闻其善。臣请谒王之过。夫齐、赵者,王之仇雠也;楚、魏者,王之援国也。今王奉仇雠以伐援国,非所以利燕也。王自虑此则计过。无以谏者,非忠臣也。”
王曰:“寡人之于齐、赵也,非所敢欲伐也。”
曰:“夫无谋人之心,而令人疑之,殆;有谋人之心,而令人知之,拙;谋未发而闻于外,则危。今臣闻王居处不安,食饮不甘,思念报齐,身自削甲扎,曰有大数矣,妻自组甲絣,曰有大数矣,有之乎?”
王曰:“子闻之,寡人不敢隐也。我有深怨积怒于齐,而欲报之二年矣。齐者,我雠国也,故寡人之所欲伐也。直患国弊,力不足矣。子能以燕敌齐,则寡人奉国而委之于子矣。”
对曰:“凡天下之战国七,而燕处弱焉。独战则不能,有所附则无不重。南附楚则楚重,西附秦则秦重,中附韩、魏则韩、魏重。且苟所附之国重,此必使王重矣。今夫齐王,长主也,而自用也。南攻楚五年,蓄积散。西困秦三年,民憔悴,士罢弊。北与燕战,覆三军,获二将。而又以其余兵南面而举五千乘之劲宋,而包十二诸侯。此其君之欲得也,其民力竭也,安犹取哉?且臣闻之,数战则民劳,久师则兵弊。”
王曰:“吾闻齐有清济、浊河,可以为固;有长城、钜防,足以为塞。诚有之乎?”
对曰:“天时不与,虽有清济、浊河,何足以为固?民力穷弊,虽有长城、钜防,何足以为塞?且异日也,济西不役,所以备赵也;河北不师,所以备燕也。今济西、河北,尽以役矣,封内敝矣。夫骄主必不好计,而亡国之臣贪于财。王诚能毋爱宠子、母弟以为质,宝珠玉帛以事其左右,彼且德燕而轻亡宋,则齐可亡已。”
王曰:“吾终以子受命于天矣!”
曰:“内寇不与,外敌不可距。王自治其外,臣自报其内,此乃亡之之势也。”
苏秦死,其弟苏代欲继之,乃北见燕王哙曰:“
苏秦去世后,他的弟弟苏代想要继承他的事业,于是向北去见燕王哙,说:“
臣,东周之鄙人也,窃闻王义甚高甚顺,鄙人不敏,窃释鉏耨而干大王。
我,不过是东周的普通人,我听说您的品德非常高尚和顺,我虽然才疏学浅,但放下鉏耨等农具来拜见大王。
至于邯郸,所闻于邯郸者,又高于所闻东周。
我到邯郸时,听到的关于您的声誉,比在东周听到的还要高。
臣窃负其志,乃至燕廷,观王之群臣下吏,大王天下之明主也。”
我怀着报效国家的志愿,来到燕国,看到大王手下的许多贤能之士皆效忠于您,真是天下英明的君主啊!
王曰:“
燕王哙说:“
子之所谓天下之明主者,何如者也?”
你所说的天下贤明的君主,是什么样子呢?”
对曰:“
苏秦北见燕昭王说:“
臣闻之,明主者务闻其过,不欲闻其善。
我听说,英明的君主特别喜欢听别人指责他的错误,不愿听别人说他的好话。
臣请谒王之过。
因此,我愿告诉大王有什么过失。
夫齐、赵者,王之仇雠也;
齐国是大王的仇敌。
楚、魏者,王之援国也。
楚、魏是援助大王的国家。
今王奉仇雠以伐援国,非所以利燕也。
如今大王侍奉仇敌去攻打友邦,不是对燕国有利的事。
王自虑此则计过。
大王自己决定这样做,是错误的决策。
无以谏者,非忠臣也。”
臣下没有人劝告,可不是忠臣啊!”
王曰:“
燕王说:“
寡人之于齐、赵也,非所敢欲伐也。”
我对齐国、赵国,并不敢去攻打它。”
曰:“
苏秦说:“
夫无谋人之心,而令人疑之,殆;
没有算计别人的想法却让人心存疑虑,不安全;
有谋人之心,而令人知之,拙;
有算计别人的心而让人知道,愚笨;
谋未发而闻于外,则危。
计划尚未实施就让外边知道,非常危险。
今臣闻王居处不安,食饮不甘,思念报齐,身自削甲扎,曰有大数矣,妻自组甲絣,曰有大数矣,有之乎?”
如今我听说大王寝不安席,食不甘味,一心想报复齐国,有这回事吗?”
