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郤畏逼,将焚公宫而弑晋侯。寺人披请见。公使让之,且辞焉,曰:“蒲城之役,君命一宿,女即至。其后余从狄君以田渭滨,女为惠公来求杀余,命女三宿,女中宿至。虽有君命何其速也?夫袪犹在,女其行乎!”对曰:“臣谓君之入也,其知之矣。若犹未也,又将及难。君命无二,古之制也。除君之恶,唯力是视。蒲人、狄人、余何有焉?今君即位,其无蒲、狄乎!齐桓公置射钩,而使管仲相。君若易之,何辱命焉?行者甚众,岂唯刑臣?”公见之,以难告。晋侯潜会秦伯于王城。己丑晦,公宫火。瑕甥、郤芮不获公,乃如河上,秦伯诱而杀之。
题记:
晋文公元年(鲁僖公二十四年,前年),晋国大臣吕甥、邵芮密谋纵火烧死晋文公。宣官寺人披得知此事后,求见晋文公。寺人披此前曾两次刺杀文公,文公不想见他。后经寺人披一番合情人理的辩白,文公才答应接见他。寺人披告诉文公吕甥和部芮的阴谋,这才避免了一场祸乱的发生。左丘明为了宣扬为君者的美德,写下此篇。
吕、郤畏逼,将焚公宫而弑晋侯。
吕甥和郤芮害怕受到威胁,打算放火烧掉晋文公的宫殿并杀害他。
寺人披请见。
寺人披请求见晋文公。
公使让之,且辞焉,曰:“
文公却派人责备他,并拒绝接见,说道:“
蒲城之役,君命一宿,女即至。
当年在蒲城的时候,君王命令你第二天赶到,你立刻就来了。
其后余从狄君以田渭滨,女为惠公来求杀余,命女三宿,女中宿至。
后来我逃到狄国,与狄国国君在渭河边打猎时,你受惠公指派前来刺杀我,惠公让你三天内赶到,结果你第二天就到了。
虽有君命何其速也?
虽然说是奉了君王的命令,但怎么能来得这么快呢?
夫袪犹在,女其行乎!”
当时你在蒲城砍断我的那只袖子还在,你还是走吧!”
对曰:“
披回答说:“
臣谓君之入也,其知之矣。
我以为您这次回国后,应该已经懂得了如何做国君。
若犹未也,又将及难。
如果您还没明白,恐怕又要遭遇危险了。
君命无二,古之制也。
对国君的命令忠心执行,这是古代的规矩。
除君之恶,唯力是视。
除掉国君讨厌的人,就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
蒲人、狄人、余何有焉?
当时您是蒲人也好,是狄人也罢,对我来说有什么区别呢?
今君即位,其无蒲、狄乎!
现在您当上了国君,难道就不会再发生像蒲、狄那样的事了吗?
齐桓公置射钩,而使管仲相。
从前齐桓公放下射钩之仇,任用管仲辅佐自己成就霸业。
君若易之,何辱命焉?
如果您要改变齐桓公的做法,又何必麻烦您下令驱逐我呢?
行者甚众,岂唯刑臣?”
这样一来,想逃跑的人可就多了,岂止是我这个受过刑的小臣?”
公见之,以难告。
于是晋文公接见了披,他将即将发生的叛乱告诉了文公。
晋侯潜会秦伯于王城。
晋文公秘密地与秦穆公在秦国的王城会面,商量应对的办法。
己丑晦,公宫火。
三月的最后一天,晋文公的宫殿果然被烧毁了。
瑕甥、郤芮不获公,乃如河上,秦伯诱而杀之。
瑕甥和郤芮没有抓到文公,便逃到了黄河边上,结果被秦穆公诱骗过河后杀了。
〔吕郤〕即吕甥郤芮,都是晋惠公晋怀公的旧臣。
〔晋侯〕指晋文公重耳。
〔寺人披〕即勃鞮。寺人,即后世所说的宦官。披,人名。
〔见〕谒见。
〔蒲城之役〕晋献公听信骊姬谗言,逼死太子申生之后,又想捕捉公子重耳和夷吾,然后使骊姬的儿子奚齐继承君位。鲁僖公五年(前年),晋献公使寺人披攻打重耳居住的蒲城(今山西隰县西北),逼令重耳自杀,重耳逾墙逃走。
〔女〕通“汝”。下文中“女”同。
〔狄〕春秋时居住在北方的少数民族。
〔田〕也写作“畋”。打猎。
〔渭〕渭河。
〔为惠公来求杀余〕晋献公死后,公子夷吾继位,即晋惠公。晋惠公六年(前年),派寺人披到狄国去谋杀重耳,由于重耳事先得知消息,谋杀未成。
〔祛〕衣袖。寺人披在蒲城追捕晋文公时,曾把他的衣袖割断。
〔齐桓公置射钩而使管仲相〕鲁庄公九年(前年),鲁国帮助齐国公子纠和齐桓公小白争君位,战于乾时(在今山东临淄东南)。管仲当时辅佐公子纠,在战争中射中齐桓公的衣带钩。后来齐桓公听从鲍叔牙的劝说,不念旧恶,仍然重用管仲。置,弃。这里是搁置的意思。
〔刑臣〕寺人披受过宫刑,所以这样自称。
〔秦伯〕指秦穆公。
〔王城〕在今陕西大荔东。
〔己丑〕三月二十九日。
〔晦〕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左丘明(前556年-前451年),姓丘,名明。汉族,春秋末期鲁国都君庄(今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人。相传为春秋末期曾任鲁国史官,是中国古代伟大的
定王使单襄公聘于宋。遂假道于陈,以聘于楚。火朝觌矣,道茀不可行也。候不在疆...
晋文公既定襄王于郏,王劳之以地,辞,请隧焉。王弗许,曰:“昔我先王之有天下...
穆王将征犬戎,祭公谋父谏曰:“不可。先王耀德不观兵。夫兵,戢而时动,动则威...
郑子产有疾。谓子大叔曰:“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
楚子狩于州来,次于颍尾,使荡侯、潘子、司马督、嚣尹午、陵尹喜帅师围徐以惧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