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使用的设备是电脑,请点击此处跳转到电脑版,以便于阅读和浏览
返回 电脑版
《秦攻赵》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及详解战国策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秦攻赵
先秦-战国策

  秦攻赵,苏子为谓秦王曰:“臣闻明王之于其民也,博论而技艺之,是故官无乏事而力不困;于其言也,多听而时用之,是故事无败业而恶不章。臣愿王察臣之所谒,而效之于一时之用也。臣闻怀重宝者,不以夜行;任大功者,不以轻敌。是以贤者任重而行恭,知者功大则辞顺。故民不恶其尊,而世不妬其业。臣闻之:百倍之国者,民不乐后也;功业高世者,人主不再行也;力尽之民,仁者不用也;求得而反静,圣主之制也;功大而息民,用兵之道也。今用兵终身不休,力尽不罢,赵怒必于其己邑,赵仅存哉!然而四轮之国也,今虽得邯郸,非国之长利也。意者地广而不耕,民羸不休,又严之以刑罚,则虽从而不止矣。语曰:‘战胜而国危者,物不断也。功大而权轻者,地不入也。’故过任之事,父不得于子;无已之求,君不得于臣。故微之为著者强,察乎息民之为用者伯,明乎轻之为重者王。”
  秦王曰:“寡人案兵息民,则天下必为从,将以逆秦。”苏子曰:“臣有以知天下之不能为从以逆秦也。臣以田单、如耳为大过也。岂独田单、如耳大为过哉?天下之主亦尽过矣!夫虑收亡齐、罢楚、敝魏与不可知之赵,欲以穷秦折韩,臣以为至愚也。夫齐威、宣,世之贤主也,德博而地广,国富而用民,将武而兵强。宣王用之,后富韩威魏,以南伐楚,西攻秦,为齐兵困于殽塞之上,十年攘地,秦人远迹不服,而齐为虚戾。夫齐兵之所以破,韩、魏之所以仅存者,何也?是则伐楚攻秦,而后受其殃也。今富非有齐威、宣之余也,精兵非有富韩劲魏之库也,而将非有田单、司马之虑也。收破齐、罢楚、敝魏、不可知之赵,欲以穷秦折韩、臣以为至误。臣以从一不可成也。客有难者,今臣有患于世。夫刑名之家,皆曰‘白马非马’也。已如白马实马,乃使有白马之为也。此臣之所患也。
  “昔者秦人下兵攻怀,服其人,三国从之。赵奢、鲍佞将,楚有四人起而从之。临怀而不救,秦人去而不从。不识三国之憎秦而爱怀邪?忘其憎怀而爱秦邪?夫攻而不救,去而不从,是以三国之兵因,而赵奢、鲍佞之能也。故裂地以败于齐。田单将齐之良,以兵横行于中十四年,终身不敢设兵以攻秦折韩也,而驰于封内,不识从之一成恶存也。”
  于是秦王解兵不出于境,诸侯休,天下安,二十九年不相攻。

