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晋公子重耳之亡》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及详解左丘明
原文/译文 一句一译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晋公子重耳之亡
春秋鲁国-左丘明

  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晋人伐诸蒲城。蒲城人欲战,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于是乎得人。有人而校,罪莫大焉。吾其奔也。”遂奔狄。从者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狄人伐廧咎如,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纳诸公子。公子取季隗,生伯儵,叔刘;以叔隗妻赵衰,生盾。将适齐,谓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请待子。”处狄十二年而行。
  过卫,卫文公不礼焉。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子犯曰:“天赐也。”稽首,受而载之。
  及齐,齐桓公妻之,有马二十乘,公子安之。从者以为不可。将行,谋于桑下。蚕妾在其上,以告姜氏。姜氏杀之,而谓公子曰:“子有四方之志,其闻之者,吾杀之矣。”公子曰:“无之。”姜曰:“行也。怀与安,实败名。”公子不可。姜与子犯谋,醉而遣之。醒,以戈逐子犯。
  及曹,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其裸。浴,薄而观之。僖负羁之妻曰:“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国。反其国,必得志于诸侯。得志于诸侯而诛无礼,曹其首也。子盍蚤自贰焉。”乃馈盘飧,置壁焉。公子受飨反壁。
  及宋,宋襄公赠之以马二十乘。
  公子安之。从者以为不可。将行,谋于桑下。蚕妾在其上,以告姜氏。姜氏杀之,而谓公子曰:“子有四方之志,其闻之者,吾杀之矣。”公子曰:“无之。”姜曰:“行也。怀与安,实败名。”公子不可。姜与子犯谋,醉而遣之。醒,以戈逐子犯。
  及曹,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其裸。浴,薄而观之。僖负羁之妻曰:“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国。反其国,必得志于诸侯。得志于诸侯而诛无礼,曹其首也。子盍蚤自贰焉。”乃馈盘飨,置壁焉。公子受飨反壁。
  及宋,宋襄公赠之以马二十乘。
  及郑,郑文公亦不礼焉。叔詹谏曰:“臣闻天之所启,人弗及也,晋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将建诸?君其礼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晋公子,姬出也,而至於今,一也。离外之患,而天不靖晋国,殆将启之,二也。有三士足以上人而从之,三也。晋,郑同侪,其过子弟,固将礼焉,况天之所启乎?”弗听。
  及楚,楚子飨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榖?”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其何以报君?”曰:“虽然,何以报我?”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櫜、鞬,以与君周旋。”子玉请杀之。楚子曰:“晋公子广而俭,文而有礼。其从者肃而宽,忠而能力。晋侯无亲,外内恶之。吾闻姬姓,唐叔之后,其后衰者也。其将由晋公子乎!天将兴之,谁能废之?违天,必有大咎。”乃送诸秦。
  秦伯纳女五人,怀嬴与焉。奉匜沃盥,既而挥之。怒,曰:“秦晋匹也,何以卑我?”公子惧,降服而囚。
  他日,公享之,子犯曰:“吾不如衰之文也,请使衰从。”公子赋《河水》,公赋《六月》。赵衰曰:“重耳拜赐!”公子降,拜,稽首。公降一级而辞焉。衰曰:“君称所以佐天子者命重耳,重耳敢不拜?”
