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宪问篇》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论语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宪问篇
先秦-论语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子曰:“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
  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问子西,曰:“彼哉,彼哉!”问管仲,曰:“人也。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子曰:“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子曰:“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子曰:“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与文子同升诸公,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
  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丧?”孔子曰:“仲叔圉治宾客,祝鮀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
  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蘧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
  微生亩谓孔子曰:“丘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孔子曰:“非敢为佞也,疾固也。”
  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子曰:“作者七人矣。”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已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子张曰:“《书》云,‘高宗谅阴,三年不言。’何谓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
  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阙党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宪问篇》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宪问耻,子曰:“
      原宪问孔子什么是可耻,孔子说:“
    邦有道,谷;
    国家有道,做官拿俸禄;
    邦无道,谷,耻也。”
    国家无道,还做官拿俸禄,这就是可耻。”
    “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
    原宪又问,“好胜自夸怨恨贪欲都没有的人,可以算做到仁了吧?”
    子曰:“
    孔子说:“
    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这可以说是很难得的,但至于是不是做到了仁,那我就不知道了。”
      子曰:“
      孔子说:“
    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士如果留恋家庭的安逸生活,就不配做士了。”
      子曰:“
      孔子说:“
    邦有道,危言危行;
    国家有道,要正言正行;
    邦无道,危行言孙。”
    国家无道,还要正直,但说话要随和谨慎。”
      子曰:“
      孔子说:“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有道德的人,一定有言论,有言论的人不一定有道德。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仁人一定勇敢,勇敢的人都不一定有仁德。”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
      南宫适问孔子:“
    羿善射,奡荡舟,俱不得其死然;
    羿善于射箭,奡善于水战,最后都不得好死。
    禹稷躬稼而有天下。”
    禹和稷都亲自种植庄稼,却得到了天下。”
    夫子不答。
    孔子没有回答。
    南宫适出,子曰:“
    南宫适出去后,孔子说:“
    君子哉若人!
    这个人真是个君子呀!
    尚德哉若人!”
    这个人真尊重道德。”
      子曰:“
      孔子说:“
    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君子中没有仁德的人是有的,而小人中有仁德的人是没有的。”
      子曰:“
      孔子说:“
    爱之,能勿劳乎?
    爱他,能不为他操劳吗?
    忠焉,能勿诲乎?”
    忠于他,能不对他劝告吗?”
      子曰:“
      孔子说:“
    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
    郑国发表的公文,都是由裨谌起草的,世叔提出意见,外交官子羽加以修饰,由子产作最后修改润色。”
      或问子产,子曰:“
      有人问子产是个怎样的人,孔子说:“
    惠人也。”
    是个有恩惠于人的人。”
    问子西,曰:“
    又问子西,孔子说:“
    彼哉,彼哉!”
    他呀,他呀!”
    问管仲,曰:“
    又问管仲,孔子说:“
    人也。
    他是个有才干的人。
    夺伯氏骈邑三百,饭疏食,没齿无怨言。”
    他把伯氏骈邑的三百家夺走,使伯氏终生吃粗茶淡饭,直到老死也没有怨言。”
      子曰:“
      孔子说:“
    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贫穷而能够没有怨恨是很难做到的,富裕而不骄傲是容易做到的。”
      子曰:“
      孔子说:“
    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
    孟公绰做晋国越氏魏氏的家臣,是才力有余的,但不能做滕薛这样小国的大夫。”
      子路问成人,子曰:“
      子路问怎样做才是一个完美的人,孔子说:“
    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
    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克制,卞庄子的勇敢,冉求那样多才多艺,再用礼乐加以修饰,也就可以算是一个完人了。”
    曰:“
    孔子又说:“
    今之成人者何必然?
    现在的完人何必一定要这样呢?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见到财利想到义的要求,遇到危险能献出生命,长久处于穷困还不忘平日的诺言,这样也可以成为一位完美的人。”
      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
      孔子向公明贾问到公叔文子,说:“
    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先生他不说不笑不取钱财,是真的吗?”
    公明贾对曰:“
    公明贾回答道:“
    以告者过也。
    这是告诉你话的那个人的过错。
