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之生也,于岩之侧。流俗不顾,匠人未识。无地势以炫容,有天机而作色。徒观其贞枝肃矗,直干芊眠,倚层峦则捎云蔽景,据幽涧则蓄雾藏烟。穹石盘薄而埋根,凡经几载;古藤联缘而抱节,莫记何年。
于是白露零,凉风至;林野惨栗,山原愁悴。彼众尽于玄黄,斯独茂于苍翠,然后知落落高劲,亭亭孤绝。其为质也,不易叶而改柯;其为心也,甘冒霜而停雪。叶幽人之雅趣,明君子之奇节。
若乃确乎不拔,物莫与隆,阴阳不能变其性,雨露所以资其丰。擢影后凋,一千年而作盖;流形入梦,十八载而为公。不学春开之桃李、秋落之梧桐。
乱曰:负栋梁兮时不知,冒霜雪兮空自奇;谅可用而不用,固斯焉而取斯。
松之生也,于岩之侧。
松树生长在岩石的侧面。
流俗不顾,匠人未识。
俗人看不到它,木匠无缘结识它。
无地势以炫容,有天机而作色。
它没有宽阔的地势来炫耀自己的外形,只有大自然赋予的本色。
徒观其贞枝肃矗,直干芊眠,倚层峦则捎云蔽景,据幽涧则蓄雾藏烟。
它枝干伟岸挺拔肃穆茂盛,或高踞于层岩之上,直插云霄,或藏身于幽涧之中,蓄雾藏云。
穹石盘薄而埋根,凡经几载;
坚固的穹石埋下它的根系,历经数载;
古藤联缘而抱节,莫记何年。
古老的藤蔓缠络它的躯体,不知哪年。
于是白露零,凉风至;
等到白露飘落,凉风吹来。
林野惨栗,山原愁悴。
树林田野凄惨颤栗,高山平原愁容憔悴。
彼众尽于玄黄,斯独茂于苍翠,然后知落落高劲,亭亭孤绝。
其他树木都黄叶凋零,只有它苍翠繁茂,然后人们知道它高峻挺拔,特立独行。
其为质也,不易叶而改柯;
它不改变自己的外形。
其为心也,甘冒霜而停雪。
也不改变自己的内心,甘愿经受霜雪的洗礼。
叶幽人之雅趣,明君子之奇节。
它和隐士的志趣相合,与君子的气节相投。
若乃确乎不拔,物莫与隆,阴阳不能变其性,雨露所以资其丰。
它坚定不拔,超乎万物,日月不能改变其本性,雨露使它更丰茂。
擢影后凋,一千年而作盖;
它身影高耸,千年茂盛。
流形入梦,十八载而为公。
它把自己流动的身影编织成梦,相信十八年后定能成材为公。
不学春开之桃李、秋落之梧桐。
它不学春天的桃李,也不学秋天的梧桐。
乱曰:
尾声:
负栋梁兮时不知,冒霜雪兮空自奇;
身为栋梁之材却不为人知,顶风冒雪,却没人为它称奇叫绝。
谅可用而不用,固斯焉而取斯。
实在是空为有用之才,有人鄙视它,却也有人取法它。
〔流俗〕世俗。
〔顾〕看见。
〔炫容〕夸耀外形。炫,夸耀。
〔贞枝〕正枝。
〔肃矗〕肃然直立。
〔芊(qiān)眠〕茂密状。
〔穹〕高。
〔盘薄〕牢牢地。
〔埋根〕扎根。
〔联缘〕缠绕。
〔栗〕颤抖。
〔悴〕憔悴。
〔玄黄〕天地,指大自然的变化。
〔落落〕高超不凡。
〔高劲〕高大峻拔。
〔孤绝〕高耸突出。
〔停雪〕使雪停止。
〔叶(xié)〕通“协”,附和。
〔隆〕盛,高。
〔资〕帮助。
〔丰〕繁荣茂盛。
〔擢(zhuó)影〕耸起的影子。
〔乱〕辞赋篇末总括全篇要旨的一段,相当于尾声。
〔负栋梁〕身负栋梁之材。
〔谅〕诚,确实。
〔固〕本来。
〔斯焉而取斯〕化用《论语·公冶长》“斯焉取斯”句。取,取法。
李绅(772—846)汉族,亳州(今属安徽)人,生于乌程(今浙江湖州),长于润州无锡(今属江苏)。字公垂。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
戎容罢引旌旗卷,朱户褰开雉堞高。 山耸翠微连郡阁,地临沧海接灵鳌。 坐疑许宅驱...
海榴亭早开繁蕊,光照晴霞破碧烟。 高近紫霄疑菡萏,迥依江月半婵娟。 怀芳不作翻...
乌盈兔缺天涯迥,鹤背松梢拂槛低。 湖镜坐隅看匣满,海涛生处辨云齐。 夕岚明灭江...
杜鹃如火千房拆,丹槛低看晚景中。 繁艳向人啼宿露,落英飘砌怨春风。 早梅昔待佳...
为怜湖水通宵望,不学樊杨却月楼。 惟待素规澄满镜,莫看纤魄挂如钩。 卷帘方影侵...