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候人兮,何戈与祋。彼其之子,三百赤芾。
维鹈在梁,不濡其翼。彼其之子,不称其服。
维鹈在梁,不濡其咮。彼其之子,不遂其媾。
荟兮蔚兮,南山朝隮。婉兮娈兮,季女斯饥。
题记:
关于此诗的背景,《毛诗序》说:“《候人》,刺近小人也。共公远君子而好近小人焉。”《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记晋文公入曹云:“三月丙午入曹,数之,以其不用僖负羁而乘轩者三百人也。”杜预注曰:“轩,大夫车。言其无德居位者多。”乘轩、赤芾是同一级别的待遇,故言乘轩者三百,即三百赤芾也。而晋文入曹正是曹共公时期,因此《毛诗序》认为此诗是因曹共公“远君子而好近小人”而讽刺之。方玉润《诗经原始》赞同《毛诗序》的说法。朱熹《诗集传》认为这是一首慨叹小人物命运不幸、批判庸才人小不配其职的诗歌。现代学者多赞同朱熹的说法。
彼候人兮,何戈与祋。
那位候人小官哪,荷着戈扛着祋。
彼其之子,三百赤芾。
那些平庸官僚哪,却是穿赤芾的三百人之一。
维鹈在梁,不濡其翼。
鹈鹕停在水坝上,翅膀干干滴水不沾身。
彼其之子,不称其服。
那些平庸官僚哪,与所穿的衣服不相称。
维鹈在梁,不濡其咮。
鹈鹕停在水坝上,尖嘴也干干的不沾滴水。
彼其之子,不遂其媾。
那些平庸官僚哪,不能始终如一忠于婚配。
荟兮蔚兮,南山朝隮。
天色阴沉昏暗,这是南山早上云升雾盖。
婉兮娈兮,季女斯饥。
年轻貌美的少女呀,是这样的饥饿难耐。
⑴候人:官名,是看守边境、迎送宾客和治理道路、掌管禁令的小官。
⑵何:通“荷”,扛着。祋(duì):武器,殳的一种,竹制,长一丈二尺,有棱而无刃。
⑶彼:他。其:语气词。之子:那人,那些人。
⑷赤芾(fú):赤色的芾。芾,祭祀服饰,即用革制的蔽膝,上窄下宽,上端固定在腰部衣上,按官品不同而有不同的颜色。赤芾乘轩是大夫以上官爵的待遇。三百:可以指人数,即穿芾的有三百人;也可指芾的件数,即有三百件芾。
⑸鹈(tí):即鹈鹕,水禽,体型较大,喙下有囊,食鱼为生。梁:伸向水中用于捕鱼的堤坝。
⑹濡(rú):沾湿。
⑺称:相称,相配。服:官服。
⑻咮(zhòu):禽鸟的喙。
⑼遂:终也,久也。媾:婚配,婚姻。
⑽荟(huì)、蔚:云起蔽日,阴暗昏沉貌。
⑾朝:早上。隮(jī):同“跻”,升,登。
⑿婉:年轻。娈(luán):貌美。
⒀季女:少女。斯:这么。
原始诗句:彼候人兮,何戈与祋。彼其之子,三百赤芾。
古韵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 注:芾『五未去声』
今韵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通仄通。
原始诗句:维鹈在梁,不濡其翼。彼其之子,不称其服。
古韵平仄:平平仄平,通平平仄。仄平平仄,通平平仄。 注:服『一屋入声』
今韵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通平通。
原始诗句:维鹈在梁,不濡其咮。彼其之子,不遂其媾。
古韵平仄:平平仄平,通平平仄。仄平平仄,通仄平?。 注:媾『二十六宥去声』
今韵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通平仄。
原始诗句:荟兮蔚兮,南山朝隮。婉兮娈兮,季女斯饥。
古韵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注:饥『四支平声』 注:饥『五微平声』
今韵平仄:仄平仄平,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重复字体:
彼候人兮,何戈与祋。彼其之子,三百赤芾。
维鹈在梁,不濡其翼。彼其之子,不称其服。维鹈在梁,不濡其咮。彼其之子,不遂其媾。荟兮蔚兮,南山朝隮。婉兮娈兮,季女斯饥。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
我出我车,于彼牧矣。 自天子所,谓我来矣。 召彼仆夫,谓之载矣。 王事多难,维...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
旻天疾威,天笃降丧。瘨我饥馑,民卒流亡,我居圉卒荒。 天降罪罟,蟊贼内...
奕奕梁山,维禹甸之。 有倬其道,韩侯受命。 王亲命之,缵戎祖考。 无废朕命,夙...
倬彼云汉,昭回于天。 王曰於乎,何辜今之人。 天降丧乱,饥馑荐臻。 靡神不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