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浮浮,武夫滔滔。
匪安匪游,淮夷来求。
既出我车,既设我旟。
匪安匪舒,淮夷来铺。
江汉汤汤,武夫洸洸。
经营四方,告成于王。
四方既平,王国庶定。
时靡有争,王心载宁。
江汉之浒,王命召虎。
式辟四方,彻我疆土。
匪疚匪棘,王国来极。
于疆于理,至于南海。
王命召虎,来旬来宣。
文武受命,召公维翰。
无曰予小子,召公是似。
肇敏戎公,用锡尔祉。
釐尔圭瓒,秬鬯一卣。
告于文人,锡山土田。
于周受命,自召祖命。
虎拜稽首,天子万年。
虎拜稽首,对扬王休。
作召公考,天子万寿。
明明天子,令闻不已。
矢其文德,洽此四国。
题记:
诗经《大雅·江汉》据《后汉书·东夷传》,周厉王之时因为政治昏乱,东方的淮夷入寇,虢仲征之,未能取胜。宣王之时,首先消除玁狁之患,然后宣王亲征,平定淮夷之乱。宣王驻于江汉之滨,命召伯虎率军征之。召伯虎取胜归来,宣王大加赏赐,召伯虎因而作铜簋以纪其功事,并作此诗。
江汉浮浮,武夫滔滔。
长江汉水奔腾不息,出征将士豪情满怀。
匪安匪游,淮夷来求。
不是为了安逸享乐,而是要讨伐淮夷之敌。
既出我车,既设我旟。
前方战车已经出发,彩旗飘扬如画般美丽。
匪安匪舒,淮夷来铺。
不是为了舒适悠闲,而是要在淮夷驻扎镇守。
江汉汤汤,武夫洸洸。
长江汉水浩浩荡荡,出征将士气势昂扬。
经营四方,告成于王。
将士们四处奔波平定叛乱,胜利的消息即将上报我王。
四方既平,王国庶定。
四方的叛国已被平定,只愿周朝安定繁荣昌盛。
时靡有争,王心载宁。
从此不再有战争纷扰,我王的心也将宁静安详。
江汉之浒,王命召虎。
在长江汉水的岸边,王向召虎下达了命令。
式辟四方,彻我疆土。
开拓新的疆土四方,划定并管理好边界。
匪疚匪棘,王国来极。
不要惊扰百姓,也不要操之过急,一切以王朝的政教为准绳。
于疆于理,至于南海。
治理边疆,打理天下,让领土延伸到南海之滨。
王命召虎,来旬来宣。
我王对臣子召虎颁布命令,派他巡视南方并宣读政令。
文武受命,召公维翰。
文王武王受命于天,你的祖先召公是国家的栋梁。
无曰予小子,召公是似。
不要以为是为了我个人,你要继承召公的伟大传统。
肇敏戎公,用锡尔祉。
全力以赴建立功勋,因此赐予你无尽的福禄。
釐尔圭瓒,秬鬯一卣。
赐你一把玉柄的圭瓒,再赐一卣黑黍酿造的香酒。
告于文人,锡山土田。
向文德昭著的先祖禀告,还要赐予你山川和田地。
于周受命,自召祖命。
去岐周接受册封,仪式将按照康公的传统进行。
虎拜稽首,天子万年。
臣子召虎叩头伏地,大周天子万寿无疆。
虎拜稽首,对扬王休。
臣子召虎再次叩头伏地,表达对天子恩典的感激之情。
作召公考,天子万寿。
制作了一件纪念康公的铜簋,祝愿天子万寿无疆。
明明天子,令闻不已。
勤勉的大周天子啊,您的美名将永载史册。
矢其文德,洽此四国。
施行文治,广布德政,和谐当今四方的土地。
〔首句当做“滔滔”,下句当做“浮浮”。浮浮〕众强的样子。
〔匪〕同“非”。
〔来〕语助词,含有“是”的意义。
〔求〕通“纠”,诛求,讨伐。
〔旟〕画有鸟隼的旗。
〔铺〕止,驻扎。
〔汤汤〕水势大的样子。
〔洸洸〕威武的样子。
〔庶〕庶几。
〔载〕则。
〔浒〕水边。
〔式〕发语词。
〔辟〕开辟。
〔彻〕治。
〔疚〕病,害。
〔棘〕“急”的假借。
〔极〕准则。
〔于〕意义虚泛的助词,其词义取决于后面所带之词。
〔旬〕“巡”的假借。
〔召公〕文王之子,封于召。为召伯虎的太祖,谥康公。
〔维〕是。
〔翰〕桢斡。
〔予小子〕宣王自称。
〔似〕“嗣”的假借。
〔肇敏〕图谋。
〔戎〕大。
〔公〕通“功”,事。
〔用〕以。
〔锡〕赐。
〔祉〕福禄。
〔釐〕“赉”的假借,赏赐。
〔圭瓒〕用玉作柄的酒勺。
〔秬〕黑黍。
〔鬯〕一种香草,即郁金,姜科,多年生。
〔卣〕带柄的酒壶。
〔文人〕有文德的人。
〔周〕岐周,周人发祥地。
〔自〕用。
〔召祖〕召氏之祖,指召康公。
〔稽首〕古时礼节,跪下拱手磕头,手头都触地。
〔对〕报答。
〔扬〕颂扬。
〔体〕美,此处指美好的赏赐册命。
〔考〕“簋(guǐ)”的假借。簋,一种古铜制食器。
〔明明〕勉勉。
〔令闻〕美好的声誉。
〔矢〕“施”的假借。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
习习谷风,维风及雨。将恐将惧,维予与女。将安将乐,女转弃予。 习习谷风...
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谁谓尔无牛,九十其犉。尔羊来思,其角濈濈。尔牛来思,...
山有枢,隰有榆。子有衣裳,弗曳弗娄。子有车马,弗驰弗驱。宛其死矣,他人是愉...
挞彼殷武,奋伐荆楚。 罙入其阻,裒荆之旅。 有截其所,汤孙之绪。 维女荆楚,居...
濬哲维商,长发其祥。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外大国是疆,幅陨既长。有娀方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