    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
    先生他到该说时才说,因此别人不厌恶他说话;
    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
    快乐时才笑,因此别人不厌恶他笑;
    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
    合于礼要求的财利他才取,因此别人不厌恶他取。”
    子曰:“
    孔子说:“
    其然?
    原来这样。
    岂其然乎?”
    难道真是这样吗?”
      子曰:“
      孔子说:“
    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臧武仲凭借防邑请求鲁君在鲁国替臧氏立后代,虽然有人说他不是要挟君主,我不相信。”
      子曰:“
      孔子说:“
    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晋文公诡诈而不正派,齐桓公正派而不诡诈。”
      子路曰:“
      子路说:“
    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
    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召忽自杀以殉,但管仲却没有自杀,管仲不能算是仁人吧?”
    子曰:“
    孔子说:“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桓公多次召集各诸侯国的盟会,不用武力,都是管仲的力量啊。
    如其仁,如其仁!”
    这就是他的仁德,这就是他的仁德。”
      子贡曰:“
      子贡问:“
    管仲非仁者与?
    管仲不能算是仁人了吧?
    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
    桓公杀了公子纠,他不能为公子纠殉死,反而做了齐桓公的宰相。”
    子曰:“
    孔子说:“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管仲辅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了天下,老百姓到了今天还享受到他的好处。
    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如果没有管仲,恐怕我们也要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开了。
    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哪能像普通百姓那样恪守小节,自杀在小山沟里,而谁也不知道呀。”
      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与文子同升诸公,子闻之,曰:“
      公叔文子的家臣僎和文子一同做了卫国的大夫,孔子知道了这件事以后说:“
    可以为‘文’矣。”
    (他死后)可以给他‘文’的谥号了。”
      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子曰:“
      孔子讲到卫灵公的无道,季康子说:“
    夫如是,奚而不丧?”
    既然如此,为什么他没有败亡呢?”
    孔子曰:“
    孔子说:“
    仲叔圉治宾客,祝鮀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
    因为他有仲叔圉接待宾客,祝鮀管理宗庙祭祀,王孙贾统率军队,像这样,怎么会败亡呢?”
      子曰:“
      孔子说:“
    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说话如果大言不惭,那么实现这些话就是很困难的了。”
      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
      陈成子杀了齐简公,孔子斋戒沐浴以后,随即上朝去见鲁哀公,报告说:“
    陈恒弑其君,请讨之。”
    陈恒把他的君主杀了,请你出兵讨伐他。”
    公曰:“
    哀公说:“
    告夫三子。”
    你去报告那三位大夫吧。”
    ,孔子曰:“
    孔子退朝后说:“
    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
    因为我曾经做过大夫,所以不敢不来报告,君主却说‘你去告诉那三位大夫吧’!”
    之三子告,不可。
    孔子去向那三位大夫报告,但三位大夫不愿派兵讨伐。
    孔子曰:“
    孔子又说:“
    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因为我曾经做过大夫,所以不敢不来报告呀!”
      子路问事君,子曰:“
      子路问怎样事奉君主,孔子说:“
    勿欺也,而犯之。”
    不能欺骗他,但可以犯颜直谏。”
      子曰:“
      孔子说:“
    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君子向上通达仁义,小人向下通达财利。”
      子曰:“
      孔子说:“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而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给别人看。”
      蘧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
      蘧伯玉派使者去拜访孔子,孔子让使者坐下,然后问道:“
    夫子何为?”
    先生最近在做什么?”
    对曰:“
    使者回答说:“
    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
    先生想要减少自己的错误,但未能做到。”
    使者出,子曰:“
    使者走了以后,孔子说:“
    使乎!
    好一位使者啊。
    使乎!”
    好一位使者啊!”
      子曰:“
      孔子说:“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不在那个职位,就不要考虑那个职位上的事情。”
    曾子曰:“
    曾子说:“
    君子思不出其位。”
    君子考虑问题,从来不超出自己的职位范围。”
      子曰:“
      孔子说:“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君子认为说得多而做得少是可耻的。”
      子曰:“
      孔子说:“
    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
    君子之道有三个方面,我都未能做到: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仁德的人不忧愁,聪明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
    子贡曰:“
    子贡说:“
    夫子自道也。”
    这正是老师的自我表述啊!”
      子贡方人,子曰:“
      子贡评论别人的短处,孔子说:“
    赐也贤乎哉?
    赐啊,你真的就那么贤良吗?
    夫我则不暇。”
    我可没有闲工夫去评论别人。”
      子曰:“
      孔子说:“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不忧虑别人不知道自己,只担心自己没有本事。”
      子曰:“
      孔子说:“