  二十四年春,王正月,秦伯纳之。不书。不告入也。及河,子犯以璧授公子,曰:“臣负羁绁,从君巡于天下,臣之罪甚多矣。臣犹知之,而况君乎?请由此亡。”公子曰:“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投其璧于河。
  济河,围令狐,入桑泉,取臼衰。
  二月,甲午,晋师军于庐柳。秦伯使公子絷如晋师。师退,军于郇。辛丑,狐偃及秦晋之大夫盟于郇。壬寅,公子入于晋师。丙午,入于曲沃。丁未,朝于武宫。戊申,使杀怀公于高梁。不书,亦不告也。
  吕郤畏逼,将焚公宫而弑晋侯。寺人披请见,公使让之,且辞焉。曰:“蒲城之役,君命一宿,女即至。其后余从狄君以田渭滨,女为惠公来求杀余,命女三宿,女中宿至。虽有君命,何其速也?夫祛犹在,女其行乎!”对曰:“臣谓君之入也,其知之矣;若犹未也,又将及难。君命无二,古之制也。除君之恶,唯力是视。蒲人,狄人,余何有焉?今君即位,其无蒲,狄乎?齐桓公置射钩而使管仲相,君若易之,何辱命焉?行者甚众,岂唯刑臣!”公见之,以难告。三月,晋侯潜会秦伯于王城。己丑,晦,公宫火。瑕甥,郤芮不获公,乃如河上,秦伯诱而杀之。
  晋侯逆夫人嬴氏以归。秦伯送卫于晋三千人,实纪纲之仆。
  初,晋侯之竖头须,守藏者也。其出也,窃藏以逃,尽用以求纳之。及入,求见,公辞焉以沐。谓仆人曰:“沐则心覆,心覆则图反,宜吾不得见也。居者为社稷之守,行者为羁绁之仆,其亦可也,何必罪居者?国君而仇匹夫,惧者甚众矣。”仆人以告,公遽见之。
  狄人归季隗于晋,而请其二子。文公妻赵衰,生原同,屏括,楼婴。赵姬请逆盾与其母,子余辞。姬曰:“得宠而忘旧,何以使人?必逆之!”固请,许之。来,以盾为才,固请于公,以为嫡子。而使其三子下之。以叔隗为内子,而己下之。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女偕隐。”遂隐而死。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晋公子重耳之亡》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晋人伐诸蒲城。
      晋国的公子重耳,在遭受迫害的时候,晋献公派兵到蒲城去攻打他。
    蒲城人欲战,重耳不可,曰:“
    蒲城民众想要抵抗,重耳不允许,说:“
    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于是乎得人。
    倚仗君父的命令而享受养生的俸禄,才得到属下人民的拥戴;
    有人而校,罪莫大焉。
    有了属下人民的拥戴,就同君父对抗起来,没有什么比这再大的罪过了。
    吾其奔也。”
    我还是逃走吧!”
    遂奔狄。
    于是(重耳)就逃往狄国。
    从者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
    随从他一起逃亡的人有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
    狄人伐廧咎如,获其二女:
    狄国人攻打咎如的时候,俘获了这个部落的两个姑娘叔隗季隗。
    叔隗季隗,纳诸公子。
    把她俩送给晋公子重耳。
    公子取季隗,生伯儵叔刘;
    重耳娶了叫季隗的姑娘,生了伯鲦和叔刘;
    以叔隗妻赵衰,生盾。
    把叔隗嫁给了赵衰,生了赵盾。
    将适齐,谓季隗曰:“
    (重耳)要(离开狄国)到齐国去,对季隗说:“
    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
    等待我二十五年,(如果我)不回来你再改嫁吧。”
    对曰:“
    (季隗)回答道:“
    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
    我已经二十五岁了,再等二十五年后改嫁,就该进棺材了。
    请待子。”
    让我等着你吧。”
    处狄十二年而行。
    (重耳在狄国)住了十二年才离开。
      过卫,卫文公不礼焉。
      (重耳和他的随从)经过卫国,卫文公没有以礼相待。
    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
    (他们)从五鹿经过,向乡下人讨饭吃,乡下人给他们土块,重耳大怒,想要用鞭子打那个人。