    《秦攻赵》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秦攻赵,苏子为谓秦王曰:“
      秦国攻打赵国,苏秦对秦王说:“
    臣闻明王之于其民也,博论而技艺之,是故官无乏事而力不困;
    臣下听说贤明的君王对待他的臣民,普遍地进行教导并教给他们各种本领,因此官吏不耽误国家大事,民力不困乏;
    于其言也,多听而时用之,是故事无败业而恶不章。
    对于他们的言论,广泛听取随时采用,因此国家的事业就不会衰败,丑恶的东西就不会显露出来。
    臣愿王察臣之所谒,而效之于一时之用也。
    臣下希望大王详察我所陈述的主张,而实现它在一定时机的效用。
    臣闻怀重宝者,不以夜行;
    臣下听说握有贵重宝器的人,不在夜间走路;
    任大功者,不以轻敌。
    承担大事的人,不会轻视敌人。
    是以贤者任重而行恭,知者功大则辞顺。
    因此贤明的人责任重大而行为恭谨,聪明的人功劳很大而言辞和顺。
    故民不恶其尊,而世不妬其业。
    所以民众不憎恨他们的尊贵,世人不嫉妒他们的功她。
    臣闻之:
    臣下还听说:
    百倍之国者,民不乐后也;
    土地广大的国家,民众争先归附;
    功业高世者,人主不再行也;
    功业盖世的人,国君不再重用他;
    力尽之民,仁者不用也;
    力量耗尽的民众,仁义的人不使用他们;
    求得而反静,圣主之制也;
    想要得到什么反而不去硬求,这是圣明君主一贯的做法;
    功大而息民,用兵之道也。
    建立大的功业以后,使百姓休养生息,这是用兵的法则。
    今用兵终身不休,力尽不罢,赵怒必于其己邑,赵仅存哉!
    如今长久用兵不知停止,民众力量用尽也不罢手,激怒赵国,一定要战服它,使它成为自己的一个邑,赵国的领土就会所存无几呀。
    然而四轮之国也,今虽得邯郸,非国之长利也。
    然而赵国是个四面输泻通达的国家,如今即使得到邯郸,也不是国家的长远利益。
    意者地广而不耕,民羸不休,又严之以刑罚,则虽从而不止矣。
    料想,土地广大而不耕种,民众疲弱而不使他们休息,又用刑罚严格地约束他们,那么虽然服从了也不会长久地居住在这里。
    语曰:“
    俗话说:“
    战胜而国危者,物不断也。
    打了胜仗而使国家处于危险境地,战事就会不断。
    功大而权轻者,地不入也。
    功劳大而权力小,就不会取得土地。’
    故过任之事,父不得于子;’
    所以超过承担能力的事情,父亲不会从儿子那里得到什么;
    无已之求,君不得于臣。
    不停止地索取,君王也不会从臣子那里得到什么。
    故微之为著者强,察乎息民之为用者伯,明乎轻之为重者王。”
    因此使微小变为显着的人力量强大,了解使民休养生息是为了更好使用他们的人可以做霸主,明白使小权变为重权的人可以称王。”
      秦王曰:“
      秦王说:“
    寡人案兵息民,则天下必为从,将以逆秦。”
    如果寡人按兵不动,使民众休养生息,那么天下各国一定推行合纵之策,将用来对付秦国。
    苏子曰:“’
    苏秦说:“
    臣有以知天下之不能为从以逆秦也。
    臣下有根据知道天下各国不能实观合纵来对付秦国。
    臣以田单、如耳为大过也。
    臣下认为田单、如耳的作为是特别错误的。
    岂独田单、如耳大为过哉?
    难道唯独田单、如耳的作为是特别错误的吗?
    天下之主亦尽过矣!
    天下各国的君主也完全错了。
    夫虑收亡齐、罢楚、敝魏与不可知之赵,欲以穷秦折韩,臣以为至愚也。
    他们谋划收罗破亡的齐国、疲惫的楚国、破败的魏国与存亡不可知的赵国,想用他们的力量使秦国处境困难、折服韩国,臣下认为他们已经愚蠢到极点了。
    夫齐威、宣,世之贤主也,德博而地广,国富而用民,将武而兵强。
    齐国的威玉、宣王,是当代的贤明的君主,他们德高地广,国家富强而民众乐于被使用,将军勇武军队强大。
    宣王用之,后富韩威魏,以南伐楚,西攻秦,为齐兵困于殽塞之上,十年攘地,秦人远迹不服,而齐为虚戾。