    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
    不预先怀疑别人欺诈,也不猜测别人不诚实,然而能事先觉察别人的欺诈和不诚实,这就是贤人了。”
      微生亩谓孔子曰:“
      微生亩对孔子说:“
    丘何为是栖栖者与?
    孔丘,你为什么这样四处奔波游说呢?
    无乃为佞乎?”
    你不就是要显示自己的口才和花言巧语吗?”
    孔子曰:“
    孔子说:“
    非敢为佞也,疾固也。”
    我不是敢于花言巧语,只是痛恨那些顽固不化的人。”
      子曰:“
      孔子说:“
    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千里马值得称赞的不是它的气力,而是称赞它的品德。”
      或曰:“
      有人说:“
    以德报怨,何如?”
    用恩德来报答怨恨怎么样?”
    子曰:“
    孔子说:“
    何以报德?
    用什么来报答恩德呢?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应该是用正直来报答怨恨,用恩德来报答恩德。”
      子曰:“
      孔子说:“
    莫我知也夫!”
    没有人了解我啊!”
    子贡曰:“
    子贡说:“
    何为其莫知子也?”
    怎么能说没有人了解您呢?”
    子曰:“
    孔子说:“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我不埋怨天,也不责备人,下学礼乐而上达天命。
    知我者其天乎!”
    了解我的只有天吧!”
      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
      公伯寮向季孙告发子路。
    子服景伯以告,曰:“
    子服景伯把这件事告诉给孔子,并且说:“
    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
    季孙氏已经被公伯寮迷惑了,我的力量能够把公伯寮杀了,把他陈尸于市。”
    子曰:“
    孔子说:“
    道之将行也与,命也;
    道能够得到推行,是天命决定的;
    道之将废也与,命也。
    道不能得到推行,也是天命决定的。
    公伯寮其如命何?”
    公伯寮能把天命怎么样呢?”
      子曰:“
      孔子说:“
    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
    贤人逃避动荡的社会而隐居,次一等的逃避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再次一点的逃避别人难看的脸色,再次一点的回避别人难听的话。”
    子曰:“
    孔子又说:“
    作者七人矣。”
    这样做的已经有七个人了。”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
      子路夜里住在石门,看门的人问:“
    奚自?”
    从哪里来?”
    子路曰:“
    子路说:“
    自孔氏。”
    从孔子那里来。”
    曰:“
    看门的人说:“
    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是那个明知做不到却还要去做的人吗?”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
      孔子在卫国,一次正在敲击磬,有一位背扛草筐的人从门前走过说:“
    有心哉,击磬乎!”
    这个击磬的人有心思啊!”
    既而曰:“
    一会儿又说:“
    鄙哉,硁硁乎!
    声音硁硁的,真可鄙呀。
    莫己知也,斯已而已矣。
    没有人了解自己,就只为自己就是了。
    深则厉,浅则揭。”
    (好像涉水一样)水深就穿着衣服趟过去,水浅就撩起衣服趟过去。”
    子曰:“
    孔子说:“
    果哉!
    说得真干脆。
    末之难矣。”
    没有什么可以责问他了。”
      子张曰:“
      子张说:“
    《书》云,‘高宗谅阴,三年不言。
    《尚书》上说,‘高宗守丧,三年不谈政事。’
    何谓也?”’
    这是什么意思?”
    子曰:“
    孔子说:“
    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
    不仅是高宗,古人都是这样。
    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
    国君死了,朝廷百官都各管自己的职事,听命于冢宰三年。”
      子曰:“
      孔子说:“
    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在上位的人喜好礼,那么百姓就容易指使了。”
      子路问君子,子曰:“
      子路问什么叫君子,孔子说:“
    修己以敬。”
    修养自己,保持严肃恭敬的态度。”
    曰:“
    子路说:“
    如斯而已乎?”
    这样就够了吗?”
    曰:“
    孔子说:“
    修己以安人。”
    修养自己,使周围的人们安乐。”
    曰:“
    子路说:“
    如斯而已乎?”
    这样就够了吗?”
    曰:“
    孔子说:“
    修己以安百姓。
    修养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乐。
    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修养自己使所有百姓都安乐,尧舜还怕难于做到呢?”
      原壤夷俟,子曰:“
      原壤叉开双腿坐着等待孔子,孔子骂他说:“
    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年幼的时候,你不讲孝悌,长大了又没有什么可说的成就,老而不死,真是害人虫。”
    以杖叩其胫。
    说着,用手杖敲他的小腿。
      阙党童子将命,或问之曰:“
      阙里的一个童子,来向孔子传话,有人问孔子:“
    益者与?”
    这是个求上进的孩子吗?”
    子曰:“
    孔子说:“
    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
    我看见他坐在成年人的位子上,又见他和长辈并肩而行。
    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他不是要求上进的人,只是个急于求成的人。”

    图片版
    宪问篇

    论语(先秦)

    《论语》,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这个语录集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

    论语相关作品
    论语十二章-论语(先秦)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先秦)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

    子罕篇-论语(先秦)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

    泰伯篇-论语(先秦)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子曰:“...

    公冶长篇-论语(先秦)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子谓南容...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