    子犯曰:“
    狐偃(劝他)说:“
    天赐也。”
    (这是)上天赏赐的(土地)呀。”
    稽首,受而载之。
    (重耳)磕头致谢,收下土块,装在车上。
      及齐,齐桓公妻之,有马二十乘,公子安之。
      重耳来到齐国,齐桓公(把本族的一个女子)嫁给他为妻,还给他八十匹马,重耳对这种生活很满足。
    从者以为不可。
    (可是,他的)随从们认为这样呆下去不可以。
    将行,谋于桑下。
    将要出走,(就在)桑树底下暗中商量(动身的事)。
    蚕妾在其上,以告姜氏。
    (不料)采桑叶养蚕的女奴在桑树上,(偷听了他们的话)把这件事报告给姜氏。
    姜氏杀之,而谓公子曰:“
    姜氏(怕泄露计划就)杀了她,并且对重耳说:“
    子有四方之志,其闻之者吾杀之矣。”
    您有远大的理想,那偷听计划的人,我已经将她杀了!”
    公子曰:“
    重耳说:“
    无之。”
    没有这回事。”
    姜曰:“
    姜氏说:“
    行也。
    (您还是)走吧。
    怀与安,实败名。”
    怀恋享乐和安于现状,是足可以摧毁一个人的名声的!”
    公子不可。
    重耳还是不肯走。
    姜与子犯谋,醉而遣之。
    姜氏和子犯定下计策,把重耳灌醉打发他上路。
    醒,以戈逐子犯。
    (重耳)醒过酒来(大怒),拿起长戈就去追赶子犯。
      及曹,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其裸。
      到了曹国,曹共公听说重耳的肋骨连在一起,想要趁他裸体(的时候)看看。
    浴,薄而观之。
    (有一次重耳)洗澡时,(曹共公)走到身边观看重耳的骈胁。
    僖负羁之妻曰:“
    (曹国大夫)僖负羁的妻子(对她丈夫)说:“
    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
    我看晋国公子重耳的随从人员,都能够担负辅佐国君的大任;
    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国。
    如果用他们做国家的大臣,(晋公子)重耳一定能返回他们晋国为君;
    反其国,必得志于诸侯。
    回晋做了国君之后,一定能在诸侯中称霸;
    得志于诸侯而诛无礼,曹其首也。
    在诸侯当中称霸,就要讨伐对他无礼的国家,曹国恐怕就是第一个。
    子盍蚤自贰焉。”
    您何不早些表示您和其他曹国人有所不同呢?”
    乃馈盘飨,置壁焉。
    (僖负羁听了妻子的话)就派人(给重耳)送去一盘晚餐,把一块壁玉藏在晚餐里。
    公子受飨反壁。
    公子重耳接受了晚餐而退回了墨玉。
      及宋,宋襄公赠之以马二十乘。
      到了宋国,宋襄公赠给重耳八十匹马。
      及郑,郑文公亦不礼焉。
      到了郑国,郑文公也不依礼接待重耳。
    叔詹谏曰:“
    大夫叔詹劝郑文公说:“
    臣闻天之所启,人弗及也,晋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将建诸?
    臣下听说上天所赞助的人,其他人是赶不上的,晋国公子有三件不同寻常的事,或许上天要立他为国君,您还是依礼款待他吧!
    君其礼焉。
    同姓的男女结婚,按说子孙后代不能昌盛。
    男女同姓,其生不蕃。
    晋公子重耳的父母都姓姬,他一直活到今天,这是第一件不同寻常的事。
    晋公子,姬出也,而至於今,一也。
    遭到流亡在国外的灾难,上天却不让晋国安定下来。
    离外之患,而天不靖晋国,殆将启之,二也。
    大概是要为他开出一条路吧,这是第二件不同寻常的事。
    有三士足以上人而从之,三也。
    有三位才智过人的贤士跟随他,这是第三件不同寻常的事。
    晋,郑同侪,其过子弟,固将礼焉,况天之所启乎?”
    晋国和郑国是同等的国家,晋国子弟路过郑国,本来应该以礼相待,何况晋公子是上天所赞助的人呢?”
    弗听。
    郑文公没有听从叔詹的劝告。
      及楚,楚子飨之,曰:“
      到了楚国,楚成王设宴款待重耳,并问道:
    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榖?”
    ‘如果公子返回晋国,拿什么来报答我呢?”
