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鸟曰“爰居”,止于鲁东门之外二日。臧文仲使国人祭之。展禽曰:“越哉,臧孙之为政也!夫祀,国之大节也,而节,政之所成也。故慎制祀以为国典。今无故而加典,非政之宜也。
“夫圣王之制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非是族也,不在祀典。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植百谷百蔬。夏之兴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以为社。黄帝能成命百物,以明民共财。颛顼能修之,帝喾能序三辰以固民。尧能单均刑法以仪民,舜勤民事而野死,鲧障洪水而殛死,禹能以德修鲧之功,契为司徒而民辑,冥勤其官而水死,汤以宽治民而除其邪,稷勤百谷而山死,文王以文昭,武王去民之秽。故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商人禘舜而祖契,郊冥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幕,能帅颛顼者也,有虞氏报焉;杼,能帅禹者也,夏后氏报焉;上甲微,能帅契者也,商人报焉;高圉太王,能帅稷者也,周人报焉。凡禘郊祖宗报,此五者,国之典祀也。加之以社稷山川之神,皆有功烈于民者也。及前哲令德之人,所以为民质也;及天之三辰,民所以瞻仰也;及地之五行,所以生殖也;及九州名山川泽,所以出财用也。非是,不在祀典。今海鸟至,己不知而祀之,以为国典,难以为仁且知矣。夫仁者讲功,而知者处物。无功而祀之,非仁也;不知而不问,非知也。今兹海其有灾乎?夫广川之鸟兽,恒知而避其灾也。”
是岁也,海多大风,冬暖。文仲闻柳下季之言,曰:“信吾过也。季子之言,不可不法也。”使书以为三策。
题记:
《展禽论祀爰居》是春秋时期创作的散文,作者是左丘明。记述臧文仲叫国人去祭祀海鸟“爰居”,引起展禽的一番大议论。这番议论反映出:祭祀是当时国家的大事,但只有为人民建立了功劳的人以及有益于人民的事物,大家才把它当作神来祭祀。虽然有迷信的色彩,但主张“仁者讲功,智者处物”,反对“淫祀”,在古代却是颇有见地的。
海鸟曰“爰居”,止于鲁东门之外二日。
名叫“爰居”的海鸟,停在鲁国国都东门外已经两天了。
臧文仲使国人祭之。
臧文仲命令国都里的人都去祭祀它。
展禽曰:“
展禽说:“
越哉,臧孙之为政也!
臧孙治理政事太越礼了!
夫祀,国之大节也,而节,政之所成也。
祭祀,是国家的大法,而法度,则是政治成功的基础。
故慎制祀以为国典。
所以要慎重地制定祀典作为国家的常法。
今无故而加典,非政之宜也。
现在无故增加祀典,不是治理政事的正确方法。
“夫圣王之制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
“圣明的先王制定祀典的准则是,对百姓执行法度就祭祀他,努力王事而死就祭祀他,安定国家有功就祭祀他,能防止重大灾害就祭祀他,能抵御重大祸患就祭祀他。
非是族也,不在祀典。
不是这一类的,不在祀典之内。
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植百谷百蔬。
从前神农氏拥有天下,他的后代名叫柱,能种植各种谷物和莱蔬;
