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一鸣惊人》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及详解韩非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一鸣惊人
先秦-韩非

  楚庄王莅政三年,无令发,无政为也。右司马御座,而与王隐曰‘有鸟止南方之阜,三年不翅,不飞不鸣,默然无声,此为何名?’王曰:‘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子释之,不榖知之矣。”处半年,乃自听政,所废者十,所起者九,诛大臣五,举处士六,而邦大治。举兵诛齐,败之徐州,胜晋于河雍,合诸侯于宋,遂霸天下。 庄王不为小害善,故有大名;不蚤见示,故有大功。故曰:“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一鸣惊人》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楚庄王莅政三年,无令发,无政为也。
      楚庄王当政三年,没有发布一项政令,在处理朝政方面没有任何作为。
    右司马御座,而与王隐曰‘有鸟止南方之阜,三年不翅,不飞不鸣,默然无声,此为何名?
    有一个担任右司马官职的人,他在谜语中暗示楚庄王,说“臣见到过一种鸟,它落在南方的土山上,三年不展翅,不飞翔,也不鸣叫,沉默无声,这只鸟叫什么名呢?”’
    王曰:“
    楚庄王知道右司马是在暗示自己,就说:“
    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
    三年不展翅,是在生长羽翼;
    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
    不飞翔、不鸣叫,是在观察民众的态度。
    虽无飞,飞必冲天;
    这只鸟虽然不飞,一飞必然冲天;
    虽无鸣,鸣必惊人。
    虽然不鸣,一鸣必然惊人。
    子释之,不榖知之矣。”
    你放心吧,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处半年,乃自听政,所废者十,所起者九,诛大臣五,举处士六,而邦大治。
    半年以来,楚庄王亲自处理政务,废除十项不利于楚国发展的刑法,兴办了九项有利于楚国发展的事物,诛杀了五个贪赃枉法的大臣,起用了六位隐士当官参政,把楚国治理得很好。
    举兵诛齐,败之徐州,胜晋于河雍,合诸侯于宋,遂霸天下。
    出兵攻打齐国,在徐州击败了齐军,在河雍战胜了晋军,在宋国大会诸侯,楚国称霸天下。
    庄王不为小害善,故有大名;
    楚庄王不因为好事太小而不做,这样就有了高的名望。
    不蚤见示,故有大功。
    不把没意义的东西拿出来显摆张扬,所以有大的功劳。
    故曰:“
    所以说:“
    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有大才干的人成就往往比较晚,而大的声音会让人听不到。”

    注释

      (1)莅政:临视政务。莅,到。

      (2)令:命令。

      (3)发:发布

      (4)政为:政治上的建树。为,处理。

      (5)隐:不出来做官。

      (6)阜:土山。

      (7)翅:扇动翅膀。

      (8)嘿:通“默”。

      (9)将以长羽翼:将要用这三年的时间长羽毛。

      (10)则:准则。

      (11)释:放下(放心)。

      (12)乃:就。

      (13)自:亲自。

      (14)起:兴办。

      (15)举:提拔。


      图片版
      一鸣惊人

      韩非(战国韩国)

        韩非子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约公元前281年),卒于秦王政十四年(公元前233年),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汉族,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

      韩非相关作品
      韩非子·三守-韩非子(战国韩国)

        人主有三守。三守完,则国安身荣;三守不完,则国危身殆。何谓三守?人臣有议当...

      韩非子·和氏-韩非子(战国韩国)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

      韩非子·二柄-韩非子(战国韩国)

        明主之所导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

      韩非子·观行-韩非子(战国韩国)

        古之人目短于自见,故以镜观面;智短于自知,故以道正己。故镜无见疵之罪,道无...

      韩非子·十过-韩非子(战国韩国)

        十过:一曰行小忠,则大忠之贼也。二曰顾小利,则大利之残也。三曰行僻自用,无...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