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盗爱其室,不爱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贼爱其身,不爱人,故贼人身以利其身。此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
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犹有盗贼乎?故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有亡。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有亡。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
圣人是把治理天下当作自己职责的人,必须知道混乱是从哪里产生的,才能对它进行治理。
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
如果不知道混乱的根源,就不能治理。
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
这就好比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
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
必须知道疾病的根源,才能进行医治。
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
如果不知道疾病的根源,就无法医治。
治乱者何独不然!
治理天下的混乱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
必须知道混乱的根源,才能进行治理。
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
如果不知道混乱的根源,就无法治理。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
圣人既然是以治理天下为职责的人,就不能不去考察混乱的根源。
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
试着分析一下混乱是从哪里产生的,它的根源在于人与人之间缺乏相互关爱。
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
臣子和子女不孝敬君主和父母,这就是所谓的混乱。
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
儿子只爱自己而不爱父亲,从而损害父亲来让自己获利;
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
弟弟只爱自己而不爱兄长,从而损害兄长来让自己得利;
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
臣下只爱自己而不爱君主,从而损害君主来让自己获益。
此所谓乱也。
这就是所谓的混乱。
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
反过来讲,父亲不爱儿子,兄长不爱弟弟,君主不爱臣下,这也是天下所说的混乱。
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
父亲只爱自己而不爱儿子,所以损害儿子来让自己得益;
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
兄长只爱自己而不爱弟弟,所以损害弟弟来让自己获利;
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
君主只爱自己而不爱臣下,所以损害臣下来让自己受益。
是何也?
这是为什么呢?
皆起不相爱。
都是因为缺乏相互关爱。
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
即使是天下那些做小偷和强盗的人,也是这样。
盗爱其室,不爱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
小偷只爱自己的家,不爱别人的家,所以偷别人的家来让自己的家获利;
贼爱其身,不爱人,故贼人身以利其身。
强盗只爱自己,不爱别人,所以伤害别人来让自己获利。
此何也?
这是为什么呢?
皆起不相爱。
都是源于缺乏相互关爱。
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
即使大夫之间互相侵害家族,诸侯之间互相攻打封国,也是同样的道理。
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
大夫各自爱自己的家族,却不爱别人的家族,所以损害别人的家族来让自己的家族获益;
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
诸侯各自爱自己的国家,却不爱别的国家,所以损害别的国家来让自己的国家获利。
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
天下的混乱事情,全都在这里了。
察此何自起?
仔细考察这些混乱从哪里产生呢?
皆起不相爱。
全都起源于缺乏相互关爱。
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
假如天下人都能相亲相爱,爱别人就像爱自己一样,还能有不孝顺的人吗?
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
看待父亲、兄长和君主就像看待自己一样,怎么会做出不孝顺的事情呢?
犹有不慈者乎?
还有不慈爱的人吗?
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
看待儿子、弟弟和臣子就像看待自己一样,怎么会做出不慈爱的事情呢?
故不孝不慈亡。
这样一来,不慈爱的行为就没有了。
犹有盗贼乎?
还有强盗和贼寇吗?
故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
看待别人的家就像看待自己的家一样,谁还会去偷窃?
视人身若其身,谁贼?
看待别人就像看待自己一样,谁还会去伤害他人?
故盗贼有亡。
所以强盗和贼寇就没有了。
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
还有大夫之间互相侵害、诸侯之间互相攻伐的情况吗?
视人家若其家,谁乱?
看待别人的家族就像看待自己的家族一样,谁还会去侵害?
视人国若其国,谁攻?
看待别人的国家就像看待自己的国家一样,谁还会去攻打?
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有亡。
所以大夫互相侵害家族、诸侯互相攻伐封国的事情就没有了。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假如天下所有人都能相亲相爱,国家与国家之间不再互相攻伐,家族与家族之间不再互相侵害,没有了强盗和贼寇,君臣父子之间都能做到孝顺和慈爱,像这样,天下就治理好了。
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
所以圣人既然以治理天下为职责,怎么能不禁止人们相互仇恨,而劝导大家相亲相爱呢?
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因为天下人相亲相爱就能治理好,相互仇恨就会陷入混乱。
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
因此我们的老师墨子说不能不劝导人们去关爱他人道理就在这里。
选自《墨子校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
〔墨子(约
前468—前376),名翟(dí),春秋战国之际思想
家,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一书是墨子本人
墨子弟子以及后期墨家著述的汇编。《兼爱》有上
中下三篇,这里选的是上篇。
〔以治天下为事〕把治理天下作为(自己的)事务。
〔焉〕于是。
〔攻〕治疗。
〔当〕同“尝”,尝试。
〔亏〕使受损失。
〔虽〕即使。
〔慈〕慈爱。
〔盗贼〕偷窃和劫夺财物的人。
〔室〕家。
〔家〕卿大夫的封地。
〔乱物〕纷乱之事。
〔具此〕全都在这里。具,完备齐全。
〔恶(wū)施〕怎么实行。恶,相当于“何”“怎么”。
〔亡〕同“无”。
〔有〕同“又”。
〔劝〕鼓励。
〔交相〕互相。
〔子墨子〕墨子的弟子对墨子的尊称。
墨子(约公元前476年(一说是公元前480年)~约公元前390年(一说是公元前420年)),墨家学派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
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
子墨子言曰:“古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情欲誉之审,赏罚之当,刑政之不过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