夏之兴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
夏朝建立以后,周的始祖弃继承了柱的事业,所以作为谷神祭祀他。
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以为社。
共工氏称霸九州,他的后代担任土官之长,称为后土,因能治理九州的土地,所以作为土神祭祀他。
黄帝能成命百物,以明民共财。
黄帝能替各种事物命名,使百姓了解事物的名称,供给所需的财赋。
颛顼能修之,帝喾能序三辰以固民。
颛顼又能进一步加以修定,帝喾能序列日、月、星辰以安定百姓。
尧能单均刑法以仪民,舜勤民事而野死,鲧障洪水而殛死,禹能以德修鲧之功,契为司徒而民辑,冥勤其官而水死,汤以宽治民而除其邪,稷勤百谷而山死,文王以文昭,武王去民之秽。
尧能竭力平均刑法以为百姓的准则,舜努力民事而死于野外,鲧堵洪水而被杀,禹能以德行修正鲧的事业,契任司徒而百姓和睦,冥尽水官的职责而死于水中,汤以宽大治理百姓并替他们除掉邪恶的人,后稷致力于谷物种植而死在山间,文王以文德昭著,武王除掉百姓所唾弃的坏人。
故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
所以有虞氏禘祭黄帝而祖祭颛顼,郊祭尧而宗祭舜;
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
夏后氏禘祭黄帝而祖祭颛顼,郊祭鲧而宗祭禹;
商人禘舜而祖契,郊冥而宗汤;
商朝人禘祭帝喾而祖祭契,郊祭冥而宗祭汤;
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
周朝人禘祭帝喾而郊祭后稷,祖祭文王而宗祭武王。
幕,能帅颛顼者也,有虞氏报焉;
幕是能继承颛顼的人,有虞氏为他举行报恩祭;
杼,能帅禹者也,夏后氏报焉;
季杼是能继承夏禹的人,夏后氏为他举行报恩祭;
上甲微,能帅契者也,商人报焉;
上甲微是能继承殷契的人,商朝人为他举行报恩祭。
高圉太王,能帅稷者也,周人报焉。
高圉、太王是能继承后稷的人,周朝人为他们举行报恩祭。
凡禘郊祖宗报,此五者,国之典祀也。
总共有禘、郊、祖、宗、报,这五种,是国家的祭祀大典。
加之以社稷山川之神,皆有功烈于民者也。
加上土神、谷神、山川之神,都是对百姓有功绩的;
及前哲令德之人,所以为民质也;
还有,前代有智慧和美德的人,是百姓所信赖的;
及天之三辰,民所以瞻仰也;
天上的日、月、星辰,是百姓所仰望的;
及地之五行,所以生殖也;
地上的金、木、水、火、土,是万物赖以生长繁殖的;
及九州名山川泽,所以出财用也。
九州的大山川泽,是赖以出产财富的。
非是,不在祀典。
不是上述这些,不在祀典之内。
今海鸟至,己不知而祀之,以为国典,难以为仁且知矣。
现在海鸟飞来,自己不懂而去祭祀它,当作国家的大典,这就难以算是仁爱和智慧了。
夫仁者讲功,而知者处物。
仁者善于评价功劳,智者善于处理事物。
无功而祀之,非仁也;
海鸟无功而祭祀它,不是仁;
不知而不问,非知也。
自己不懂又不问,不是智。
今兹海其有灾乎?
现在这一带海上恐怕将有灾害吧?
夫广川之鸟兽,恒知而避其灾也。”
大江大海的鸟兽,总是预先知道并躲避即将到来的灾害的。”
是岁也,海多大风,冬暖。
这年,海上多大风,暖冬。
文仲闻柳下季之言,曰:“
文仲听了柳下季的话说:“
信吾过也。
确实是我的错啊!
季子之言,不可不法也。”
季先生的话,不可不当做原则啊!”
