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圣治章第九》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及详解孝经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圣治章第九
先秦-孝经

  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祭。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圣人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其所因者本也。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义也。父母生之,续莫大焉。君亲临之,厚莫重焉。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以顺则逆,民无则焉。不在于善,而皆在于凶德,虽得之,君子不贵也。君子则不然,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以临其民。是以其民畏而爱之,则而象之。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诗》云:‘淑人君子,其仪不忒。’”

    《圣治章第九》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曾子曰:“
      曾子说:“
    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
    我很冒昧地请问,圣人的德行,没有比孝道更大的了吗?”
    子曰:“
    孔子说:“
    天地之性,人为贵。
    天地万物之中,以人类最为尊贵。
    人之行,莫大于孝。
    人类的行为,没有比孝道更为重大的了。
    孝莫大于严父。
    在孝道之中,没有比敬重父亲更重要的了。
    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
    敬重父亲,没有比在祭天的时候,将祖先配祀天帝更为重大的了,而只有周公能够做到这一点。
    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
    当初,周公在郊外祭天的时候,把其始祖后稷配祀天帝,在明堂祭祀,又把父亲文王配祀天帝。
    是以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祭。
    因为他这样做,所以全国各地诸侯能够克尽职守,前来协助他的祭祀活动。
    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
    可见圣人的德行,又有甚么能超出孝道之上呢?
    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
    因为子女对父母亲的敬爱,在年幼相依父母亲膝下时就产生了,待到逐渐长大成人,则一天比一天懂得了对父母亲尊严的爱敬。
    圣人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
    圣人就是依据这种子女对父母尊敬的天性,教导人们对父母孝敬,又因为子女对父母天生的亲情,教导他们爱的道理。
    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其所因者本也。
    圣人的教化之所以不必严厉的推行就可以成功,圣人对国家的管理不必施以严厉粗暴的方式就可以治理好,是因为他们因循的是孝道这一天生自然的根本天性。
    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义也。
    父亲与儿子的亲恩之情,乃是出于人类天生的本性,也体现了君主与臣属之间的义理关系。
    父母生之,续莫大焉。
    父母生下儿女以传宗接代,没有比此更为重要的了;
    君亲临之,厚莫重焉。
    父亲对于子女又犹如尊严的君王,其施恩于子女,没有比这样的恩爱更厚重的了。
    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
    所以那种不敬爱自己的父母却去爱敬别人的行为,叫做违背道德;
    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
    不尊敬自己的父母而尊敬别人的行为,叫做违背礼法。
    以顺则逆,民无则焉。
    不是顺应人心天理地爱敬父母,偏偏要逆天理而行,人民就无从效法了。
    不在于善,而皆在于凶德,虽得之,君子不贵也。
    不是在身行爱敬的善道上下功夫,相反凭藉违背道德礼法的恶道施为,虽然能一时得志,也是为君子所卑视的。
    君子则不然,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义可尊,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以临其民。
    君子的作为则不是这样,其言谈,必须考虑到要让人们所称道奉行,其作为,必须想到可以给人们带来欢乐,其立德行义,能使人民为之尊敬,其行为举止,可使人民予以效法,其容貌行止,皆合规矩,使人们无可挑剔,其一进一退,不越礼违法,成为人民的楷模。
    是以其民畏而爱之,则而象之。
    君子以这样的作为来治理国家,统治黎民百姓,所以民众敬畏而爱戴他,并学习仿艾其作为。
    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
    所以君子能够成就其德治教化,顺利地推行其法规、命令。
    《诗》云:
    《诗经·曹风·鸠》篇中说:
    ‘淑人君子,其仪不忒。
    ‘善人君子,其容貌举止丝毫不差。’
    ”’
    ”  

    图片版
    圣治章第九

    孝经(先秦)

    暂无
    孝经相关作品
    天子章第二-孝经(先秦)

      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

    开宗明义章第一-孝经(先秦)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汝知...

    诸侯章第三-孝经(先秦)

      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

    士章第五-孝经(先秦)

      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

    卿大夫章第四-孝经(先秦)

      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