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交邻国有道乎》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孟子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交邻国有道乎
先秦-孟子

  齐宣王问曰:“交邻国有道乎?”
  孟子对曰:“有。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故太王事獯鬻,勾践事吴。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乐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国。诗云:‘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王曰:“大哉言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
  对曰:“王请无好小勇。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王请大之!
  “《诗》云:‘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笃周祜,以对于天下。’此文王之勇也。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
  “《书》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一人衡行于天下,武王耻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


    《交邻国有道乎》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齐宣王问曰:“
      齐宣王问道:“
    交邻国有道乎?”
    和邻国交往有什么讲究吗?”
      孟子对曰:“
      孟子回答说:“
    有。
    有。
    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
    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够以大国的身份侍奉小国,所以商汤侍奉葛国,周文王侍奉昆夷。
    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故太王事獯鬻,勾践事吴。
    只有有智慧的人才能够以小国的身分侍奉大国,所以周太王侍奉獯鬻,越王勾践侍奉吴王夫差。
    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
    以大国身分侍奉小国的,是以天命为乐的人;
    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
    以小国身分侍奉大国的,是敬畏天命的人。
    乐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国。
    以天命为乐的人安定天下,敬畏天命的人安定自己的国家。
    诗云:
    《诗经》说:
    ‘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畏惧上天的威灵,因此才能够安定。’
    ”  王曰:“’
    ”  宣王说:“
    大哉言矣!
    先生的话可真高深呀!
    寡人有疾,寡人好勇。”
    不过,我有个毛病,就是逞强好勇。”
      对曰:“
      孟子说:“
    王请无好小勇。
    那就请大王不要好小勇。
    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
    有的人动辄按剑瞪眼说,‘他怎么敢抵挡我呢?
    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
    这其实只是匹夫之勇,只能与个把人较量。
    王请大之!
    大王请不要喜好这样的匹夫之勇!
      “《诗》云:
      “《诗经》说:
    ‘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笃周祜,以对于天下。
    ‘文王义愤激昂,发令调兵遣将,把侵略莒国的敌军阻挡,增添了周国的吉祥,不辜负天下百姓的期望。’
    此文王之勇也。’
    这是周文王的勇。
    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
    周文王一怒便使天下百姓都得到安定。
      “《书》曰:
      “《尚书》说:
    ‘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
    ‘上天降生了老百姓,又替他们降生了君王,降生了师表。
    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
    这些君王和师表的唯一责任,就是帮助上帝来爱护老百姓。
    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
    所以,天下四方的有罪者和无罪者,都由我来负责,普天之下,何人敢超越上帝的意志呢?’
    一人衡行于天下,武王耻之。’
    所以,只要有一人在天下横行霸道,周武王便感到羞耻。
    此武王之勇也。
    这是周武王的勇。
    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
    周武王也是一怒便使天下百姓都得到安定。
    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
    如今大王如果也做到一怒便使天下百姓都得到安定,那么,老百姓就会唯恐大王不喜好勇了啊。”

    注释

    ⑴汤事葛:汤,商汤,商朝的创建人。葛,葛伯,葛国的国君。葛国是商紧邻的小国,故城在今河南宁陵北十五里处。 ⑵文王事昆夷:文王,周文王。昆夷,也写作“混夷”,周朝初年的西戎国名。 ⑶太王事獯(xūn)鬻(yù):太王,周文王的祖父,即古公 父。獯鬻又称猃狁,当时北方的少数民族。⑷勾践:春秋时越国国君(公元前497年至前465年在位)。吴:指春秋时吴国国君夫差。 ⑸畏天之威:,于时保之:引自《诗经·周颂·我将》。⑹《诗云》:以下诗句引自《诗经·大雅·皇矣》。⑺赫斯:发怒的样子。⑻爰:语首助词,无义。 ⑼遏:止;徂(cú):往,到。莒:古国名,在今山东莒县,公元前431年被楚国消灭。 ⑽笃:厚;祜:福。 ⑾《书》曰:书,《尚书》,以下引文见伪《古文尚书·周书·泰誓》。⑿厥:用法同“其”。 ⒀衡行:即“横行”。

      图片版
      交邻国有道乎

      孟子(先秦)

      《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

      孟子相关作品
      许行-孟子(先秦)

        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踵门而告文公曰:“远方之人闻君行仁政,愿受一...

      揠苗助长-孟子(先秦)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学弈-孟子(先秦)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先秦)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先秦)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