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之水,白石凿凿。
素衣朱襮,从子于沃。
既见君子,云何不乐?
扬之水,白石皓皓。
素衣朱绣,从子于鹄。
既见君子,云何其忧?
扬之水,白石粼粼。
我闻有命,不敢以告人。
题记:
公元前745年,晋昭侯封他的叔父成师于曲沃,号为桓叔。公元前738年,晋大臣潘父杀死了晋昭侯,而欲迎立桓叔。当桓叔想入晋都时,晋人发兵进攻桓叔。桓叔抵挡不住,只得败回曲沃,潘父也被杀。作者有感于当时的这场政治斗争,在事发前夕写了这首诗。
扬之水,白石凿凿。
小河里的水啊汩汩流淌,光洁的山石被冲刷激荡。
素衣朱襮,从子于沃。
士兵白衣红领整装待发,跟随他从曲沃奔赴疆场。
既见君子,云何不乐?
我们见到了勇武的桓叔,还有什么不欢乐的地方?
扬之水,白石皓皓。
小河里的水啊汩汩流淌,光洁的山石白得发光亮。
素衣朱绣,从子于鹄。
士兵白衣红袖整装待发,跟随他从鹄邑奔赴疆场。
既见君子,云何其忧?
我们见到了勇武的桓叔,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地方?
扬之水,白石粼粼。
小河里的水啊汩汩流淌,水底山石映出粼粼波浪。
我闻有命,不敢以告人。
我刚刚得到起事的命令,不敢轻易告人传播四方。
①扬:激扬。
②凿凿:鲜明貌。
③襮(bó 勃):绣有黼文的衣领。
④沃:曲沃,地名,在今山西闻喜县东北。
⑤既:已。君子:指桓叔。
⑥云:语助词。
⑦皓皓:洁白状。
⑧绣:刺方领绣。鹄:邑名,即曲沃;一说曲沃的城邑。
⑨粼粼:清澈貌。形容水清石净。
⑩命:政令。
原始诗句:扬之水,白石凿凿。素衣朱襮,从子于沃。既见君子,云何不乐?
古韵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仄通平?,通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通仄?
今韵平仄:平平仄,仄通平平。仄通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
原始诗句:扬之水,白石皓皓。素衣朱绣,从子于鹄。既见君子,云何其忧?
古韵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仄通平仄,通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
今韵平仄:平平仄,仄通仄仄。仄通平仄,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平?
原始诗句:扬之水,白石粼粼。我闻有命,不敢以告人。
古韵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通仄仄,通仄仄仄平。 注:人『十一真平声』
今韵平仄:平平仄,仄通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仄平。
重复字体:
扬之水,白石凿凿。素衣朱襮,从子于沃。既见君子,云何不乐?
扬之水,白石皓皓。素衣朱绣,从子于鹄。既见君子,云何其忧?扬之水,白石粼粼。我闻有命,不敢以告人。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
我出我车,于彼牧矣。 自天子所,谓我来矣。 召彼仆夫,谓之载矣。 王事多难,维...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
旻天疾威,天笃降丧。瘨我饥馑,民卒流亡,我居圉卒荒。 天降罪罟,蟊贼内...
奕奕梁山,维禹甸之。 有倬其道,韩侯受命。 王亲命之,缵戎祖考。 无废朕命,夙...
倬彼云汉,昭回于天。 王曰於乎,何辜今之人。 天降丧乱,饥馑荐臻。 靡神不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