    对曰:“
    重耳回答说:“
    子女玉帛,则君有之;
    美女,宝玉和丝绸您都有了;
    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
    鸟羽兽毛象牙和皮革,都是贵国的特产。
    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
    那些流散到晋国的,都是您剩下的。
    其何以报君?”
    我拿什么来报答您呢?”
    曰:“
    楚成王说:“
    虽然,何以报我?”
    尽管如此,总得拿什么来报答我吧?”
    对曰:“
    重耳回答说:“
    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如果托您的福,我能返回晋国,一旦晋国和楚国交战,双方军队在中原碰上了,我就让晋军退避九十里地。
    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櫜鞬,以与君周旋。”
    如果得不到您退兵的命令,我就只好左手拿着马鞭和弓梢,右边挂着箭袋和弓套奉陪您较量一番。”
    子玉请杀之。
    楚国大夫子玉请求成王杀掉公子重耳。
    楚子曰:“
    楚成王说:“
    晋公子广而俭,文而有礼。
    晋公子志向远大而生活俭朴,言辞文雅而合乎礼仪。
    其从者肃而宽,忠而能力。
    他的随从态度恭敬而待人宽厚,忠诚而尽力。
    晋侯无亲,外内恶之。
    现在晋惠公没目前亲近的人,国内外的人都憎恨他。
    吾闻姬姓,唐叔之后,其后衰者也。
    我听说姓姬的一族中,唐叔的一支是衰落得最迟的。
    其将由晋公子乎!
    恐怕要靠晋公子来振兴吧?
    天将兴之,谁能废之?
    上天要让他兴盛,谁又能废除他呢?
    违天,必有大咎。”
    违背天意,必定会遭大祸。”
    乃送诸秦。
    于是楚成王就派人把重耳送去了秦国。
      秦伯纳女五人,怀嬴与焉。
      秦穆公把五个女子送给重耳作姬妾,秦穆公的女儿怀嬴也在其中。
    奉匜沃盥,既而挥之。
    有一次,怀嬴捧着盛水的器具让重耳洗手,重耳洗完便挥手让怀嬴走开。
    怒,曰:“
    怀赢生气地说:“
    秦晋匹也,何以卑我?”
    秦国和晋国是同等的,你为什么瞧不起我?”
    公子惧,降服而囚。
    公子重耳害怕了,脱去衣服把自己关起来表示谢罪。
    他日,公享之,子犯曰:“
    有一天,秦穆公设宴款待他,子犯说:“
    吾不如衰之文也,请使衰从。”
    我不像赵衰那样长于文辞,请您让赵衰随行赴宴吧。”
    公子赋《河水》,公赋《六月》。
    席间,公子诵读《河水》这首诗,秦穆公诵读《六月》这首诗。
    赵衰曰:“
    赵衰说:“
    重耳拜赐!”
    重耳,请拜谢恩赐!”
    公子降,拜,稽首。
    公子走下台阶,跪拜,叩头。
    公降一级而辞焉。
    秦穆公走下一个台阶施礼辞谢。
    衰曰:“
    赵衰说:“
    君称所以佐天子者命重耳,重耳敢不拜?”
    君王托付给你辅助天子的使命,重耳哪敢不拜?”
      二十四年春,王正月,秦伯纳之。
      鲁僖公二十四年,春天,周历正月,秦穆公派兵护送晋公子重耳回国。
    不书。
    《春秋》没有记载这件事。
    不告入也。
    因为重耳回国之事没有向鲁国汇报。
    及河,子犯以璧授公子,曰:“
    到了黄河边上,子犯拿了一块宝玉献给公子重耳,并说:“
    臣负羁绁,从君巡于天下,臣之罪甚多矣。
    我牵马执缰服侍您走遍了天下各国,(一路上)得罪您的地方太多了。
    臣犹知之,而况君乎?
    连我自己尚且知道有罪,何况您呢?
    请由此亡。”
    让我从此走开,到别国去吧。”
    公子曰:“
    公子重耳说:“
    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
    我要是不同舅舅一条心,就请白水作证。”
    投其璧于河。
    说着把那块宝玉扔到了河里,以示求河神作证。
      济河,围令狐,入桑泉,取臼衰。
      (重耳在秦军的护送下)过了黄河(进入晋国国境,接着)围困令狐,攻入桑泉,又拿下臼衰。
