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人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视其颜色,窃斧也;听其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者也。俄而掘其沟而得其斧,他日,复见其邻之子,其行动、颜色、动作皆无似窃斧者也。
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人之子。
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他的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
视其行步,窃斧也;
他看到那人走路的样子,像是偷斧子的;
视其颜色,窃斧也;
看那人脸上的神色,像是偷斧子的;
听其言语,窃斧也;
听他的言谈话语,像是偷斧子的;
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者也。
一举一动,没有一样不像是偷斧子的人。
俄而掘其沟而得其斧,他日,复见其邻之子,其行动、颜色、动作皆无似窃斧者也。
不久,他挖掘山沟时却找到了自己的斧子,之后有一天又看见他邻居的儿子,就觉得他的行为、表情、动作,都不像偷斧子的人。
〔者〕有个丢掉斧子的人。
〔亡〕丢掉,丢失。
〔意〕同·臆·,估计,怀疑,猜想。
〔谷〕山谷,地窑。
〔其〕指代邻人之子。
〔窃〕偷盗。
〔无为而不窃斧也〕没有一样不像偷斧子的人。
〔他日〕另一天。
〔复〕再,又。
〔无似窃斧者〕没有一点像偷斧子的样子。
〔俄而掘其沟而得其斧〕不久,(他)挖掘那山谷却找到了自己的斧子。
〔俄〕一会儿,不久。
〔视〕看。
〔皆〕都。
〔行动〕走路的姿势。
〔颜色〕表情。
〔
〕
《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 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此书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
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人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视其颜色,窃斧也;听其言语,窃...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