使书以为三策。
让属下写了三个竹简分送给司马、司空、司徒。
〔臧文仲〕鲁国的卿士,复姓臧孙,名辰。“文”是谥号。
〔展禽〕鲁国大夫,名获,字禽,又字季。又名柳下惠,“柳下”是地名,“惠”是谥号。
〔施〕施行。这句指的是黄帝颛顼喾尧契周文王等“圣王”。尧舜禹及其以前的历史人物,都出于传说。
〔死〕不顾性命。这句指的是舜鲧冥后稷。
〔定〕安定。这句指的是柱弃后土幕杼上甲微高圉太王。
〔御〕防御。这句指的是禹。
〔捍〕抵挡。这句指的是商汤周武王。
〔烈山氏〕一作厉山氏,即炎帝。传说是上古时代姜姓部落首领。一说是神农氏。
〔柱〕在夏代以前已被祀为谷神。
〔弃〕周族的始祖,传说他降生后被多次抛弃,故名弃。后做农官,叫稷,死后祀为谷神。
〔共工氏〕上古时代的部落首领。
〔后土〕名句龙,共工氏部落的后裔。辅佐黄帝,为土官。
〔黄帝〕传说姓姬,号轩辕氏,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曾打败炎帝与蚩尤的部落,成为各部落联盟领袖,有很多创造发明。
〔成命〕定名。
〔颛顼〕传说是上古时代部落首领,号高阳氏。他对原始宗教有所改革,使民政与巫术脱离。
〔帝喾〕传说是上古时代的部落首领,号高辛氏。对于天文历法有贡献。
〔尧〕名放勋,号陶唐氏。是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曾选拔舜为继承人,一说尧被舜杀死。
〔单〕通“殚”,竭尽。
〔舜〕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是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曾选拔禹为继承人。一说舜被禹放逐,死于苍梧。
〔鲧〕传说是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首领,号崇伯。尧命他治水,因筑堤防水失败,被尧杀死于羽山。
〔禹〕姓姒,号文命。是父系氏族社会末期部落联盟首领。他改进其父鲧的治水方法,以疏导为主,取得成功。史称夏禹或夏后氏。
〔契〕商族的始祖。帮助禹治水有功,被舜任为司徒,掌管教化。
〔冥〕传说是契的六世孙,在夏代为水官。
〔官〕职务。
〔汤〕又称成汤,成唐。商族首领。任用伊尹执政,在征服邻近小国后,灭夏桀,建立商朝。
〔邪〕邪恶势力,指夏桀。
〔文王〕周族首领,姓姬,名昌,“文”是谥号。周武王之父。传说他被纣王囚禁期间,对《周易》的思想内容有所发挥。
〔武王〕姓姬,名发,“武”是谥号。他利用其父开创的基业,率领四方诸侯在牧野打败纣王,建立西周王朝。
〔秽〕恶势力,指纣王。
〔禘〕古时天子祭祀先祖的大典,称大祭。
〔祖〕指祀开国之祖的祭礼。这里,禘祖都用作动词。
〔郊〕天子在郊外祭天地的礼,也可以配祭祖先。
〔宗〕祭宗族长的礼。这里,郊宗都用作动词。
〔郊鲧〕夏代实行父死子继制度,所以郊鲧而宗禹。
〔禘舜〕与“有虞氏郊尧”同属于对他们的崇拜,不是血缘关系。
〔幕〕传说是舜的后代,在夏朝成为本部族的首领。
〔报〕报答恩德的祭礼。
〔杼〕传说是禹的后代,少康之子。
〔上甲微〕契的后代,商汤的六世祖。其父王亥被有易氏首领绵臣杀死,他为父复仇,从有易氏手中夺回被抢的牛羊。
〔高圉〕弃的十世孙,周族的首领。
〔太王〕即古公蚮父,高圉的曾孙,文王的祖父。
〔生殖〕生育繁殖。
〔己〕原作“已”,因形似而误,依别本改正。
〔难〕不容易。
〔知〕通“智”。
〔子〕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策〕古代用竹片或木片写字,用绳编连起来。一篇文字称为一策。
吴王夫差起师伐越,越王勾践起师逆之江。 大夫种乃献谋曰:“夫吴之与越,...
王孙圉聘于晋,定公飨之。赵简子鸣玉以相,问于王孙圉曰:“楚之白珩犹在乎?”...
叔向见韩宣子,宣子忧贫,叔向贺之。 宣子曰:“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无以...
公父文伯退朝,朝其母,其母方绩,文伯曰:“以歜之家而主犹绩,惧干季孙之怒也...
宣公夏滥于泗渊,里革断其罟而弃之,曰:“古者大寒降,土蛰发,水虞于是乎讲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