      二月,甲午,晋师军于庐柳。
    同年二月,初四日,晋怀公的部队驻扎在庐柳。
    秦伯使公子絷如晋师。
    秦穆公派遣公子絷到晋国部队(劝说他们退兵)。
    师退,军于郇。
    晋军后退,驻扎在郇城。
    辛丑,狐偃及秦晋之大夫盟于郇。
    十一日,狐偃同秦晋两国的大夫在郇城签订盟约。
    壬寅,公子入于晋师。
    十二日,重耳接管了晋国军队。
    丙午,入于曲沃。
    十六日,(重耳)进入曲沃城。
    丁未,朝于武宫。
    十七日,(重耳)到(祖父)武公的宗庙朝拜。
    戊申,使杀怀公于高梁。
    十八日,(重耳)派人到高梁杀死了晋怀公。
    不书,亦不告也。
    《春秋》没有记载这件事,也因为晋人没来鲁国报告。
      吕郤畏逼,将焚公宫而弑晋侯。
      (晋惠公旧臣)吕甥郤芮害怕受到重耳的迫害,准备焚烧公宫杀死晋文公。
    寺人披请见,公使让之,且辞焉。
    阉人披得到消息,请求见晋文公,晋文公使人斥责。
    曰:“
    并且说:“
    蒲城之役,君命一宿,女即至。
    蒲城那次战役,君命令你一宿,你立刻就到。
    其后余从狄君以田渭滨,女为惠公来求杀余,命女三宿,女中宿至。
    之后我跟随狄君在渭河边打猎,你接受惠公命令的来杀我,让你三天到,你第二天就到了。
    虽有君命,何其速也?
    虽有君命,何必那么快呢?
    夫祛犹在,女其行乎!”
    那只袖管还在呢,你还是走吧!”
    对曰:“
    披回答说:“
    臣谓君之入也,其知之矣;
    我以为你这次回来,尽知为君之道。
    若犹未也,又将及难。
    如果你不懂得这个道理,那么你将还得落难。
    君命无二,古之制也。
    执行君命不能有二心,古人制定的。
    除君之恶,唯力是视。
    除君之害,尽力而为。
    蒲人,狄人,余何有焉?
    蒲人狄人与我何干?
    今君即位,其无蒲,狄乎?
    如今君即位,就没有像在狄在蒲那样的反对的人了吗?
    齐桓公置射钩而使管仲相,君若易之,何辱命焉?
    齐桓公放弃射钩之仇任用管仲,你如果和他不一样,无须你下命令,我当然走开。
    行者甚众,岂唯刑臣!”
    假如你不宽大为怀,惧罪出走的人一定很多,何止我一受刑之人呢!”
    公见之,以难告。
    晋文公接见了他,披把吕甥,郤芮焚宫的事告诉了他。
    三月,晋侯潜会秦伯于王城。
    三月,晋文公暗中在王城会见了秦伯。
    已丑,晦,公宫火。
    三月最后的一天,公宫着火。
    瑕甥,郤芮不获公,乃如河上,秦伯诱而杀之。
    瑕甥郤芮没有抓住晋文公,于是就逃到黄河上,秦伯诱骗杀死他们。
      晋侯逆夫人嬴氏以归。
      晋侯迎取嬴氏回国。
    秦伯送卫于晋三千人,实纪纲之仆。
    秦穆公送给晋国三千卫士,全部是具有整顿组织能力的得力干将。
      初,晋侯之竖头须,守藏者也。
      起初,晋侯的一个叫头须的小仆人,看守财物。
    其出也,窃藏以逃,尽用以求纳之。
    文公出走,私藏财物以逃,头须尽用库藏财物以求接纳晋文公回国。
    及入,求见,公辞焉以沐。
    头须入宫求见文公,文公推辞说洗头。
    谓仆人曰:“
    头须对仆人说:“
    沐则心覆,心覆则图反,宜吾不得见也。
    洗头心向下,心向下,意图就错了,所以就不见我了。
    居者为社稷之守,行者为羁绁之仆,其亦可也,何必罪居者?
    留下者守护社稷,随从者絷缰拉马,也是说的通的,何必怪罪留下的人呢?
    国君而仇匹夫,惧者甚众矣。”
    一国之君仇视小人物,惧怕的人就多了。
    仆人以告,公遽见之。
    仆人告了晋文公,文公立刻接见了他。
      狄人归季隗于晋,而请其二子。
      狄人把季隗送回晋国后,请示晋文公如何处理季隗的俩个儿子(伯儵叔刘)。
    文公妻赵衰,生原同,屏括,楼婴。
    文公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赵衰,生原同屏括,楼婴。
    赵姬请逆盾与其母,子余辞。
    赵姬请求赵衰迎回赵盾和他的母亲,赵衰不答应。
    姬曰:“
    赵姬说:“
    得宠而忘旧,何以使人?
    得了新宠就忘了旧人,用什么使用别人呢?
    必逆之!”
    一定要把他们接回来。”
    固请,许之。