王曰:“
燕王说:“
子闻之,寡人不敢隐也。
既然您都知道了,我也不敢隐瞒。
我有深怨积怒于齐,而欲报之二年矣。
我对齐国有深仇大恨,想要报仇,已有两年之久了。
齐者,我雠国也,故寡人之所欲伐也。
齐国是我的死敌,所以想要讨伐它。
直患国弊,力不足矣。
只是忧虑国家疲敝,力量不够。
子能以燕敌齐,则寡人奉国而委之于子矣。”
您能用燕国攻打齐国,我愿把国家大政交给您支配。”
对曰:“
苏秦回答说:“
凡天下之战国七,而燕处弱焉。
天下互相攻打的国家有七个,而燕国处于弱势。
独战则不能,有所附则无不重。
单独作战则力量不够,依附哪国则该国就显得重要。
南附楚则楚重,西附秦则秦重,中附韩、魏则韩、魏重。
向南依附楚国则楚国重要,向西依附秦国则秦国重要,中间依附韩国、魏国则韩国、魏国重要。
且苟所附之国重,此必使王重矣。
假如所依附的国家被看重,这定会使大王举足轻重了。
今夫齐王,长主也,而自用也。
如今齐王算是诸侯的老大,自认为很强大。
南攻楚五年,蓄积散。
向南连续攻楚五年,积蓄受到消耗;
西困秦三年,民憔悴,士罢弊。
向西连续三年困扰秦国,百姓憔悴,战士疲敝;
北与燕战,覆三军,获二将。
在北边和燕国交战,击溃燕军,擒获两员燕将;
而又以其余兵南面而举五千乘之劲宋,而包十二诸侯。
又率领他长期作战的部队,向南重创拥有五千辆战车的宋国,又囊括了泗水流域的一些小国。
此其君之欲得也,其民力竭也,安犹取哉?
这都是君王你梦寐以求的,但民力也因此耗尽了,还能有什么作为呢!
且臣闻之,数战则民劳,久师则兵弊。”
并且我听说,多次战斗则民力辛劳,长期用兵则战士疲敝。”
王曰:“
燕王问:“
吾闻齐有清济、浊河,可以为固;
我听说齐国有济水、黄河可以作为屏障。
有长城、钜防,足以为塞。
有长城、大提可以作为要塞。
诚有之乎?”
真是这样吗?”
对曰:“
苏秦回答说:“
天时不与,虽有清济、浊河,何足以为固?
得不到天时的支持,纵有济水、黄河,哪里能作为屏障?
民力穷弊,虽有长城、钜防,何足以为塞?
民力疲弊,即使有长城、大堤,怎么能作为要塞?
且异日也,济西不役,所以备赵也;
况且从前不征调济水以西的民众服役,是为了防备赵国;
河北不师,所以备燕也。
不动用黄河以北的部队,是为了防备燕国。
今济西、河北,尽以役矣,封内敝矣。
如今济西、河北的兵力都已动用,国内已十分疲敝了。
夫骄主必不好计,而亡国之臣贪于财。
自傲的君主一定不善于计谋,亡国的臣子都是贪财的。
王诚能毋爱宠子、母弟以为质,宝珠玉帛以事其左右,彼且德燕而轻亡宋,则齐可亡已。”
大王要真能把宠爱的儿子或弟弟送去做人质,再拿珍贵的珠玉财物去拉拢他身边的人,他将会感激燕国,就可伺机灭亡齐国了。”
王曰:“
燕王说:“
吾终以子受命于天矣!”
我将顺应天意始终信任您。”
曰:“
苏秦说:“
内寇不与,外敌不可距。
内乱不生,外边不可轻易行动。
王自治其外,臣自报其内,此乃亡之之势也。”
大王在外面策划对付齐国,我在它的内部制造混乱,这样,灭亡齐国的形势就形成了。”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书中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
卫嗣君时,胥靡逃之魏,卫赎之百金,不与。乃请以左氏。群臣谏曰:“以百金之地...
卫人迎新妇,妇上车,问:“骖马,谁马也?”御曰:“借之。”新妇谓仆曰:“拊...
卫嗣君病。富术谓殷顺且曰:“子听吾言也以说君,勿益损也,君必善子。人生之所...
卫使客事魏,三年不得见。卫客患之,乃见梧下先生,许之以百金。梧下先生曰:“...
秦攻卫之蒲,胡衍谓樗里疾曰:“公之伐蒲,以为秦乎?以为魏乎?为魏则善,为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