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题记:
西汉时研究诗经的三家认为,江汉之间的广大地域被周文王文明化,那里的女性有贞守之德,于是诗人便作此诗,以乔木、神女、江汉为比,赞美那里的美丽女子。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南山乔木大又高,树下不可歇阴凉。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江之上有游女,想去追求不可能。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汉江滔滔宽又广,想要渡过不可能。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江水悠悠长又长,乘筏渡过不可能。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
柴草丛丛错杂生,用刀割取那荆条。
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姑娘就要出嫁了,赶快喂饱她的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汉江滔滔宽又广,想要渡过不可能。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江水悠悠长又长,乘筏渡过不可能。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
柴草丛丛错杂生,用刀割取那蒌蒿。
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姑娘就要出嫁了,赶快喂饱小马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汉江滔滔宽又广,想要渡过不可能。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江水悠悠长又长,乘筏渡过不可能。
①休思:休思。休:止息也;思:语气助词,没有实义。
②汉:指汉水。游女:在汉水岸上出游的女子。
③江:指长江。永:水流很长。
④方:渡河的木排。这里指乘筏渡河。
⑤翘翘:众也,秀起之貌。错薪:杂乱的柴草。
⑥楚:杂薪之中尤翘翘者
⑦秣(mò):喂马。
⑧蒌(lóu):草名,即蒌蒿
参考资料:
1、
《古代汉语词典》编写组 .古代汉语词典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8 :222 .
原始诗句: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古韵平仄:?仄平仄,通仄平通。仄仄平仄,通仄平通。仄平仄仄,通仄仄通。平平仄仄,通仄平通。 注:思『四支平声』 注:思『十灰平声』 注:思『四寘去声』
今韵平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原始诗句: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古韵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通仄仄通。平平仄仄,通仄平通。 注:思『四支平声』 注:思『十灰平声』 注:思『四寘去声』
今韵平仄:通通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原始诗句: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古韵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通仄仄通。平平仄仄,通仄平通。 注:思『四支平声』 注:思『十灰平声』 注:思『四寘去声』
今韵平仄:通通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重复字体: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
我出我车,于彼牧矣。 自天子所,谓我来矣。 召彼仆夫,谓之载矣。 王事多难,维...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
旻天疾威,天笃降丧。瘨我饥馑,民卒流亡,我居圉卒荒。 天降罪罟,蟊贼内...
奕奕梁山,维禹甸之。 有倬其道,韩侯受命。 王亲命之,缵戎祖考。 无废朕命,夙...
倬彼云汉,昭回于天。 王曰於乎,何辜今之人。 天降丧乱,饥馑荐臻。 靡神不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