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君子之学》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及详解荀子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君子之学
先秦-荀子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

    《君子之学》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君子学习,是听在耳里,记在心里,表现在威仪的举止和符合礼仪的行动上。
    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
    一举一动,哪怕是极细微的言行,都可以垂范于人。
    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
    小人学习是从耳听从嘴出。
    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相距不过四寸而已,怎么能够完美他的七尺之躯呢?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古人学习是自身道德修养的需求,现在的人学习则只是为了炫耀于人。
    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
    君子学习是为了完善自我。
    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小人学习是为了卖弄和哗众取宠,将学问当作家禽、小牛之类的礼物去讨人好评。
    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
    所以,没人求教你而去教导别人叫做浮躁,问一答二的叫啰嗦。
    傲、非也,囋、非也;
    浮躁啰嗦都是不对的。
    君子如向矣。
    君子答问应象空谷回音一般,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图片版
    君子之学

    荀子(先秦)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赵国猗氏(今山西运城临猗县)人,时人尊而号为“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

    荀子相关作品
    劝学-荀子(先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

    劝学高中课文版-荀子(先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

    修身-荀子(先秦)

      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

    国之器用-荀子(先秦)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

    荀子·不苟-荀子(先秦)

      君子行不贵苟难,说不贵苟察,名不贵苟传,唯其当之为贵。故怀负石而赴河,是行...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