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谏诤章第十五》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及详解孝经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谏诤章第十五
先秦-孝经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谏诤章第十五》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曾子曰:“
      曾子说:“
    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
    像慈爱、恭敬、安亲、扬名这些孝道,已经听过了天子的教诲。
    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
    我想再冒昧地问一下,做儿子的一味遵从父亲的命令,就可称得上是孝顺了吗?”
    子曰:“
    孔子说:“
    是何言与,是何言与!
    这是甚么话呢,这是甚么话呢?
    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
    从前,天子身边有个直言相谏的诤臣,因此,纵使天子是个无道昏君,他也不会失去其天下;
    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
    诸侯有直言谏争的诤臣五人,即便自己是个无道君主,也不会失去他的诸侯国地盘;
    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
    卿大夫也有三位直言劝谏的臣属,所以即使他是个无道之臣,也不会失去自己的家园。
    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
    普通的读书人有直言劝争的朋友,自己的美好名声就不会丧失;
    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
    为父亲的有敢于直言力争的儿子,就能使父亲不会陷身于不义之中。
    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
    因此在遇到不义之事时,如系父亲所为,做儿子的不可以不劝争力阻;
    故当不义,则争之。
    如系君王所为,做臣子的不可以不直言谏争。
    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所以对于不义之事,一定要谏争劝阻。

    图片版
    谏诤章第十五

    孝经(先秦)

    暂无
    孝经相关作品
    天子章第二-孝经(先秦)

      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

    开宗明义章第一-孝经(先秦)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

    诸侯章第三-孝经(先秦)

      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

    士章第五-孝经(先秦)

      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

    卿大夫章第四-孝经(先秦)

      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