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虽则如云,匪我思存。
缟衣綦巾,聊乐我员。
出其闉闍,有女如荼。
虽则如荼,匪我思且。
缟衣茹藘,聊可与娱。
题记:
对于这首诗的背景,旧说颇有争议。《毛诗序》以为是“闵乱”之作。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引《夏小正》传谓“缟衣为未嫁女所服之”,断此诗主人公的爱恋对象为恋人。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写男子表示对爱恋对象(或其妻子)专一不二的诗。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漫步城东门,美女多若天上云。
虽则如云,匪我思存。
虽然多若云,非我所思人。
缟衣綦巾,聊乐我员。
唯此素衣绿头巾,令我爱在心。
出其闉闍,有女如荼。
漫步城门外,美女多若茅花白。
虽则如荼,匪我思且。
虽若茅花白,亦非我所怀。
缟衣茹藘,聊可与娱。
唯此素衣红佩巾,可娱可相爱。
〔东门〕城东门。
〔如云〕形容众多。
〔匪〕非。
〔思存〕想念。
〔思〕语助词。
〔存〕一说在;一说念;一说慰籍。
〔缟(稿)〕白色;素白绢。
〔綦(其)巾〕暗绿色头巾。
〔聊〕愿。
〔员(云)〕同“云”,语助词。
〔闉闍(因都)〕外城门。
〔荼〕茅花,白色。茅花开时一片皆白,此亦形容女子众多。且语助词。一说慰籍。
〔茹藘(如驴)〕茜草,其根可制作绛红色染料,此指绛红色蔽膝。“缟衣”“綦巾”“茹藘”之服,均显示此女身份之贫贱。〕
原始诗句: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
古韵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通平。仄通平平,平仄仄平。 注:员『十二文平声』 注:员『一先平声』 注:员『十三问去声』
今韵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通平平,平仄仄平。
原始诗句:出其闉闍,有女如荼。虽则如荼,匪我思且。缟衣茹藘,聊可与娱。
古韵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通仄。仄通通?,平仄仄平。 注:娱『七虞平声』
今韵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平,仄仄平通。仄通平?,平仄仄平。
重复字体: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
出其闉闍,有女如荼。虽则如荼,匪我思且。缟衣茹藘,聊可与娱。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
有駜有駜,駜彼乘黄。 夙夜在公,在公明明。 振振鹭,鹭于下。 鼓咽咽,醉言舞。...
於铄王师,遵养时晦。 时纯熙矣,是用大介。 我龙受之,蹻蹻王之造。 载用有嗣,...
駉駉牡马,在坰之野。 薄言駉者,有驈有皇, 有骊有黄,以车彭彭。 思无疆思,马...
猗嗟昌兮,颀而长兮。 抑若扬兮,美目扬兮。 巧趋跄兮,射则臧兮。 猗嗟名兮,美...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