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电脑版
《剑阁铭》的原文打印版(张载)
原文/译文
文字版
剑阁铭
魏晋-张载

  岩岩梁山,积石峨峨。
远属荆衡,近缀岷嶓。
南通邛僰,北达褒斜。
狭过彭碣,高逾嵩华。
  惟蜀之门,作固作镇。
是曰剑阁,壁立千仞。
穷地之险,极路之峻。
世浊则逆,道清斯顺。
闭由往汉,开自有晋。
  秦得百二,并吞诸侯。
齐得十二,田生献筹。
矧兹狭隘,土之外区。
一人荷戟,万夫趑趄。
形胜之地,匪亲勿居。
  昔在武侯,中流而喜。
山河之固,见屈吴起。
兴实在德,险亦难恃。
洞庭孟门,二国不祀。
自古迄今,天命匪易。
凭阻作昏,鲜不败绩。
公孙既灭,刘氏衔璧。
覆车之轨,无或重迹。
勒铭山阿,敢告梁益。

    《剑阁铭》全文注音拼音版
    注释


    (1)岩岩:高耸的样子。梁山:指梁州(治今陕西汉中)境内的山。
    (2)峨峨:高高的样子。
    (3)属(zhǔ):连接。荆衡:指荆山(位于今湖北省南漳县境)与衡山(位于今湖南省衡阳市境),代指两湖地区。
    (4)岷嶓:指岷山(位于今四川省西北部)与嶓冢山(位于今甘肃省天水市与甘肃省礼县之间)
    (5)邛僰:邛,古国名,位于今四川省邛崃市一带;僰,本为西南少数民族名,后引为地名,大致位于今四川省宜宾市一带。
    (6)褒斜:指褒斜道,位于今陕西省秦岭山区,南起褒谷口(今陕西省褒城县附近),北至斜谷口(今陕西省眉县斜峪关口)。
    (7)彭碣:据刘渊林《蜀都赋注》:岷山都安县有两山相对立,如阙,号曰彭门。约位于今四川省都江堰市一带。
    (8)嵩华:指嵩山(位于今河南省登封市境)与华山(位于今陕西省华阴县境)。
    (9)固:坚固的地方。镇:一方主山。
    (10)仞:长度单位,古代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11)有:用作朝代名前,无实意。
    (12)田生:疑为《史记》载田生。
    (13)矧:况且。狭隘:狭窄的地方,多指山口。
    (14)土:国土。外区:边缘地带。
    (15)荷:拿着。戟:古代兵器。趑趄:踌躇不前的样子。
    (16)匪:同“非”,不是。
    (17)武侯:指魏武侯(?—前370年):姬姓,魏氏,名击。战国初期魏国国君与中原霸主。魏文侯之子,前395年—前370年在位。他是三家分晋后魏国的第二代国君,在位期间将魏国的百年霸业再一次推向高峰。他和吴起在黄河中游有过著名的“河山之险不足保”的谈话。
    (18)吴起:是国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军事改革家。汉族,卫国左氏(今山东省定陶,一说曹县东北)人。后世把他和孙武连称“孙吴”,著有《吴子》,《吴子》与《孙子》又合称《孙吴兵法》,在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
    (19)洞庭:湖名,位于今湖南省北部,此处代指楚国。孟门:位于今山西省柳林县,代指晋国。
    (20)阻:险阻。昏:昏暗的统治。
    (21)公孙:指公孙述。公孙述(-36) ,字子阳,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县)人。西汉末,以父官荫郎,补清水县长(在今甘肃省境内)。述熟练吏事,治下奸盗绝迹,由是闻名。王莽篡汉,述受任为江卒正(即蜀郡太守)。王莽末年,天下纷扰,群雄竞起,述遂自称辅汉将军兼领益州牧。是时公孙述僭号于蜀,时人窃言王莽称黄,述欲继之,故称白,自称“白帝”。
    (22)刘氏:指蜀汉政权。衔璧:指诸侯投降。
    (23)勒:刻。山阿:山坳处。
    (24)梁益:梁,指梁州,三国时置,治今陕西省汉中市。益,指益州,西汉置,治今四川省成都市。此处指代四川地区。
                 

      图片版
      剑阁铭

      张载(西晋)

      暂无
      张载相关作品
      西铭-张载(西晋)

        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

      七哀诗二首·其二-张载(西晋)

      秋风吐商气,萧瑟扫前林。 阳鸟收和响,寒蝉无馀音。 白露中夜结,木落柯条森。 ...

      七哀诗二首·其一-张载(西晋)

      北芒何垒垒,高陵有四五。 借问谁家坟,皆云汉世主。 恭文遥相望,原陵郁膴膴。 ...

      电脑版
      古文之家 渝ICP备08100657号-6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