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①。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②,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③。”
子路曰:“
子路说:“
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
卫国国君要您去治理国家,您打算先从哪些事情做起呢?”
子曰:“
孔子说:“
必也正名乎!”
首先必须先正名分。”
子路曰:“
子路说:“
有是哉,子之迂也!
有这样做的吗,您真是太迂腐了。
奚其正?”
这名怎么正呢?”
子曰:“
孔子说:“
野哉,由也!
仲由,真粗野啊。
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君子对于他所不知道的事情,总是采取存疑的态度。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也就不能兴盛,礼乐不能兴盛,刑罚的执行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不知怎么办好。
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所以,君子一定要定下一个名分,必须能够说得明白,说出来一定能够行得通。
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行,是从不马虎对待的。”
①阙:通“缺”。缺而不言,存疑的意思。
②中:得当。
③苟:随便,马虎。
《论语》,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这个语录集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 子张曰:...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柳下惠为士...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