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然刻深寡恩,特以强服之耳。孝公行之八年,疾且不起,欲传商君,辞不受。
孝公已死,惠王代后,莅政有顷,商君告归。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仇雠也,愿大王图之。”商君归还,惠王车裂之,而秦人不怜。
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曰商君。
卫鞅从魏国逃亡到秦国,秦孝公任命他为丞相,把商地分封给他,号称“商君”。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
商君治理秦国,法令贯彻执行,公正而没有偏私,惩罚违法者不避忌强宗大族,奖赏有功者不偏袒亲属近臣,法令的实施涉及太子,连太子的老师也要处以刻面割鼻的刑罚。
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法令施行一年之后,路上丢失的东西没有人去捡拾,老百姓不敢乱取非分的财物,国家的兵力大大加强,各诸侯因此畏惧秦国。
然刻深寡恩,特以强服之耳。
但是对百姓刻薄少恩惠,只是用强力的办法来使人称服罢了。
孝公行之八年,疾且不起,欲传商君,辞不受。
秦孝公用商君法令治国八年后,大病不起,想把王位传给商君,商君辞谢不接受。
孝公已死,惠王代后,莅政有顷,商君告归。
孝公去世后,他的儿子秦惠王继位,执政不久,商君请求回到自己的封地。
人说惠王曰:“
有人对惠王说:“
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
大臣声望过重,将危及国家,左右辅佐的人员过分亲近,将危及君王自身。
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
如今,连秦国的妇女孩童都在谈论商君的法令,却没有人谈论大王您的法令。
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
这是商君反臣为主,而大王您倒变为人臣了。
且夫商君,固大王仇雠也,愿大王图之。”
那商君本来就是大王的仇敌啊!
商君归还,惠王车裂之,而秦人不怜。
希望大王对他采取措施。”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书中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
卫嗣君时,胥靡逃之魏,卫赎之百金,不与。乃请以左氏。群臣谏曰:“以百金之地...
卫人迎新妇,妇上车,问:“骖马,谁马也?”御曰:“借之。”新妇谓仆曰:“拊...
卫嗣君病。富术谓殷顺且曰:“子听吾言也以说君,勿益损也,君必善子。人生之所...
卫使客事魏,三年不得见。卫客患之,乃见梧下先生,许之以百金。梧下先生曰:“...
秦攻卫之蒲,胡衍谓樗里疾曰:“公之伐蒲,以为秦乎?以为魏乎?为魏则善,为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