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定风波·志在烟霞慕隐沦》的原文打印版、对照翻译李珣
原文/译文 拼音/详解纠错评论
文字版
定风波·志在烟霞慕隐沦
五代-李珣

志在烟霞慕隐沦,功成归看五湖春。一叶舟中吟复醉,云水,此时方认自由身。
花岛为邻鸥作侣,深处,经年不见市朝人。已得希夷微妙旨,潜喜,荷衣蕙带绝纤尘。

题记:

这首词约作于同光三年(925)前蜀被灭亡后,诗人身上发生了由魏阙向江湖的转变。既隐逸,就自然以道家避世思想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于是写下此词直抒胸臆地把归隐思想和盘端出,以表示自己“志烟霞”“慕隐沦”的志趣。

    《定风波·志在烟霞慕隐沦》全文注音拼音版

    对照翻译

    志在烟霞慕隐沦,功成归看五湖春。
    多么仰慕当年的范蠡,他的志向本就在青山绿水、烟雾云霞之中,吴亡越兴,功成名就时隐姓埋名,寄身于太湖的烟波浩渺之中。
    一叶舟中吟复醉,云水,此时方认自由身。
    纵情山水,寄兴风月,云水中驾一叶扁舟,把酒吟诵,其乐融融,此时此刻,才知道自由的可贵,身心两忘是多么的难得。
    花岛为邻鸥作侣,深处,经年不见市朝人。
    与繁花似锦的小岛为邻,和自由飞翔的鸥鸟做伴,多年不见那追逐利禄的豪商巨宦。
    已得希夷微妙旨,潜喜,荷衣蕙带绝纤尘。
    早已进入了物我两忘的境界,怎不暗自庆选择了这飘飘欲仙的隐居生活。

    注释


    烟霞:云气,多泛指山林、山水,这里指归隐之所。唐·李群玉《送人隐居》诗:“平生自有烟霞志。久欲抛身狎隐沦。”
    隐沦:隐姓埋名。沦之意为“没”。唐·祖咏《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诗:“何必桃源里.深居作隐沦。”
    “功成”句:用越王勾践灭吴后,大夫范蠡功成身退、隐迹五湖的故事。五湖:太湖。
    一叶:形容船小如树叶。
    鸥作侣:与鸥为伴,这里指栖身世外、忘怀得失的隐居生活。《列子·黄帝》载,有人爱好鸥鸟,不存机心,鸥鸟亦乐于亲近。
    深处:深居简出。
    经年:年复一年。
    市朝:偏义复词,指朝堂。市,交易买卖的场所。朝,官府治事的处所。后以市朝多指争名夺利的场所。
    希夷:无声为希、无色为夷,犹言虚寂玄妙。《老子》:“视之不见名目夷,昕之不闻名日希。”河上公注:“无色日夷,无声日希。”萧统《谢敕参解讲启》:“至理希夷.微言渊奥,非所能镄仰。”柳宗元《愚溪诗序》:“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
    微妙旨:精微玄妙的义旨。
    潜喜:心中暗喜,发自衷心的喜悦。
    荷衣蕙带:荷叶制成的衣服,香革制成的带子。代称隐士衣服。屈原《九歌·少司命》:“荷衣兮蕙带,倏而来兮忽而逝。”
    绝:摆脱,不沾染。
    纤尘:微尘,这里指俗世。

      图片版
      定风波·志在烟霞慕隐沦

      李珣(五代)

      暂无

      定风波(词牌名)

      定风波,词牌名。双调六十二字,前阕三平韵,两仄韵,后阕四仄韵,两平韵。平仄换韵方式为“甲乙甲丙甲丁甲”。以平声韵为主,间以仄声韵。
      李珣相关作品
      定风波·十载逍遥物外居-李珣(五代)

      十载逍遥物外居,白云流水似相于。乘兴有时携短棹,江岛,谁知求道不求鱼。 到处等...

      定风波·志在烟霞慕隐沦-李珣(五代)

      志在烟霞慕隐沦,功成归看五湖春。一叶舟中吟复醉,云水,此时方认自由身。 花岛为...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