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使用的设备是电脑,请点击此处跳转到电脑版,以便于阅读和浏览
返回 电脑版
《苏秦为赵合从说齐宣王》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及详解战国策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苏秦为赵合从说齐宣王
先秦-战国策

  苏秦为赵合从,说齐宣王曰:“齐南有太山,东有琅邪,西有清河,北有渤海,此所谓四塞之国也。齐地方二千里,带甲数十万,粟如丘山。齐车之良,五家之兵,疾如锥矢,战如雷电,解如风雨,即有军役,未尝倍太山、绝清河、涉渤海也。临淄之中七万户,臣窃度之,下户三男子,三七二十一万,不待发于远县,而临淄之卒,固以二十一万矣。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足翕)踘者;临淄之途,车辇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扬。夫以大王之贤与齐之强,天下不能当。今乃西面事秦,窃为大王羞之。
  “且夫韩、魏之所以畏秦者,以与秦接界也。兵出而相当,不至十日,而战胜存亡之机决矣。韩、魏战而胜秦,则兵半折,四境不守;战而不胜,以亡随其后。是故韩、魏之所以重与秦战而轻为之臣也。今秦攻齐则不然,倍韩、魏之地,至闱阳晋之道,径亢父之险,车不得方轨,马不得并行,百人守险,千人不能过也。秦虽欲深入,则狼顾,恐韩、魏之议其后也。是古恫疑虚猲,高跃而不敢进,则秦不能害齐,亦已明矣。夫不深料秦之不奈我何也,而欲西面事秦,是群臣之计过也。今无臣事秦之名,而有强国之实,臣固愿大王之少留计。”
  齐王曰:“寡人不敏,今主君以赵王之教诏之,敬奉社稷以从。”

    《苏秦为赵合从说齐宣王》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苏秦为赵合从,说齐宣王曰:“
      苏秦为赵国合纵的事去游说齐宣王道:“
    齐南有太山,东有琅邪,西有清河,北有渤海,此所谓四塞之国也。
    齐国南有泰山,东有琅邪山,西有清河,北有渤海,正是有四面要塞的金城汤池之国。
    齐地方二千里,带甲数十万,粟如丘山。
    齐国土地方圆两千里,有几十万兵力,粮食堆积如山。
    齐车之良,五家之兵,疾如锥矢,战如雷电,解如风雨,即有军役,未尝倍太山、绝清河、涉渤海也。
    齐国战车精良,又有五国军队的支援,作战集结就像射出的箭一样快,战斗起来像闪电一般的凶猛,解散撤退时像风收雨住一样快捷,即使发生对外战争,敌军也从没有越过过泰山,渡过清河,跨过渤海。
    临淄之中七万户,臣窃度之,下户三男子,三七二十一万,不待发于远县,而临淄之卒,固以二十一万矣。
    首都临淄有七万户人家,平均每户有三名壮士,三七就是二十一万人,根本不必征调远方的兵力,光是临淄一城就可以组成二十一万人的大军。
    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足翕)踘者;
    临淄人民非常富庶,平常人都会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赛狗、赌博、踢球,可见临淄人民的生活多么讲究。
    临淄之途,车辇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
    临淄的街道上车水马龙、车轴相接、摩肩接踵,把衣襟连起来可成帷帐,把衣袖举起来可成幔幕,擦一把汗可以形成雨。
    家敦而富,志高而扬。
    家家生活都非常富裕,人人志气极为高昂。
    夫以大王之贤与齐之强,天下不能当。
    凭大王的贤明和齐国的富强,天下诸侯都不敢跟齐国对抗。
    今乃西面事秦,窃为大王羞之。
    不料如今齐国竟然往西去作秦国的附庸,臣私下实在为大王感到羞愧。
      “且夫韩、魏之所以畏秦者,以与秦接界也。
      “更何况韩、魏两国之所以畏惧秦国,是因为他们跟秦国接壤。
    兵出而相当,不至十日,而战胜存亡之机决矣。
    秦国发动军队攻打韩、魏,用不了十天的时间,战争胜败国家存亡的命运就已经决定了。
    韩、魏战而胜秦,则兵半折,四境不守;
    如果韩、魏两国能够战胜秦军,那么韩、魏两国的军队必然要损失一半,四面的边境也就无法防守;
    战而不胜,以亡随其后。
    如果韩、魏两国的军队战败了,那么接下来就是灭亡了。
    是故韩、魏之所以重与秦战而轻为之臣也。
    这样一来,韩、魏两国就不敢轻易地和秦国开战,而是轻易地向秦国称臣了。
    今秦攻齐则不然,倍韩、魏之地,至闱阳晋之道,径亢父之险,车不得方轨,马不得并行,百人守险,千人不能过也。
    现在秦假如攻打齐国,情形就有所不同,因为在秦国的背后有韩、魏扯秦的后腿,同时秦军必然经过卫地阳晋的要道和亢父的险阻,在那里车马都不能并行,只要有个人守住天险即使人也无法通过。
    秦虽欲深入,则狼顾,恐韩、魏之议其后也。
    秦国虽然想发兵深入,但是又必须顾及到后方,惟恐韩、魏从后偷袭。
    是古恫疑虚猲,高跃而不敢进,则秦不能害齐,亦已明矣。
    所以秦兵只是虚张声势威胁向齐出兵,实际上却犹疑不定不敢进攻,可见秦国不能攻齐已经很明显。
    夫不深料秦之不奈我何也,而欲西面事秦,是群臣之计过也。
    大王不仔细估量秦国并不敢对齐国如何,反倒想要往西给秦国当附庸国,这就是群臣在谋划上的错误。
    今无臣事秦之名,而有强国之实,臣固愿大王之少留计。”
    现在齐国并无臣事秦国的名分,而是具有强国的实力,但愿大王多加考虑!”
      齐王曰:“
      齐宣王说:“
    寡人不敏,今主君以赵王之教诏之,敬奉社稷以从。”
    寡人不聪敏,今天你拿赵王的诏命赐教,我愿敬奉国家听从你的计策。”

    图片版
    苏秦为赵合从说齐宣王

    战国策(先秦)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书中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

    战国策相关作品
    战国策·卫嗣君时胥靡逃之魏-战国策(先秦)

      卫嗣君时,胥靡逃之魏,卫赎之百金,不与。乃请以左氏。群臣谏曰:“以百金之地...

    战国策·宋卫·卫人迎新妇-战国策(先秦)

      卫人迎新妇,妇上车,问:“骖马,谁马也?”御曰:“借之。”新妇谓仆曰:“拊...

    战国策·卫嗣君病-战国策(先秦)

      卫嗣君病。富术谓殷顺且曰:“子听吾言也以说君,勿益损也,君必善子。人生之所...

    战国策·卫使客事魏-战国策(先秦)

      卫使客事魏,三年不得见。卫客患之,乃见梧下先生,许之以百金。梧下先生曰:“...

    战国策·秦攻卫之蒲-战国策(先秦)

      秦攻卫之蒲,胡衍谓樗里疾曰:“公之伐蒲,以为秦乎?以为魏乎?为魏则善,为秦...

    电脑版
    古文之家学习交流QQ群:647377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