    在赵姬的坚持下赵衰允许接回赵盾母子。
    来,以盾为才,固请于公,以为嫡子。
    接来后,赵姬认为赵盾有才华,所以请示晋文公立赵盾为嫡子。
    而使其三子下之。
    使自己生的三个儿子居赵盾以下。
    以叔隗为内子,而己下之。
    以叔隗为嫡妻,自己居叔隗之下。
      介子推不言禄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
      晋侯赏赐随从他出亡的人,介子推没有为自己争取俸禄,晋文公也没给他分到俸禄。
    推曰:“
    介子推说:“
    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
    献公有九个儿子,只有晋文公一人了。
    惠,怀无亲,外内弃之。
    惠公怀公没人亲近,外内反对。
    天未绝晋,必将有主。
    天没有绝晋,必定要立人主。
    主晋祀者,非君而谁?
    主持晋国祭祀的人,除了你还有谁呢?
    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
    是天安排的,而几个随从出亡的人却说成是他们的力量,不是很荒谬吗?
    窃人之财,犹谓之盗。
    私下拿人的财产,还说是强盗。
    况贪天功以为己力乎?
    何况贪天之功占为己有呢?
    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
    在下的从亡者把有罪的事当作正义,在上的君主奖赏他们所做的坏事,上下互相蒙骗,不好相处。”
    其母曰:“
    他的母亲说:“
    盍亦求之,以死谁怼?”
    何不也去请求它,这样苦死了又能怨谁呢?”
    对曰:“
    介子推说:“
    尤而效之,罪又甚焉!
    明知是有罪的事,效仿它,罪更大啊!
    且出怨言,不食其食。”
    因有怨言,不吃他的俸禄。”
    其母曰:“
    他的母亲说:“
    亦使知之,若何?”
    也让他知道,怎么样?”
    对曰:“
    回答说:“
    言,身之文也。
    言语,是身上的装饰。
    身将隐,焉用文之?
    身子都隐藏起来了,那还用得着装饰?
    是求显也。”
    是求别人知道啊。”
    其母曰:“
    他的母亲说:“
    能如是乎?
    这样的话。
    与女偕隐。”
    我和你一块隐居。”
    遂隐而死。
    于是隐居而死。
    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
    晋侯寻找不到,就用绵上的田作为他的祭田,说:“
    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以此记下我的过错,并用来表扬有德之人。”

    图片版
    晋公子重耳之亡

    左丘明(春秋鲁国)

      左丘明(前556年-前451年),姓丘,名明。汉族,春秋末期鲁国都君庄(今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人。相传为春秋末期曾任鲁国史官,是中国古代伟大的

    左丘明相关作品
    曹刿论战-左丘明(春秋鲁国)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

    晋公子重耳之亡-左丘明(春秋鲁国)

      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晋人伐诸蒲城。蒲城人欲战,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

    臧哀伯谏纳郜鼎-左丘明(春秋鲁国)

      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纳于大庙,非礼也。   臧哀伯谏曰:“君人者,将昭德...

    齐晋鞌之战-左丘明(春秋鲁国)

      二年春,齐侯伐我北鄙,围龙。顷公之嬖人卢蒲就魁门焉,龙人囚之。齐侯曰:“勿...

    子产不毁乡校-左丘明(春秋鲁国)

      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