    齐宣王使用他们,后来逼近韩国威胁魏国,向南讨伐楚国,向西进攻秦国,秦兵被齐兵围困在壳山、函谷关之上,十年间经常侵夺秦国土地,秦国人畏惧远避而始终不服,然而齐国却弄得国空人绝。
    夫齐兵之所以破,韩、魏之所以仅存者,何也?
    齐兵之所以被打败,韩国、魏国之所以所存无几,为什么?
    是则伐楚攻秦,而后受其殃也。
    这都是因为讨伐楚国进攻秦国,然后自己遭受了战争的祸殃。
    今富非有齐威、宣之余也,精兵非有富韩劲魏之库也,而将非有田单、司马之虑也。
    当今各国没有齐威王、宣王富有,军队也没有齐国逼近韩国、威胁魏国时精锐强大,并且将军也没有飕单、司马穰苴的谋略。
    收破齐、罢楚、敝魏、不可知之赵,欲以穷秦折韩、臣以为至误。
    所以收罗破亡的齐国、疲惫的楚国、破败的魏国、存亡不可知的赵国,想用他们的力量使秦国处于困境、折服韩国,臣下认为是最大的失误。
    臣以从一不可成也。
    臣下认为合纵为一是不能成功的。
    客有难者,今臣有患于世。
    有人责难我的看法,这是臣下如今最忧虑的。
    夫刑名之家,皆曰‘白马非马’也。
    形名家们,都说‘白马不是马。
    已如白马实马,乃使有白马之为也。’
    不如说自马的确是马。
    此臣之所患也。
    假如有自马非马之说,这就是臣下所忧虑的事情。
      “昔者秦人下兵攻怀,服其人,三国从之。
      “从前秦国人发兵攻占怀地,使那里的人屈服,赵国、齐国、楚国本应该迫近攻打秦军。
    赵奢、鲍佞将,楚有四人起而从之。
    可是由于赵奢、鲍佞为将,只有楚国四个人起而攻击秦军。
    临怀而不救,秦人去而不从。
    面临怀地陷落而不援救,秦人退兵而不迫近攻击。
    不识三国之憎秦而爱怀邪?
    不知道三国是憎恨秦国而爱借怀地呢?
    忘其憎怀而爱秦邪?
    还是憎恨怀地而爱惜秦国呢?
    夫攻而不救,去而不从,是以三国之兵因,而赵奢、鲍佞之能也。
    敌国攻打而不援救,敌兵撤退而不追击,因此三国的军队处境困难,但也可见赵奢、鲍佞料敌的才能。
    故裂地以败于齐。
    从前五国联合起来打败齐国,瓜分它的土地。
    田单将齐之良,以兵横行于中十四年,终身不敢设兵以攻秦折韩也,而驰于封内,不识从之一成恶存也。”
    田单率领齐国精良的军队,在国内横行,十四年不出战,始终不敢率兵攻打秦国折服韩国,而驰骋在国内,不知道合纵为一成功的希望哪里存在。”
      于是秦王解兵不出于境,诸侯休,天下安,二十九年不相攻。
      在这种情况下,秦王息兵,不出国境,诸侯休战,天下安定,二十九年没有互相攻战。

    图片版
    秦攻赵

    战国策(先秦)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书中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

    战国策相关作品
    战国策·卫嗣君时胥靡逃之魏-战国策(先秦)

      卫嗣君时,胥靡逃之魏,卫赎之百金,不与。乃请以左氏。群臣谏曰:“以百金之地...

    战国策·宋卫·卫人迎新妇-战国策(先秦)

      卫人迎新妇,妇上车,问:“骖马,谁马也?”御曰:“借之。”新妇谓仆曰:“拊...

    战国策·卫嗣君病-战国策(先秦)

      卫嗣君病。富术谓殷顺且曰:“子听吾言也以说君,勿益损也,君必善子。人生之所...

    战国策·卫使客事魏-战国策(先秦)

      卫使客事魏,三年不得见。卫客患之,乃见梧下先生,许之以百金。梧下先生曰:“...

    战国策·秦攻卫之蒲-战国策(先秦)

      秦攻卫之蒲,胡衍谓樗里疾曰:“公之伐蒲,以为秦乎?以为魏乎?为魏则善,为秦...

    电脑版
    古文之家学习交流QQ群:647377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