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丁欲以赵合齐魏,楼缓欲以赵合秦楚。富丁恐主父之听楼缓而合秦、楚也。
司马浅为富丁谓主父曰:“不如以顺齐。今我不顺齐伐秦,秦、楚必合而攻韩、魏。韩、魏告急于齐,齐不欲伐秦,必以赵为辞,则伐秦者赵也,韩、魏必怨赵。齐之兵不西,韩必听秦违齐。违齐而亲,兵必归于赵矣。今我顺而齐不西,韩、魏必绝齐,绝齐则皆事我。且我顺齐,齐无而西。日者楼缓坐魏三月,不能散齐、魏之交。今我顺而齐、魏果西,是罢齐敝秦也,赵必为天下重国。”主父曰:“我与三国攻秦,是俱敝也。”曰:“不然。我约三国而告之秦,以未构中山也。三国欲伐秦之果也,必听我,欲和我。中山听之,是我以王因饶中山而取地也。中山不听,三国必绝之,是中山孤也。三国不能和我,虽少出兵可也。我分兵而孤乐中山,中山必亡。我已亡中山,而以余兵与三国攻秦,是我一举而两取地于秦、中山也。”
富丁欲以赵合齐魏,楼缓欲以赵合秦楚。
富丁想要以赵国的名义联合齐国、魏国,楼缓想要以赵国的名义联合秦国、楚国。
富丁恐主父之听楼缓而合秦、楚也。
富丁害怕灵王听信楼缓的话和秦国、楚国联合。
司马浅为富丁谓主父曰:“
司马浅替富丁对赵武灵王说:“
不如以顺齐。
不如以国家的名义顺从齐国。
今我不顺齐伐秦,秦、楚必合而攻韩、魏。
如今我国不顺从齐国讨伐秦国,秦国、楚国必定联合起来进攻韩国、魏国。
韩、魏告急于齐,齐不欲伐秦,必以赵为辞,则伐秦者赵也,韩、魏必怨赵。
韩国、魏国向齐国求救,齐国不讨伐秦国,必定会用赵国作为推辞的借口,那不讨伐秦国的就变成赵国了,韩国、魏国一定会记恨赵国。
齐之兵不西,韩必听秦违齐。
齐国的军队不向西进攻,韩国一定听从秦国的指挥背叛齐国。
违齐而亲,兵必归于赵矣。
背叛齐国而亲近秦国,兵祸一定归到赵国头上了。
今我顺而齐不西,韩、魏必绝齐,绝齐则皆事我。
如今我们顺从齐国而齐国不向西进攻,韩国、魏国必定断绝与齐国的邦交,断绝与齐国的邦交那就都会事奉我国。
且我顺齐,齐无而西。
况且我们顺从齐国,齐国不会不向西进攻的。
日者楼缓坐魏三月,不能散齐、魏之交。
从前,楼缓在魏国住了三个月,没能拆散齐国、魏国的邦交。
今我顺而齐、魏果西,是罢齐敝秦也,赵必为天下重国。”
如今我们顺从齐国,并且齐国、魏国果真肉西进攻,这是疲倦齐国破坏秦国的好办法,赵国一定会成为天下诸侯重视的国家。”
主父曰:“
赵武灵王说:“
我与三国攻秦,是俱敝也。”
我跟三国一起进攻秦国,这是都会遭到破坏的。”
曰:“
司马浅说:“
不然。
不是这样。
我约三国而告之秦,以未构中山也。
我们约结三国把情况告诉它们,用没有和中山讲和为借口不参与进攻秦国。
三国欲伐秦之果也,必听我,欲和我。
三国想要进攻秦国是真心,必定听信我们的话,想让我们和中山讲和。
中山听之,是我以王因饶中山而取地也。
中出如果听从,这是我们依靠三国力量阻挠中山而取得土地的时机。
中山不听,三国必绝之,是中山孤也。
如果中山不听从,三国一定和它断绝邦交,这是孤立中山的好办法。
三国不能和我,虽少出兵可也。
三国不能使我们和中山讲和,即使少出兵也是可以的。
我分兵而孤乐中山,中山必亡。
我们分兵孤立中山使它削弱,中山一定灭亡。
我已亡中山,而以余兵与三国攻秦,是我一举而两取地于秦、中山也。”
我们灭亡中吐以后,用剩余兵力与三国一起攻打秦国,这是我们一举从秦国、中山两处割取土地的好办法。”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书中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
卫嗣君时,胥靡逃之魏,卫赎之百金,不与。乃请以左氏。群臣谏曰:“以百金之地...
卫人迎新妇,妇上车,问:“骖马,谁马也?”御曰:“借之。”新妇谓仆曰:“拊...
卫嗣君病。富术谓殷顺且曰:“子听吾言也以说君,勿益损也,君必善子。人生之所...
卫使客事魏,三年不得见。卫客患之,乃见梧下先生,许之以百金。梧下先生曰:“...
秦攻卫之蒲,胡衍谓樗里疾曰:“公之伐蒲,以为秦乎?以为魏乎?为魏则善,为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